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专家访谈丨董亮教授:从气道重塑研究看哮喘个体化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这些问题,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进一步优化以气道重塑为主要病理基础的哮喘疾病的个体化临床治疗决策。如何从当前气道重塑研究看哮喘个体化治疗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特别邀请山东省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董亮教授一起深入探讨。
患者肺毛霉感染并发左主支气管闭塞,治疗历时4月,反复的阻塞性肺炎险使治疗功亏一篑,获得突破的关键抉择?
患者先后经历了多次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镜下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球囊扩张以及硅酮支架置入等,经过4个月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本文旨在阐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肺毛霉病综合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避免因阻塞性肺炎进展导致的死亡。
移植患者肺内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不符,“小小咳嗽”背后元凶的病死率竟高达19%~40%?有哪些庆幸和教训?
本例患者症状较轻微,仅有咳嗽,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症状出现2个多月后再行CT检查即发现肺内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的“不符”。因此移植患者出现全身和/或呼吸道症状时,及早⾏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
贺航咏教授:从救治月余的年轻重症“腺病毒肺炎”患者,看其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
腺病毒肺炎部分可迅速进展为重症肺炎ARDS,我们需要了解其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腺病毒核酸检测对于病情监测非常重要。重症腺病毒肺炎可能伴随严重脏器损伤和炎症反应,严重呼吸衰竭往往需要ECMO支持,除了抗病毒治疗之外,抗炎治疗也是其中非常关键的
「循吸渐进 论道中欧」——第四届中欧呼吸论坛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李时悦教授、陈荣昌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众多国内外呼吸疾病领域学术大咖莅临参会,大会全面聚焦慢阻肺病诊疗管理,深度探索小气道病变在慢阻肺病及哮喘临床诊疗中的重要意义及最新进展,旨在为中国呼吸科医生提供最前沿的诊疗理念、为中国慢阻肺病患
NEJM发表“长新冠定义”!介绍具体内容、定义出台过程、现定义与既往定义异同、长新冠病例
2024 NASEM定义包括核心描述、典型症状和相关可诊断病症列表以及七项重要特征……
患者已从轻度新冠中康复,却感染皮疽诺卡菌、引起肺诺卡病,哪些因素导致感染高风险?诊断为何易忽视或错过?
机会致病菌对新冠肺炎康复者的威胁值得临床关注,该人群的免疫功能障碍应被视为诺卡菌病的新危险因素。该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反映了轻度新冠肺炎和病毒感染清除后免疫异常现象的存在,为新冠肺炎感染后诺卡菌病的早期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思路。
费尽周章却始终不明真相的「双下肢无力伴胸闷」,团队执着三次骨穿能否揭谜团?哪些指标是关键线索?何为鉴别之要?丨疑案探密(138)
本例患者以「胸闷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血气分析提示为I型呼吸衰竭,肺动脉CTA、心脏彩超、肌电图等均未查明原因。正当我们分析从何入手时,患者却在住院期间突发神志不清,病情进展迅猛。面对这样的情况,鉴别诊断该从何入手?复杂的病情诊断过程中,需
陈良安教授等:肺癌“早期诊断”仍是改善整体预后的重要环节,诊断的新技术与临床应用?
肺癌的治疗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进展,但肺癌的早期诊断仍旧是改善肺癌患者整体预后的重要环节。现代科技下,组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机器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新型标志物、影像及影像组学、介入技术和临床决策等的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的
“肺炎”患者检出烟曲霉和肺孢子菌,积极治疗后“大白肺”反而迅速进展,如何走出被误导的困局?诊断如何“一锤定音”?
一名62岁的女性因“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半年”就诊,尽管她按照“肺炎”治疗方案接受了治疗,但病情却逐渐加重。半月前胸部CT提示“白肺”,支气管灌洗液她感染了烟曲霉和肺孢子菌。尽管进行了抗真菌治疗,但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迅速发
上一页
1
...
19
20
21
22
23
...
25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2024-04-25
最新发布丨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流程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2025版)
04-19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