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通过“飞沫传播”的能力强吗?Ib变异株的突出特征是什么?预防的关键是什么?
来源: 看呼吸 08-27


“全球第二例、亚洲首例”猴痘Ib变异株病例的出现,让“猴痘”瞬间登上热搜。而不到两周前的8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刚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扩散至欧洲和亚洲。


当前民众最关心几个问题:猴痘通过“飞沫传播”的能力强吗?与新冠、流感相比更容易传播吗?同样是病毒,它会引起大流行吗?Ib变异株最突出的特点、症状是什么?预防的关键在哪?……小编采访了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


猴痘只是可能通过飞沫传播,比新冠等病毒的飞沫传播概率低得多


卢洪洲教授首先告诉我们,过去几年大家可能经历了新冠疫情后,对飞沫传播的形式颇为熟悉,新冠病毒的飞沫传播主要是三种形式:1、直接传播。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吸入导致感染;2、接触传播。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3、气溶胶传播。指飞沫混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但实际上,猴痘病毒只是可能通过飞沫传播,并非绝对猴痘病毒的人际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长时间的密切接触比如性行为、皮肤的接触,以及与感染者近距离呼吸或交谈。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猴痘病毒的飞沫传播如气溶胶传播的概率就很低,其他形式的飞沫传播如果以“长时间密切接触”为前提,感染概率也比新冠低得多。


症状是发烧、身体疼痛和皮疹,这种皮疹特点较突出


卢洪洲教授表示,感染猴痘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种特点较突出的皮疹,刚开始是扁平的红斑,然后凸起并充满脓液。感染者还会出现发烧和身体疼痛

 


“症状通常在感染后6至13天出现,最长可持续到3周。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是持续2-4周,并且严重病例通常发生在儿童中。猴痘的致死率为1%-10%,目前国际上已经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


猴痘会像新冠或流感等病毒那样大流行吗?


卢洪洲教授表示,猴痘是否会像新冠或流感那样大流行,从两个方面大致可以得出判断:


一是它的传播途径导致传播效率相对较低,这可能限制了其大规模传播的潜力;


二是猴痘病毒的变异速度相对较慢。新冠病毒之所以能够迅速传播并引发大流行,部分原因在于其高变异率,导致病毒不断出现新的变种,有些变种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免疫逃逸能力。猴痘病毒虽然也存在变异,但其变异速度和范围通常较小,这可能有助于疫苗和治疗方法的开发和应用。


不必恐慌,猴痘不会大范围在中国暴发,预防注意4方面


预防方面,卢洪洲教授表示,首先是确诊猴痘的患者必须接受隔离以免传染他人,普通人群的预防主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不要接触可能患有猴痘的患者的皮肤和体液,包括不接触被患者污染的衣物、毛巾及床上用品,包括避免与健康状况不明的人员发生性行为;

2、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保持距离,并注意戴口罩,勤洗手

3、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尤其是可能携带病毒的啮齿目、灵长目等动物(如猴子、老鼠和松鼠),包括避免与患病或死亡的动物接触

4、不要食用未熟透的肉制品

 


“若是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怀疑接触过猴痘病例,或者是出现了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这些人在入境时就要主动向海关申报,并且我国海关总署也在8月中旬发布了相关预防公告,民众不必恐慌,猴痘不会大范围在中国暴发。”


卢洪洲教授表示,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疫苗株高度同源,我国基本上40岁以上人群都已接种过天花疫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猴痘病毒起到交叉保护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感染艾滋病(HIV)病毒的患者尤其是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HIV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猴痘病毒感染,一旦感染影响严重。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卢洪洲 

内科学博士、留美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内科学、公共卫生管理与护理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首届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曾任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助理,现任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2% Scientists 2021)及《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世界卫生组织新发传染病临床诊治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建委艾滋病、流感、埃博拉病毒病、感染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246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