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反复发作,多半是踩进了 5 个常见防治误区
来源: 看呼吸 08-16

大部分过敏性哮喘的小患者可以把病情控制得很好,但也有不少孩子及家长在生活中经常“踩雷”,导致哮喘反复发作。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中国过敏防治周”特别节目——“是谁破防了孩子的呼吸道?如何解救与呵护?”中,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向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胡惠丽,为我们梳理了防治过敏性哮喘时常见的 5 个误区


误区一:过敏性哮喘长大自然就能好


“曾经有一项研究发现,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孩子发生哮喘的几率会增高,这种现象在 3 岁以下至 18 岁的孩子身上都有所体现,说明喘息一旦出现就可能会反复发作。所以说不是暂时把症状控制好了,后面就不用再管它了,一定要长期随访,让专业医生定期评估孩子的健康状态。”胡教授讲道。


“如果孩子本身就有患哮喘的高危因素,比如在婴幼儿阶段得过湿疹、已经确诊了过敏性鼻炎、一级亲属当中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一年内喘息发作超过3次甚至每个月都发生一次、夜间咳嗽和喘息加重等等,那么家长们就要格外当心。”


“另外,已经患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本身就非常容易合并感染,而且往往会出现重症,所以我们在治疗感染的同时,一定要治疗它背后的原因。一般来说,感染的时候可能还要把原本已经停掉的抗过敏药再用上甚至需要加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控制感染和过敏的症状。”


误区二:雾化后喘息缓解就不是哮喘


“很多患有支气管炎、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孩子也可以并发喘息的症状,这种情况下用雾化药物是有效的。”


“但是假如有一些孩子是因为喘息、长期反复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来就诊,雾化吸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之后症状很快就改善了,就要考虑过敏性疾病或者支气管哮喘的因素。”


胡教授提醒家长们,对于这一类的孩子来说,即使症状暂时控制住了也不能掉以轻心,肯定是需要长期随访、坚持雾化,必要情况下可能还要使用吸入药物。


 

误区三:长期吸入激素会影响生长发育


向教授告诉大家,通过直接吸入的方式让激素类抗炎药物到达支气管的炎症部位,药物降解的过程在气道就完成了,作用于全身的药量非常少, 不良反应相对也比较少。


“在过敏性哮喘的治疗过程当中,对于年龄小于 6 岁的孩子,如果病情是轻度或者中度的,那么他大概率接受差不多 3 至 6 个月的治疗且病情控制稳定之后,我们就会对他进行药物停止的观察,但这并不意味着药物治疗的阶段就终止了。在观察的过程当中,孩子的症状可能还会复发,我们会判断症状复发的严重程度和诱因,甚至会在呼吸道感染情况下进行短暂的强化治疗,所以总的疗程并不是很长。”


“对于年龄在 6 岁以上的孩子,我们大多时候是把他吸入药物的剂量降到最低水平并且维持半年到一年,如果在此期间他都没有任何临床发作,肺功能也正常,那么这个时候也可以停药观察。”


“假如孩子没有接受规范治疗,经常不遵医嘱擅自减药或者停药,反而会反复发作、病程加重,甚至在严重急性发作时要进行全身激素治疗,这样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就比较大了。”


误区四:孩子有哮喘就不能运动


“不少爸爸妈妈认为孩子得哮喘就不能运动了,甚至还会特意到医院开免除体育测试的证明,这其实是一个认知误区。经过规范的控制治疗,大多数孩子日常的体育活动并不会受到影响,除非病情控制没有达到理想程度的时候,运动才有可能会诱发哮喘。”向教授讲道。


“当然,运动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说在正式开始之前要进行热身,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呼吸道过于干燥,不在花粉浓度高的时期进行室外运动等等。”


误区五:花粉过敏的人就不能出门了


“减少户外时间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但并不是说花粉过敏的人就完全不能出门了。如果需要外出,应该提前关注近期花粉浓度,浓度较高时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尽可能选择上午十点之前、下午六七点之后或刚刚下过雨之后等花粉浓度较低的时候外出。”


“不同区域的花粉浓度和种类也不一样,比如一些地区秋季蒿类植物的花粉会明显增多,去目的地之前可以先借助花粉地图、花粉日历等工具了解一下当地的花粉分布状态。”


最后,向教授提醒大家,加强个人健康防护也很重要,出门要戴好一次性医用口罩、帽子、护目镜,穿长袖的衣服,尽量避免与花粉的直接接触,外出回家后注意洗手、洗脸,必要时清洗鼻子、眼睛,更换沾到花粉的衣物。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向莉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过敏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二届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变态反应专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医学会过敏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中华儿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委,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通讯编委。



胡惠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博士,北京市紧密型儿科医联体北京儿童医院石景山诊疗中心主任,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摩根斯坦利儿童医院访问学者。担任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北京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血流感染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呼吸微生态协作组成员,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青年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分子诊断学分会儿科感染学部成员,神经内科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审稿专家。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86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