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补充维生素 D ”成了《看呼吸》患者交流群里的热点话题。
“朋友们说的没错,慢阻肺病患者确实容易缺乏维生素 D ,这种维生素和肺功能、免疫力、感染加重的次数密切相关,但是盲目补充可能会‘中毒’。”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冯鹏讲道。
那么,哪些患者朋友最缺维生素 D ?要补多少才够?补充时要避开哪些“坑”呢?来听听冯护士怎么说!
缺乏维生素 D 急性加重的概率会变高
“我们所需要的维生素 D 大部分是通过皮肤经紫外线照射之后合成的,一些慢阻肺病患者经常‘宅’在家里,户外活动比较少,阳光暴露不足,就会影响维生素 D 合成。另外,很多患者都存在的全身炎症反应、服用某些激素药物、进食减少、胃肠消化吸收能力低、长期吸烟等问题,也可能会影响维生素 D 的代谢或吸收。”
“大部分人以为维生素 D 只和补钙、健骨有关系,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研究证明,维生素 D 缺乏的慢阻肺病患者肺功能较差,并且发生急性加重的概率更高[1]。这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D 的患者呼吸道防御功能比较低,细菌、病毒就容易‘入侵’呼吸道引发感染,炎症细胞聚集在一起诱发炎症反应,使得肺功能受到损伤,急性加重的风险就增加了。” 冯护士讲道。
“大家可以到医院通过检测血清 25 -羟维生素 D3 值来判断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 D ,因为检测仪器不同,各个医院的参考值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让专业医生来解读检测结果。另外,如果你经常感觉疲惫乏力、整天无精打采、心情抑郁、容易骨折和抽筋、动不动就感冒、发量越来越少等等,就要考虑是否缺乏维生素 D 了。”
过量补充维生素D会中毒
“维生素 D 会在体内蓄积,盲目过量补充可能会出现严重口渴、尿频、厌食、呕吐、腹泻、嗜睡、心律失常等中毒反应。”
究竟补多少才合适呢?冯护士告诉我们,如果通过检测发现维生素 D 不足甚至是缺乏了,就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对于维生素 D 水平正常的人来说,为了预防维生素 D 缺乏,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选择补充的剂量:
注:内容来源于《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2018 版)》;“IU”用于表示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活性或效力,1IU 等于 0.025 微克。
适量补充维生素 D 关键是记住 3 件事
“补充维生素 D 可以参考 3 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晒太阳。前面已经提到人体所需的大部分维生素 D 是皮肤经紫外线照射之后合成的,所以晒太阳是我们补充维生素 D 最简单、有效且零成本的方法,每周晒 3 ~ 4 次就够了。”
“皮肤产生维生素 D 的量与日照时间长短、波长、皮肤暴露的面积有关系,建议大家在上午 9 - 10 点和下午 3 - 4 点阳光充足又比较温和的时间段到户外晒 10 - 30 分钟的太阳,天气热就少晒会儿,注意不要防护过度,尽量增加皮肤暴露的面积,但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阳光暴晒,以免灼伤皮肤和眼睛。”
“第二种方法是常吃含维生素 D 的食物。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 D ,相比之下,某些动物性食品的维生素 D 的含量相对高一些,比如脂肪高的鱼类和鱼卵(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动物肝脏、蛋黄、奶类等。”冯护士讲道。
“天然食物中的维生素 D 含量普遍较低,完全靠食物来补足维生素 D 难度或许有些大,每天至少要喝 10 盒牛奶或者吃 8 个鸡蛋才能满足 400 IU 维生素 D 的要求。”
那么,每天早出晚归的“打工人”或者身体虚弱不能经常外出晒太阳的患者应该怎样补充呢?冯护士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服用药物来补充,如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 维生素 D3 等,但是需要先到专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
参考文献:
[1]Burkes RM, Ceppe AS, Doerschuk CM, et al. Associations among 25⁃hydroxyvitamin D levels, lung function, and exacerbation outcomes in COPD: An analysis of the SPIROMICS cohort [J]. Chest, 2020, 157(4): 856⁃865.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冯鹏
副主任护师,中日友好医院北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B12-13护理单元护士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副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厅级课题1项,院级课题1项,高校教学课题2项,参研多项课题,参与撰写指南及专家共识5部,参编专著6部,曾获北京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