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完药没效果甚至更难受?可能是你根本没吸对!
来源: 看呼吸 06-10

“我每天都按时吸入药物,但是效果不明显,有时候吸完药反倒会更难受……”王大妈在复诊时对医生说道。


“很多患者都和王大妈有一样的困扰,他们没有掌握吸入装置的使用技巧,忽略了医生叮嘱的注意事项,所以无法获得良好的疗效。”


“想要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用药前、中、后这三个阶段都很关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气道疾病亚专科副主任佘君医生围绕「用药三阶段」,向患者朋友们讲解了规范用药的重要事项。


第一个阶段:用药前


1、选择合适的装置


“气雾剂、干粉剂是吸入药的常见剂型,这两种剂型对患者的要求各不相同。”佘君医生讲道。


干粉剂的装置对手口协调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它不借助外部压力,完全由患者自己主动地像吸螺蛳或者面条一样快速用力深吸气才能把药物吸进来,这就需要较好的肺功能


喷雾剂的装置是借助手动泵压力将药物喷出,使用时对抗的气流阻力较小,所以它对肺功能差的患者比较友好。但是在使用喷雾剂时要手口协调,按下装置的同时就要开始深深地吸入,如果无法在吸入的同时使用装置,建议不要使用喷雾剂。


“所以说选择吸入装置时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疾病严重程度、手口协调度、吸气力量、认知学习能力等等。如果经过医生指导以及自己多次练习之后还是无法正确使用装置,或者病情一直控制不佳、副作用明显时,就要考虑咨询医生更换吸入装置。”



2、保持正确的体位


吸药时要保持正常的水平体位,如果头和吸入装置过高,药粉就会因为重力作用掉进口腔里、粘在舌头上,过低时气道会弯曲,加大吸药的阻力。


3、呼气


吸药前先呼气,尽可能呼出肺内空气,才能保证吸气量和速度达到最高的水平,让药物顺利地到达气道中。注意不要对着装置呼气,避免含唾液的呼出气进入装置,使药物受潮,影响药物发挥作用。


4、正确上药


吸入气雾剂之前要完全打开防尘帽,轻摇贮药罐确保喷出的药物均匀。有的药物使用说明书上有些不需要摇匀,但我们仍建议大家使用前都轻摇,促使药液均匀喷出。


使用干粉剂之前先将吸入装置顶端朝上,打开防尘帽一手按底座,另一手将装置旋转半圈,听到“咔嗒”声,然后旋转回来,即可吸药。还有一些胶囊干粉剂,需要将药囊放入装置中央室,盖好药盖,然后按压装置一侧的按钮合,按钮内有细针,会将药囊刺破,随后我们就可开始吸入药物了。


第二个阶段:用药时


1、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


专业医生的指导以及装置上的使用说明才是最可靠的,然而一些患者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吸药,甚至是模仿影视剧和广告里的演员使用药物,就算医生多次纠正也还是很容易陷入用药误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2、速度适当


不同装置的吸药速度是不同的,比如都保等干粉剂应该在装药后用力深深地吸入药物,而气雾剂则应在按压装置的同时深深地吸气,一定要同步进行。这是因为干粉剂的吸入需要有足够的发力对抗药粉阻力,而气雾剂需要手口协调,按压装置同时吸气才能保证吸入效果。


3、屏气时间和两次间隔时间都不能太短


吸药之后吸嘴要及时拿出屏住呼吸3-5秒钟,然后缓慢呼气,避免吸入气道的药物又被呼出来。如果每次要两吸,最好在第一吸之后过一到二分钟再开始第二吸。


第三个阶段:用药后


1、温清水漱口,不要吞咽


如果吸药的方法没有问题,残留在口腔里的药量并不多,用温的清水漱口就足够了。有些患者吸药后用力地刷牙,甚至是用生理盐水和刺激性的漱口水漱口,这样会适得其反,使口腔黏膜受损。


一般来说,吸完药再等3-5分钟左右就可以漱口了,如果每次要两吸,那就在第二吸之后再漱口,没有必要吸一次漱一次


有的患者为了避免浪费,于是把漱完口的水喝下,原本残留在口腔里的药物就进入了消化道,这样就相当于是“全身小剂量用药”,身体会因为长期从消化道吸收激素而出现副作用。



2、加吸次数不宜太多


本应早晚各吸一次药,中午突然觉得胸闷气短再加吸一次作为急救也是可以的,但是假如连续很多天都要加吸,就要找医生重新评估病情了。


有些患者稍微觉得不舒服就会加吸,甚至一天加吸十多次,如此过量使用药物会增加副作用。如果吸入药中的主要成分是β2抗体激动剂,过量用药就会引起手抖、心慌等症状。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佘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气道疾病亚专科副主任。博士,美国博士后,上海市浦江人才。美国胸科医师协会-职业和环境健康网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免疫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物联网联盟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青年委员,曾到美国Mayo Clinic访学。主要方向为慢阻肺、哮喘、肺损伤和肺癌、呼吸生理和呼吸危重症等诊治。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358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