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小动作竟是肺炎的“导火索”?……真菌感染后有个独特的表现,赶紧自查!
来源: 看呼吸 2024-02-23

小编家对门的邻居宋大妈去世了,原因令人唏嘘,竟是做家务时感染了严重的肺炎,住院不到1个月进了ICU就再也没出来……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晓阳主任电话中聊起此事,以为这样的病例并不多见,不料陈主任一口接过:“这种病例现在越来越多!别说老年人了,就算年轻人、健康人都不例外。


年轻男教师“对账”时这1个动作险些要他命


“我有个患者,很年轻的一个教师。学校给他一个任务叫他去对旧账册,结果翻了几下就‘中招’了,咳了1个多月才来看病,做肺部CT检查发现肺部有结节,肺穿刺取活检后证实是真菌感染入肺,后化验出来是隐球菌感染。双肺CT上看一塌糊涂,治疗了几个月才康复。一是庆幸他年轻,没基础疾病,底子好;二是庆幸隐球菌,要是曲霉菌更凶险。”


陈主任讲述这个病例时提到的“曲霉菌”恰好正是小编的邻居宋大妈感染的真菌。陈主任说“真菌肺炎”一旦确诊治疗疗程很长,若不及时治疗还很容易转重症


可是,无论男教师还是已故的宋大妈,如果仔细分析,他们又是怎么导致的真菌感染呢?


“有时候还真不是网上说的什么必须‘一次性大量吸入’带有真菌孢子的污染空气,没有这么多的设限。这个男教师就做了1个小动作,因为看不清账本的字,他就凑得很近去看,鼻子也几乎挨到账本,一页页这么翻,一股霉味就上来了,躲都来不及。”


“确诊真菌肺炎的患者,但凡仔细问他们,必能问出些细节来:要么是掸了掸陈年老旧物品上的霉灰;要么是做家务时翻出来发霉的旧包旧衣物、旧书旧报纸,顺手拍了几下;要么是发霉的花生、黄豆拿起筛子就使劲筛……真菌无处不在,都是生活当中的一些毫不起眼的小动作导致的感染,提醒我们碰到久没见阳光的发霉的东西,可千万别不加防范地就轻易去碰它。”陈主任讲道。



年轻、健康人中招并非个例,这4类人更易重症


可又有个疑问来了,我们说年轻人、健康人通常免疫力更好,那他们感染“真菌肺炎”会是极少数的个例吗?


“以前大家普遍认为年轻人、健康人就不会感染‘真菌肺炎’,实际上现在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多,年轻人、健康人感染并不罕见!”陈主任回答。


“大家是不是认为像曲霉菌、隐球菌等等这些生活环境里常见的真菌都要经上呼吸道吸入,鼻子里有纤毛,通过纤毛摆动基本都能把这些物质清除?不是这样的!道理很简单,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的确大部分可以把它们清除掉,因此我们说真菌一般是不会感染到组织里,但这4类人群:抵抗力低下的老年人;有基础疾病人群;正在吃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人群;长期滥用大量抗生素的人群。这些人群身体的平衡机制已被打乱,而人体的细菌与细菌之间它本身是互相平衡的,一部分菌克制预防其他菌的侵入,这与大自然界的平衡机制同理。这些人感染后如果形成‘真菌肺炎’更易导致重症,甚至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决不能大意。”


“无论年轻人、健康人,还是这4类感染后易重症的高危人群,都要注意生活环境,不能长期居住在潮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这种环境非常有利于真菌的生长和传播,更易感染。”陈主任讲道。


“真菌肺炎”有3个特有表现,第1个最易甄别


陈主任告诉我们,“真菌肺炎”或者是真菌从上呼吸道感染后定植在呼吸道,有一个特有的临床表现,最容易甄别,就是“痰液粘稠、呈拉丝状”


“真菌感染后,痰的性状跟普通细菌感染的性状不一样,痰会比较粘稠,会拉丝,而且不容易吐出来。具体形容一下,有些患者吐一口痰,那头痰已经‘垂’到痰盂里了,这头嘴里面的都还没断,能粘稠到这种程度,所以是非常容易观察到的一个表现。”


“同时,除了这个表现,真菌肺炎的患者一咳嗽就是持续的咳,能咳上一两个月不见好;随着咳嗽的加重,全身无力的感觉也会加重,整个人都没精神,而且一天比一天精神差,状态糟糕痰液粘稠拉丝、长时间咳嗽加重、无力,这三种表现如果都同时存在,又能回忆起自己确实有过接触到生活中的一些霉变的污染物,又不小心闻到过霉味,第一要务就是上医院。通常咳一两个月,肺部感染会比较严重。这时如果照肺部CT,影像学还可能与肺癌极为相似。这些都是真菌肺炎的特点。”陈主任讲道。



怀疑“真菌肺炎”怎么办?能先吃上抗生素扛扛吗?


“有些人仔细一回忆,确实曾接触过霉菌等真菌,加之症状也很符合,就怀疑自己得了‘真菌肺炎’,就问可不可以在家吃点抗生素先扛着(比如青霉素、头孢之类)?答案是绝对不可以!尤其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的患者,千万不可以在家自行吃抗生素!”陈主任特别提醒道。


“一方面,抗生素主要针对细菌感染,对真菌感染的治疗无效;另一方面,即便个体确曾接触或自觉吸入了发霉物质(粉末),并出现刚才提到的特有的相关症状,要确诊肺部真菌感染(如真菌肺炎),仍需通过医院实验室检查,比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肺组织的样本中有真菌存在,才可确诊。并且,从口腔或痰液中分离出真菌都不足以确诊,因为正常情况下真菌本来就可以在口腔和痰液中定植存在。”



陈主任特别提醒,若您怀疑感染“真菌肺炎”,务必第一时间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接受专业检查。因抗真菌药物有相应的副作用,因此患者不要自行随意购买服用,确诊后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养,逐渐增强机体免疫力。治疗“真菌肺炎”过程较漫长,必须极有耐心,严格遵守医嘱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陈晓阳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秘书、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从事控烟相关工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馨月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092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