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患儿暴增,已有多个小朋友插管!有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来源: 看呼吸 2023-10-08

“门诊上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支原体肺炎,今年比往年发病率更高,重症患者也更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内科副主任印根权教授夜里12点才结束一天的门诊。最近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医院里挤满了焦急的家长和憔悴的患儿。支原体肺炎何以登上热搜?它到底有多厉害?印教授讲述的一个病例让我们不得不警觉起来。


“今天早上查房,有一个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因为病情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其他脏器,转氨酶非常高,说明肝功能损害非常严重,并且呼吸困难也很明显。入院的第二天就插管上呼吸机了,经历了半个月才拔管,现在虽然已经转到普通病房,抗感染的药也一直在用,但因为炎症反应太重了,孩子整体状态还没有恢复,依然时有发烧”。


支原体肺炎治疗不及时后果很严重


支原体肺炎可能平时并不被大家熟知,但它造成的后果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厉害。印教授告诉我们,今年的支原体肺炎引起的肺部感染相对比往年重,病程也比较长,肺外并发症也多。


一些重症患儿可能合并胸腔积液或肺不张,也可能发生纵隔积气或气胸等。少数患儿表现危重,发展迅速,可出现呼吸窘迫,甚至需要呼吸支持或体外膜肺支持,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正常肺部和支原体肺炎实变后的CT影像)


此外,大约有25%的患儿有其他系统表现,包括皮肤、黏膜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例如皮肤、黏膜损伤比较常见,重者可引起为斯-琼综合征,表现为多形性渗出性红斑,黏膜损伤累及口腔、结膜、泌尿道可表现为水泡、糜烂和溃疡。


引起的其他肺外疾病还有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结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关节炎及横纹肌溶解等。所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定不能大意!


早期发现是避免重症的关键!


支原体肺炎是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发展而来的,感染了肺炎支原体不一定得肺炎,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就会从上呼吸道蔓延到下呼吸道,发展为肺炎。


支原体肺炎有两个特点,一是高烧不退、二是咳嗽厉害。一般中高度发热多见,少部分人是低热或无热。开始大多数人是阵发性干咳,少数有黏痰,偶有痰中带血丝,咳嗽会逐渐加剧。有的孩子精神、胃口都很好,就是发烧、咳嗽,有的孩子即使没有发烧,但一开始就咳得很厉害,有时咳的脸憋得通红。如果孩子发烧两三天了,并且咳的非常厉害,再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要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可以提前把抗感染的阿奇霉素用上,不要往后拖。


印主任特别提醒,有的家长一定要明确是不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才考虑用药,但并不是每个都人都能查出来,包括做咽拭子或抽血检查,这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果等查出结果再用药可能就太晚了。所以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早就医,及早用药,不必等待病原学检查结果。


班里、家里有人一直咳嗽不好一定要警惕!


印教授还告诉我们,支原体肺炎的传播性很强,它也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现在大家在公共场所戴口罩的习惯逐渐减弱,为疾病的传播增加了助力。另外,如果班上有同学,或家里有人一直咳嗽不好时也容易传染给其他人。


在印教授的患者中就有一家人同时得支原体肺炎的情况,这一家人先是奶奶出现发烧、咳嗽,肺部发现大片实变影,过了两天妈妈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一个星期之后家里其中一个孩子就插管上机了,情况很严重。几天之后第二个孩子也开始发烧了,爸爸意识到了也可能是相同的原因,坚决要他马上住院。因为治疗的及时,提前用了药,第二个孩子确实相对较轻。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家里有人得了支原体肺炎或出现了发烧、咳嗽的症状,其他人一定要高度警惕,采取相应措施。


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最新上线的日更版公众号,会每天和大家见面,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点赞分享,把《看呼吸》推荐给身边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印根权

医学博士,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内科副主任,呼吸科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2015年美国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现为广东省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紧急医学救援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间质性肺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小儿呼吸影像协作组委员,广东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秘书兼委员,第一届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儿科呼吸感染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过敏病控制与预防专业委员会的常务委员,广东医学会小儿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秘书兼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擅长儿童哮喘、儿童慢性咳嗽、小儿间质性肺病及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Jerry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358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