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笑也会引起哮喘发作?情绪有影响,到底干不干预?
来源: 看呼吸 2023-09-19

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的男孩晓晨,新入学不到两星期就因哮喘发作住院,原因竟是 与同学嬉笑打闹后没及时平复情绪 。庆幸的是,班主任老师第一时间发现情况不对劲,立即将他送至离学校较近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救治。


“显然,他父母以前并不知道孩子有哮喘,都被这突发情况吓坏了,并且很难理解孩子打闹大笑这样平常的事怎么会影响到哮喘发作,甚至还怀疑会不会是误诊。”该科的陈晓阳主任讲道。


情绪会影响哮喘发作,占首位的就是“大笑”


陈主任说,“情绪就是会影响哮喘发作,并且占第一位的情绪就是‘大笑’。这种情绪能影响到哮喘的原因,很有可能是与‘神经内分泌’的因素有关。”


“有个哮喘的老伯就曾讲自己打麻将时因为自摸了‘清一色三番’激动得哈哈大笑,当时立即有哮喘的感觉,但没有立即发作。但就在第二天,患者依然出现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前来就医。我们可以比较确定,他头一天的这一通哈哈大笑,正是导致他这次哮喘发作的诱因之一。”陈主任讲道。



大笑后呼吸困难可能另有玄机


陈主任告诉我们,人在大笑的时候,由于呼吸频率的增快,肺内呈过度通气状态,这种状态更常见于人的心情不好、精神压力大的时候。它需要与大笑引发的哮喘进行鉴别。这种情况是由于通气量过大、过快,使二氧化碳过多过快地排出,简单理解就是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导致人体内二氧化碳分压的水平下降。这还可能会造成一过性呼吸性碱中毒,因此可能出现哮喘的感觉,比如气喘、四肢手脚麻木,严重还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现象。


这种“一过性呼吸性碱中毒”导致的“哮喘的感觉”需不需要立即处理呢?陈主任告诉我们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用一个纸袋子或者塑料袋子套住自己的嘴巴和鼻子,然后进行重复呼吸(即把呼出去的二氧化碳再重新吸进来),这样就能纠正低二氧化碳导致的一过性呼吸性碱中毒。但如果是大笑引发的哮喘发作,就需要用哮喘缓解的药物,比如吸入沙丁胺醇或其他快速起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如果经过上述处理仍然无法解决,就需要及时就医。


“大笑后‘哮喘发作’,与情绪激动以及吸入较多的空气(如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在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下气道急剧收缩所致,因此让人会有哮喘的感觉。这时首先我们建议患者要多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以休息时观察情况是否得到缓解,通常情况下不必要过于紧张,适当休息即可。另外患者要保持生活作息规律,饮食避免过多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接触刺激性气体,并且坚持出门戴口罩。”陈主任讲道。



青少年儿童要保持阳光心态, 家长不过多干预孩子情绪,但发生状况要及时处理


陈主任告诉我们,青少年儿童的这个哮喘群体我们需要尤其关注。第一,从哮喘的发病年龄来看,虽然任何年龄阶段都可发生,但大多数患者开始发病年龄都在5岁之前,且小儿患者3岁以前发病的占50%。由此可以看出,防治小儿时期哮喘对防治成人哮喘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预防的根基;


第二,从临床上看,哮喘更加多发于3-6岁,这个年龄段的发病频率可能会高一点。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接触的过敏原会比较多,感染性疾病也可能会增多,都可能会出现过敏性哮喘。


“现在有相关研究认为,情绪变化可导致大脑内部相应的植物神经活动的变化,作用于相应的特殊器官和具有易感素质的患儿,最终将产生器质性病理变化或心身疾病。但家长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过度恐慌青少年儿童哮喘的发生,保持乐观的心态最重要,只要是进行了规范化治疗,它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不必要对孩子的情绪进行过多干预。同时,家长们也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阳光的好心态。如果孩子在嬉笑打闹时发生状况,做到及时处理就可以。”陈主任讲道。



本周三(9月20日)晚19:00,我们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变态(过敏)反应科孙劲旅副主任,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如何度过最强花粉季?”。


请把直播链接分享转发给更多的人,每期我们将会从分享直播链接的朋友中,抽取 4 名幸运观众送出我们的精美礼品。


敬请期待!


扫码后分享,参与抽奖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陈晓阳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字,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室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秘书、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擅长治疗慢性气道疾病,从事控烟相关工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211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