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醒、失眠、夜尿增多……不打呼噜的呼吸睡眠障碍麻烦更大?
来源: 看呼吸 2023-07-17

“打呼噜”“起床口干”“憋醒”“失眠”“夜尿增多”……你有这些表现吗?这些其实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表现,而对于有呼吸疾病的人来说,如果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更是“雪上加霜”,它不仅会使原有疾病加重,还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是为什么?怎么知道自己有这个病?买个呼吸机戴行不行?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晓雷主任医师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睡眠呼吸暂停可能造成慢阻肺病等急性加重


张主任告诉我们,有15-30%的慢阻肺病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暂停,而有1/3的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对于有呼吸疾病的朋友,如果对这个病放任不管,不仅能引起急性加重,还有发展为肺心病的风险。


常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特点是睡眠过程中上气道部分或完全被阻塞,导致气流无法顺畅通过。阻塞通常是由软组织松弛、舌头后坠、咽部狭窄或扁桃体肥大等因素引起的。在睡眠的过程中,我们的上气道如果是关闭的状态,大脑皮层仍会给呼吸肌发放命令,这时就会造成胸腹内压力的变化,就容易发生胃食道反流,尤其在睡眠过程中。反流的胃内容物包括一些微量的酸,它被吸入到气道和肺组织,就可能引起慢阻肺病或哮喘的急性加重。



可能发展为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睡眠呼吸暂停对机体损伤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了心血管负担。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人打呼噜时会出现呼吸中断的情况,我们的上气道是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如果门关上了,外面的氧气进不来,里面的二氧化碳排不出去,时间一长就会出现缺氧的情况。


我们机体都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如果缺氧了,大脑皮层就会紧张起来,造成频繁地微觉醒,而这个微觉醒我们自己体会不到,它是为了把气道打开。当微觉醒的时候就会出现心率、血压的波动,从而出现心律失常、高血压的情况。


对于慢阻肺病患者,尤其是中重度的患者,本身已经出现了缺氧或二氧化碳储留的情况。如果同时合并了睡眠呼吸暂停就是雪上加霜。等于在本身缺氧的基础上又叠加了夜间间歇性的低氧,这时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更为明显,就容易出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除了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损伤,更容易发生感染。


憋醒、失眠、夜尿增多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表现


打呼噜是睡眠呼吸暂停最突出的表现,但往往自己发现不了,一些老年朋友由于机体反应能力减弱,可能更不易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也可以从一些其他的表现来发现睡眠呼吸暂停的蛛丝马迹。


有一部分人会出现频繁憋醒的情况,当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时,呼吸道被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气流无法顺畅通过,这会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会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大脑的唤醒反应,迫使人从深度睡眠中醒来,以便恢复正常的呼吸。这种憋醒的反应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和保护身体免受缺氧的危害。


还有一些患者会经常失眠,因为打呼噜、呼吸暂停造成大脑皮层的微觉醒,患者一直在浅睡眠的状态无法进入深睡眠,这时有一点声音就会醒来,造成睡眠质量的下降。白天就会出现困倦、疲乏、脾气差、容易烦躁的情况。


因睡眠呼吸暂停造成的缺氧会造成交感神经兴奋,会表现为多汗、夜尿增多。


我们夜间睡眠时大脑处于一个休息的状态,但不是完全静止的,大脑会对白天的信息进行加工。而睡眠呼吸暂停频繁的缺氧及睡眠结构的破坏会造成认知功能的损伤,比如记忆力丧失,尤其是近期记忆。



确诊睡眠呼吸暂停,应该进行睡眠监测,不能随意上呼吸机了事


张主任提醒大家,如果有以上这些表现,怀疑自己有睡眠呼吸暂停,应到医院就诊专科医生,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千万不要发现自己打呼噜就随便买个呼吸机了事,医生会根据每个患者的基础疾病及合并症,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呼吸机属于医疗器材,通气模式和参数的设置,鼻面罩的选择均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本周三(7月19日)晚7:00,我们邀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冯淬灵做客《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直播间,一起来聊聊“呼吸病冬病夏治怎样才有效?”本期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直播间参与互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提前报名观看直播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张晓雷

张晓雷,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30余篇。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460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