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咳+劳累”是哮喘急性发作信号?隐藏最深的小症状却是大麻烦?
来源: 看呼吸 2023-02-27

53岁的黄阿姨罹患哮喘8年,前期一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近几年控制良好,没有急性发作。但今年春季由于跟家人一起外出旅游,刚回家半天就哮喘急性发作到门诊就医。回忆起旅途中自己的轻微症状,黄阿姨自己也承认自己有些「疏忽大意」。


她几年没出远门,对急性发作先兆症状敏感度降低……预防哮喘急性发作首先在于避免诱发因素


该科室的焦婷大夫接诊了黄阿姨,经简单的ACT评分测试,发现黄阿姨的ACT评分只有12分,她的哮喘没有得到控制。黄阿姨很快接受了治疗,医生也为她重新调整了药物用量。


焦婷大夫告诉我们,春季是哮喘高发季节,黄阿姨在高发季节外出旅游,本来就属于室外变应原(花粉、草粉)较多的环境,因此在环境上她忽略了避免诱发因素,第二是她对自己疏忽大意的地方,据她自己描述,在旅游返回的途中,半天时间出现了咳嗽症状,并且感到很劳累。这些轻微的症状实际上就是她此次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信号,只是她没有在意,最终导致哮喘急性发作。


焦婷大夫告诉我们,哮喘患者要想做好哮喘的长期管理,主要是完成两方面的目标,一是要达到良好的症状控制,这是指哮喘控制测试也就是ACT评分要大于20分,并且能够维持正常活动水平;二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哮喘发作、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因此,吸入装置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做到真正规范化操作,才能对疾病有效。我们还需要学习ACT评分究竟有哪些内容,将这些熟记于心,随时随地都可以自我测试哮喘控制得如何。


首先我们如何有效预防在高发季节哮喘的急性发作呢?


焦婷大夫告诉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并避免接触哮喘的诱发因素。比如可以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我们做到外出常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手卫生,都可以有效避免接触到这些诱发因素。如果长时间在室内,要注意避免室内的变应原,如:尘螨,家养宠物,霉菌,蟑螂等。这四种最主要的变应原做到清除,就可以有效避免室内变应原的诱发因素。


春季的确是大家踏青的好时节,如果我们走到室外,就要注意避免接触花粉、草粉等室外变应原。其他诱发因素比如职业性变应原,油漆、饲料、活性染料,都是需要避免接触的。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饮食和药物引起的诱发因素,食物中比如鱼、虾、蛋类、牛奶等哮喘患者都要避免接触和食用,也要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抗生素等药物。上述基本上属于变应原也就是变应因素,也有非变应因素,比如气候寒冷、运动、情绪紧张、精神焦虑、过劳、烟雾、刺激性食物等。焦婷大夫告诉我们,做到避免前述所有变应因素和非变应因素,就是最有效的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生活常识。这些都是哮喘患者需要「刻」在脑子里的知识点,随时谨记。


如何识别哮喘的急性发作先兆?……症状识别搭配ACT评分,备好两类药物有惊无险


焦婷大夫告诉我们,哮喘患者一定要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具有敏锐的识别能力。可以根据先兆症状来识别,然后结合ACT评分,对自己的情况有所掌握。


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症状有:咳嗽、胸闷、气促等。假如您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哮喘急性发作,这时可以自己做一次ACT评分。ACT评分不需要测试肺功能,并且操作简便,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自我测试。它是一种以简单问答的形式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问卷(见下表),适合控制不佳的患者使用。在没有任何先兆症状的前提下,我们推荐每4周做1次评估。



ACT评分的总分为25分,提示哮喘完全控制,稳定3-6个月,则可以考虑降级治疗;20-24分提示哮喘良好控制,需要继续用药已达到完全控制;小于20分则提示哮喘未控制,应再次评估病情、调整治疗。(下表我们可以保存在手机里备用)



如果发现自己有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如何采取自我紧急处理呢?


焦婷大夫告诉我们,首先,需要使用SABA 1-2喷,必要时可隔4-8小时吸入1次,注意24小时内不能超过8喷;增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2吸,但每日不超过8吸;如果您在使用缓解药物后仍有症状,要及时增加使用控制药物,比如增加ICS的剂量,或增加其他的控制药物;如果您采用以上措施后症状仍在继续加重,可以加用口服激素,比如泼尼松0.5-1mg/公斤体重,并及时就近就医。


焦婷大夫告诉我们,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类药物和缓解类药物,控制类药物是需要我们每天使用并长期维持应用的药物,它们主要通过药物的抗炎作用,使我们的哮喘维持在临床控制状态。控制类药物有: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白三烯调节剂(LTRA)、口服糖皮质激素、缓释茶碱及其他有助于减少全身激素应用的药物。平时如果感觉有哮喘急性发作的先兆,我们可以使用缓解类药物,又称急救药物,这是在患者有急性发作症状时按需使用的药物,主要通过其迅速接触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患者速发的哮喘症状,药物包括: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SABA)等。因此,焦婷大夫特别叮嘱广大哮喘患者,我们需要每天随身携带的哮喘治疗药物一定要及时检查是否用完,注意及时增补。


本周三(3月1日)晚7:00,我们再次邀请了中日医院呼吸中心赵红梅主任,一起来聊聊“误吸—沉默的‘杀手’”。本期是赵主任呼吸康复系列的最后一期节目,在节目的后半部分,赵主任会针对网友线上提出的有关呼吸康复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


本期节目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抽奖)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焦婷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医师,硕士研究生。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图片来源网络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480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