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药物和呼吸康复治疗慢阻肺病能相互替代吗?哪个更重要?“奇效”是如何产生的?
来源: 看呼吸 2022-11-14

每次说到呼吸康复,病友们都有十万个为什么:“我得了慢阻肺为什么大夫要让我锻炼呢?只吃药不可以吗?”,“许多医生推荐腹式呼吸,什么原理呢?”,“我每天都进行体育锻炼时间已经很长了,是不是可以不用呼吸康复了?”“做做呼吸康复,我病就能好?”“我现在一活动就气短,是不是不适合康复?”,“我虽然诊断慢阻肺病了,但对我日常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是不是就不用锻炼了?”。


中日医院康复医学科杨天祎医生介绍,这些都是病友们在线下患教会以及线上留言提出的问题。那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慢阻肺疾病以及呼吸康复,本期我们就从一些基础的理念来入手,给大家理理明白。


看似简单的一吸一呼,可不仅仅是肺的扩张,呼吸功能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呼吸系统每一个“部件”的紧密配合


杨医生介绍,从呱呱坠地的一声啼哭开始,我们用尽全力将肺部张开,伴随我们终生的呼吸运动就开始了。很多人会觉得呼吸嘛,那不就是肺的一张一合?其实不是的,我们的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部-喉部-气管-支气管-肺,像一棵倒立的大树一样为身体源源不断地提供氧气,同时排出身体产生的二氧化碳。



那以环状软骨为界,呼吸系统又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
此外胸骨、肋骨、脊柱、胸壁肌肉及膈肌共同围成胸腔,共同参与呼吸运动。
每一次呼吸都不单单是肺一张一合就能完成的事儿,哪个“部件”出问题都会影响我们的正常呼吸。



正常的呼吸运动要通过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完成的,我们最常说的呼吸肌包括膈肌和肋间肌(膈肌在胸腔和腹腔之间、肋间肌在肋骨之间)我们成年人多是胸腹联合式呼吸,呼吸频率每分钟12-20次,节奏整齐,幅度均匀。但在疾病发生以后,以慢阻肺病患者为例,随着换气、通气功能的降低,他们的呼吸频率、呼吸强度等模式以及呼吸姿势均会发生变化,最常见的气促、耸肩,最终出现异常呼吸模式,呼吸耗能大大增加。这也是为什么在呼吸康复中,一直要强调调节呼吸模式,运用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肋骨扩展等呼吸方法,来改善慢阻肺病患者的呼吸运动。



慢阻肺疾病不仅损害气道、肺泡和肺血管,还会影响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以及其他器官 


杨医生介绍,吸入药的重要性我们不用多说,但也要认识到,虽然慢阻肺病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效应。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还会影响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以及其他器官。


我们常说心肺一家,但其实人体本就是一个多系统的有机组合体。以骨骼肌为例,因为患者活动受限,久坐、卧床势必会引起肌肉量的损失,不仅会降低肌肉收缩能力,同时也会降低肌肉疲劳的耐受性,发展到后就会出现一动就喘,越喘越不想动的恶性循环。而且骨骼肌肉量的减少是慢阻肺病患者体重减轻最主要的原因,我们知道已知消瘦是慢阻肺不良预后及死亡率增加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这也是为什么,在规律用药的同时,提倡患者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康复锻炼,包括我们常说到的呼吸训练、有氧训练、抗阻训练、排痰训练、拉伸训练等等,其目的就是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生活质量,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并不能阻止患者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而且,慢阻肺病的的特点就是长期带病生存,不可根治,患者朋友在治病同时也要学会如何与疾病共处。



呼吸康复和体育活动是一回事吗?


不管是我们之前推出的“半肺人”系列,还是患者讲述的呼吸故事,很多人觉得呼吸康复很神奇,怎么做做锻炼就能好呢?


杨医生介绍,呼吸康复并不只限于是体育活动。除了说通过体育活动改善气促问题、携氧问题、排痰困难、运动耐量下降、日常生活活动受限的问题。呼吸康复必须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和个性化治疗基础上,加入多学科共同合作的综合干预措施,例如营养科给予饮食指导、呼吸科给予用药指南、睡眠监测门诊给予睡眠建议、康复科会给予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居家运动建议、康复教育、生活节能技术指导甚至是心理建议等等。


体育锻炼活动只能说是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加入呼吸康复的专业指导,多管齐下,能让患者高质量地生活才是呼吸康复的重点内容。建议有条件的患者在呼吸科就诊的同时加入康复科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本周三晚19:00-20:00,《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科普节目的特别系列名医访谈-舒畅呼吸系列特别节目邀请了中日医院呼吸中心杨汀主任做客,一起来聊聊“如何使用吸入药效果更好?”


慢阻肺病公益科普需要您的助力,您的阅读并转发会有爱心企业为慢阻肺病患者提供疾病管理辅助支持,让我们携手共助慢阻肺病管理,舒畅呼吸!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专家简介



杨天祎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物理治疗师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683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