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餐桌上抗菌消炎的姐妹花,不仅长相相似,连功效也近似!|秋季野菜养生系列2
来源: 看呼吸 2019-09-14

一场秋雨一场凉,白露过后,天气越来越凉爽,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气候温差变化大,很容易感冒,诱发呼吸道感染,出现咽痛、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


今天,《看呼吸》继续推出秋季野菜养生系列2,请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龚燕冰老师为大家推荐两款不但长相相似,功效也相近,且都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的食材,帮助大家在秋季抗菌消炎。


清热解毒高手1——蒲公英



龚燕冰老师介绍,蒲公英虽然是入肝胆经的,但它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的功效,因此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等。清代王士雄著的《随息居饮食谱》里记载:蒲公英,清肺,利嗽化痰,散结消痈,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



一般药用的是晒干后的全草,龚燕冰老师推荐如果是取治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可用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0g,水煎服。也可以用蒲公英5g加绿茶3g。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抗菌的功效。如果是采摘的新鲜蒲公英,可以摘选后洗净凉拌或者蘸酱、包饺子吃都可以。


蒲公英

性味:苦甘,寒。归经:入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清热解毒高手2——黄鹌菜



黄鹌菜又叫苦菜药、黄花菜、山芥菜、土芥菜、野芥菜、野芥兰、芥菜仔、臭头苦苴、野青菜、黄花枝香草、苦菜药。主要生长于山坡、路边、林缘和荒野等地。早在明代的中药著作《救荒本草》中就已经有所记载。《救荒本草》是明代早期的一部植物图谱,作者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的胞弟朱橚。这本药学著作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黄鹌菜属于药食同源的典型中药植物。



黄鹌菜作为中药的来源为菊科植物黄鹌菜的根或全草。一般在春季采收全草,秋季采根,鲜用或切段晒干。它性味甘苦,偏凉。功效和蒲公英类似,都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黄鹌菜

性味:甘微苦,凉,无毒。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感冒,咽痛,乳腺炎,结膜炎,疮疖,尿路感染,白带,风湿关节炎。


龚燕冰老师介绍,两者在功效上相同点的是:


两者均为寒凉之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故可应用于热性疾病,如风热外袭引起的感冒发热、咽痛、化脓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疔毒疮肿;泌尿系感染等。但是脾胃虚寒的人二者都要忌服。


不同点:


蒲公英主要入肝胃经,作用更偏向于肝胆疾病,临床上多用来治疗肝胃疾病,如肝经循行部位的疾病,如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肝炎,胆囊炎,胃炎。其为外科敷治疔毒疮肿专药。


黄鹌菜主要清热解毒作用较为好,主要应用于一切具有热象的疾病,如《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中说,「抗菌消炎。治疮疖,乳腺炎,扁桃体炎,尿路感染,白带,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



除了功效相似,黄鹌菜和蒲公英的长相也极为类似,不宜分辨。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二者之差别。蒲公英的叶片呈倒披针形,而黄鹌菜的叶片为长椭圆形或宽线形,黄鹌菜的叶片要比蒲公英的叶片稍小一些。黄鹌菜食疗和蒲公英一样,可做凉拌菜,也可炒制。


专家简介 



龚燕冰

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养生保健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委员会常务委员。



张文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

1229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