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刚出生就反复肺炎,竟与这个最基本的生理功能有关,宝宝如有这种表现赶紧就医!
来源: 看呼吸 2019-10-13

小谢夫妇刚刚满心欢喜荣升父母不到1个月,就发现他们的宝宝出现异常,总是在进食时呛咳,进而反复发生肺炎,还伴随发热症状。他们着急地抱着孩子上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会厌软骨体积稍大。接诊小谢夫妇宝宝的医生是郑大一附院惠济院区康复医学科的曾西主任。曾主任告诉我们,宝宝正是因为身体的一种功能发育落后,故而每当进食就会发生呛咳,导致肺炎反复发作。


「这个小婴儿前期6个月是靠留置鼻饲管进食,结果愈发不会吞咽了」


曾西主任告诉我们,小谢夫妇带着孩子来科里已是孩子出现异常之后6个月了。孩子在这6个月时间的依靠的是留置鼻饲管进食。然而转眼6个月过去,小谢发现宝宝愈发不会吞咽动作了,而且一旦拔出鼻饲管给宝宝喂食,他就又开始反复肺炎。



「这个宝宝才10个月大,长期依靠鼻饲管进食根本不是最终解决办法。他的问题根源上出在吞咽功能发育落后,所以我们必须从根上开始纠正,先改善他的吞咽功能。在他入院4小时,我们就拔掉了他的鼻饲管,上图就是宝宝刚来时的照片。拔管后,用我科的IOE技术给予他营养支持。除此之外,还专门为他制定了神经阻滞、肺部超短波、雾化、吞咽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方案。经过14天治疗,宝宝的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咳嗽力量增强,吞咽功能提高了,进食呛咳的症状明显减轻。」


曾西主任告诉我们,吞咽障碍的处理原则就是根据评估的结果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目标是给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减少喂食的费力程度与吸入性肺炎,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及全面发育。所以从恢复情况来看,给予这个治疗方案是最合理的。


「婴幼儿怎么会发生吞咽障碍呢?这3个原因占主要」





曾西主任告诉我们,吞咽障碍主要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食物摄入并由口腔转运至胃的过程中发生障碍,导致患者不能安全进食并获取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的症状,而婴幼儿是发生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其吞咽障碍的表现有其自身特点。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


1、经性因素:脑部损伤造成吞咽器官运动、感觉、反射与协调性的异常,临床上如脑性瘫痪、脑炎、脑外伤、脑血管病、线粒体脑病等。

2、结构性因素:主要是口、咽、喉结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吞咽障碍。如喉头软化、唇颚裂、皮尔罗宾综合征等。

3、食道狭窄、食管痉挛、胃食管反流、贲门失弛缓等消化道疾病所导致的吞咽困难。


曾西主任告诉我们,婴幼儿或者是更大一些的儿童发生吞咽障碍,大都是这些原因导致。在治疗时首先要考虑营养支持:经口进食不安全或持续体重下降均需进行营养干预,推荐使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避免传统的留置鼻饲引起的诸多不良并发症,并有效补充营养,有利于吞咽、运动、智力等功能提高;再就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包括吞咽障碍的病因进行干预。吞咽障碍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康复方法。唇腭裂、皮尔罗宾综合征等有适应症时可选择手术治疗。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器官功能训练,以及感染控制,神经阻滞等。



宝宝如有以下这16种表现属于吞咽障碍,需要及时就医


曾西主任告诉我们,婴幼儿吞咽障碍的常见表现有以下16种,出现任何一种,都应考虑到吞咽障碍的问题,家长要警惕,需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1.进食中或进食后常出现咳嗽、呕吐、憋喘、烦躁、易激惹等。

2.吸吮困难、呛咳。

3.一口量食物需反复吞咽。

4.进食后口内残留食物。

5.食物堆在口腔内而不自觉,或咀嚼时食物掉落。

6.吞咽后湿声、清嗓。

7.咀嚼或吞咽时有过多的口腔动作。

8.吞咽反射异常。

9.鼻腔反流。

10.体重下降或增加不良、生长发育不良、脱水。

11.吞咽时疼痛。

12.吞咽时刻意憋气。

13.流涎。

14.反复的不明原因的发热、肺炎。

15.进食后出现缺氧紫绀、甚至窒息、心跳骤停。

16.慢性咳嗽、难治性支气管哮喘、呼吸窘迫等。



「家长可帮助孩子用这4种方式进行器官功能训练,效果明显」


曾西主任告诉我们,如宝宝确诊为吞咽障碍,家长也可帮助孩子用4种方式进行器官功能训练,效果比较明显:


⑴下颌训练:下颔无法闭合者,先用手将下颔下拉,再上顶促其闭合,或在双颊做拍打,亦可以促下颔闭合;对下颔紧闭者则先用手顶其下颔,促其嘴唇张开,在下拉其下颔促其产生闭合动作,如此反覆数次。


⑵唇颊的训练:吸吮过程中,喂养者用手指向内挤压颊部,提高吸吮能力,引导婴幼儿用双手挤压唇颊部做鬼脸;通过吸吮、游戏等主动、被动牵拉唇,均可减轻唇后缩。


⑶张口训练:鼓励婴幼儿维持张口姿势2-3秒钟;鼓励婴幼儿咬合纱布、棉棒等物。


⑷舌的训练:用棉棒拨动舌体上下左右运动。亦可使用棒棒糖或果酱涂抹在嘴唇四周,引发舌头向外、向上下及侧面活动。减轻伸舌反射和舌过度前伸:通过物理治疗技术和体位,减轻舌前伸如端正坐位;调整食物性状,改变喂养方式,都可减轻伸舌反射和舌过度前伸。舌后缩:因舌后坠而发生喘息样呼吸者,通过俯卧位改善呼吸功能,从而减轻舌、下颌后缩,并视婴幼儿接受能力于俯卧位下有节奏的按压舌,诱导舌跟随治疗人员的手指向前活动。



为了更好地帮助家长们提高对宝宝进行器官功能训练的效果,曾西主任还格外叮嘱了几条技巧与原则:



第1条、利用各种口腔肌肉运动以促进吞咽肌群肌肉活动度、协调性、肌张力,以增加口腔肌肉吸吮、吞咽及咀嚼的能力;

第2条、增加吸吮动作,要选择软质或孔径较大的奶嘴,让孩子较容易从奶瓶中吸吮牛奶;

第3条、如果孩子在吸吮的力气不足时,可以选择能挤压的软质奶瓶,较容易吸吮牛奶。尤其是吸到后面力气不足时。照顾者可将手洗乾淨,再配合有节奏的音乐,先用手指轻点孩子嘴唇,再用手指沾他喜欢的食物,放进孩子口腔,并用同样节奏轻压舌头,并向下向上动,诱使孩子做出吸吮动作。利用奶瓶重复前项动作,配合节奏轻压舌头,并向下向上动,让孩子吸吮流质食物;

第4条、当孩子开始吃副食品,要准备浅而扁的汤匙,刚开始喂食,先将食物置于汤匙前端,靠近孩子嘴唇之后,等孩子自己用吸吮的方式,将汤匙上的流质及软质食物吸入口腔。

第5条、完整的吞咽动作:开始使用汤匙喂孩子吃东西时,如发现食物在孩子口腔停留过久,照顾者可先用汤匙轻压压一下舌头,诱使孩子在吞食物时舌头能顺利做出吞咽动作。照顾者在使用汤匙喂食时,应鼓励孩子自动使用上唇将汤匙上的食物抿下来,并且有出现咀嚼动作之后,再将食物吞净。


专家简介



曾西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卒中学会康复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康复分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吞咽障碍研究所所长、郑州市口腔与吞咽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疑难病多学科专家会诊组组长。

628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