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胡洋医生接诊一位34岁的肺结节患者,别看只是4mm的结节,小伙子这两天已经夜不能寐,而且一次问诊不死心,在做了一番功课之后又来了。
“医生,我真的不需要手术吗?”
“随访这么久,三个月后会不会发展为小细胞肺癌?”
“我看也有短期发展恶化的,我会不会中招?”
“需不需要做一个PETCT?”
“能不能直接切掉啊,省得一直提心吊胆?”
……
关于肺结节,大家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埋怨医生,为什么不能给个准话,不是说良性的可能大,就是有恶性的可能,做手术一次还不给都清掉要分开做,是想多赚钱吗?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那一起来看看胡洋医生给出的解答。
检查手段这么发达了,为什么就是确定不了肺结节的性质呢?
胡洋医生解释,我们通常所说的肺结节仅仅是影像学的一种诊断,不能说明病灶性质。一般医生会根据它的大小、密实程度、边缘是否有毛刺分叶等情况来做一个初步的诊断,但并不能百分百判断良恶性,即使是做了肺穿刺、气管镜也有判断不准的情况。
肺部结节由于直径比较小,对身体的影响微乎其微,很难导致可以察觉的症状,所分泌出来的一些物质也不太可能影响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变化,所以很难通过常规的一些检查来百分之一百地明确结节的性质,像开头患者说到的PETCT(核素显像技术)。
其实临床上还有1024CT(最新的断层显像技术),以及先进的生物技术ctDNA(血浆游离DNA)或者CAC(循环异常细胞)等等,确实可以在CT基础上进一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但依旧不是百分百。大部分结节相关的检查只有参考价值,很难起到决定性的诊断价值,而且价格不便宜,做了还有可能增加心理负担。
胡洋医生解释,一般对于4mm以下的结节随访观察就可以了,良性的可能性很大,恶性的概率也只有4%,即使是恶性,随访的过程中有增大的话,手术切除也是来得及的。
趁早切掉不好吗?微创手术不是“点痣”,你很可能会失去一叶肺
胡洋医生介绍,理解大家大家对于肺结节的焦虑,但手术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简单。肺没有再生能力,切一块少一块,我们的肺总共5叶,切除一叶,就意味着永远只有四叶了,而肺结节手术很多情况下要切除结节所在的整个肺叶。
这里很多人都有一个认知误区,觉得几毫米的结节,手术也是微创,不跟“点痣”一样吗?
胡洋医生补充,虽然手术叫微创,但只是手术创口比较小,里面需要切掉的该切多大还切多大,大部分情况下要切除结节所在的整个肺叶。虽然有时候可以切一个肺段,少部分情况下可以切除结节周围的一个小三角形,但这要根据结节所在的位置来决定,只有位置靠边才能切三角形,也叫楔形切除,如果靠肺的深处就只能采取前两种方式。
也有人会问,为什么结节那么小,肺却要切那么多?胡洋医生解释,这当然是出于充分根治的目的,如果结节是恶性,那癌细胞就势必会长到周围正常组织当中去,如果只切结节,极有可能切不干净导致复发,而且如果“点痣”一样,把结节掏掉,那留下来的这个洞,它是不会自己填补长好的,后续非常容易感染并烂掉,还不如一开始就切除。
遵医嘱随访是患者能做是最好选择,警惕这些癌变可能
胡洋医生介绍,一般肺结节的随访,首先要评估的是患者是否为肺癌高危人群,然后会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结节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恶性概率评估,并根据不同的风险,决定不同的随访模式,对于具体要随访多长时间,尤其是增长缓慢的磨玻璃结节,目前没有统一定论,遵医嘱随访是患者能做的最好选择。
刚我们也有说到,现有的检查只能作为辅助,而随访当中的各种变化可以提示结节的良恶性,而且根据这种变化来判断结节性质会准确很多,也能帮助决定后续的诊治方案。
对于在随访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的,要警惕恶性可能,必要时手术切除比较好。
1、直径变大。无论是什么样的结节,只要有增大就都要当心。 2、密度有所增高。当结节的CT值(结节密度的一种反应) 有明显上升时,即使直径没有变化也要当心,说明结节内部有成分变化。3、结节密度没有下降,但和周围组织的分界变得模糊。 有一些实性结节或者混合性磨玻璃结节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和周围分界不清,甚至由实性结节逐渐转变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时,结节就更多地倾向于恶性。
更多关于肺癌、肺结节的知识,可以加入肺癌病患者交流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这里将成为肺癌患者之家。
专家简介
胡洋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肺功能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成员。擅长间质性肺病、结节病、肺癌等肺部疾病的预防与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