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哮喘患者吗?你认为哮喘患者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吗?为什么罹患哮喘疾病的人群那么多,多数人可以安然无恙活到老,有人却总是急性发作?……相信这些问题,在许多人心里答案不尽相同。
前几日,一则医护人员因哮喘急性发作最终致死的新闻突然间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唏嘘和遗憾的背后,到底哪些关键地方值得引起我们的警惕?对于哮喘患者而言,应当如何规避可致死性的危险因素?「哮喘」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近日,就职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谢佳星教授给我们讲述了两个真实病例,这两个病例可以更直观地帮我们很好地认识到哮喘这种凶险的疾病——
「两个病例都是在驾车过程中突然发作,一个是没有带药,一个是自行用药也不能缓解……为什么用了药也不能缓解,很多病人也问过我」
第一个患者是一名34岁的男子,在与朋友驾车从福州回南平途经洋中服务区附近时,车辆行驶缓慢,正在这时该男子哮喘病发作了。据知情人士描述,发病后,男子的面色开始变得青紫,随行的亲友立刻拨打了110和120进行求救,但因当时正值国庆期间,车流量剧增,一些急不可耐的司机占用了应急车道,救护车没能及时赶到。此间,还有两名从事医务工作的好心人停车对这名患者施救,进行了约30分钟的心脏复苏后,患者还是不幸离世。
第二个患者是贵州的一名公交车司机,在开车途中他突发哮喘,虽然这个司机随身携带了急救的吸入药物,并立即自行用药,但哮喘症状仍然没能缓解。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踩下了刹车,将车停在路边,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并拨打了儿子的电话。但等到他儿子赶来时,他已经失去了生命迹象。
谢教授告诉我们,自己印象深刻的哮喘致死或者要紧急气管插管进ICU的病例不在少数,但这两个病例因为场景极为相似,患者一个用了药,一个没有用药,最后结果却依然没有改变,两个人都不幸去世,因此这两个病例他常常作为宣教题材对身边的患者讲起。
「如果说第一个患者哮喘发作后因为没有带药,又无法及时得到救治而去世,还算符合正常的逻辑,第二个患者的情况可能很多人都想不通,尤其许多哮喘患者听了之后更加紧张,都问为什么喷了急救药症状也不能得到缓解。」谢教授告诉我们,举这两个病例就是想说,哮喘致死并不是距我们很遥远的事情,甚至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发生。但是,哮喘的发生乃至于发生后导致的严重后果,这两件事情从根本上我们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完全能够靠平时采取的措施规避悲剧的出现。
为什么有的哮喘患者即便在急性发作时用了药,也无效呢?
谢教授回答我们,如果平日里哮喘患者不规范使用或者过度使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吸入剂,都可能在哮喘急性发作后使用时导致无效。面对这种情况,万一严重急性发作只能有一个办法,就是呼叫120,以最快速度紧急就医。
「肺部小气道的炎症和变窄可导致哮喘发作……哮喘患者最常使用的药物有哪几类?」
在回答前面的疑问之前,先了解一下哮喘这种疾病到底有多凶险?它可以有哪些症状?
谢教授告诉我们,哮喘是影响儿童和成人的一种主要的非传染性疾病。哮喘的症状多因肺部小气道的炎症和变窄而导致,例如「咳嗽、喘鸣、呼吸急促和胸闷」等症状。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字,2019年,全球约有2.62亿人有哮喘问题,46.1万人死于哮喘。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哮喘的危害有多大,而且,大部分的哮喘是无法彻底断根的。但为什么又说我们其实是可以避免出现悲剧呢?因为妥善地管理疾病与服用药物可以非常好地控制这种疾病,使患者能够有正常的、活跃的生活。
哪类药物是哮喘患者最常使用的?
谢教授告诉我们,对于哮喘最主要的药物就是两类吸入药: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用于打开气道,缓解症状,这是急救药,我们也叫哮喘的缓解药,不能长期使用;类固醇药(如布地奈德),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激素,用于减少气道炎症,用药能改善哮喘症状,降低严重哮喘发作和死亡的风险,一般和长效的支气管扩张剂合在一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中重度的哮喘患者需要长期使用,不能随意停药。在哮喘的治疗中,吸入激素的副作用远远低于哮喘发作本身所造成的危害。相对而言,吸入激素的量很小,正确使用的副作用并不严重,完全可以承受。
「很多患者一听激素两个字就变了脸色,他们不愿意吸入含激素的药物,或者病情稍微有点好转就随意停药,这显然是治疗中的大误区」
可是,谢教授话锋一转又紧接着告诉我们,现在在许多国家,获取吸入剂仍然有很大的问题。他给出了一个数据:2019年,在低收入国家初级公共卫生保健设施中,只有一半的哮喘患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不到五分之一的人使用类固醇吸入剂。
我国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近期发表了王辰院士牵头完成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研究结果,明确了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成人患者总数达4570万,远超预估。而且我国20岁及以上哮喘患者71.2%从未被诊断,只有5.6%接受了基本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这凸显我国哮喘在规范化诊治上的突出问题。很多患者一听到激素两个字就变了脸色,他们不愿意吸入含激素的药物,或者一旦病情稍微有点好转就随意停药了,这显然是治疗中的很大误区。」谢教授说。
「本来哮喘患者就有急性发作的几率,而不愿意吸入含有激素的有效的药物,以及随意停药,无疑大大增加了这些原本轻度的哮喘患者出现急性发作的频率。」谢教授告诉我们,有研究显示,轻度哮喘患者中,高达30%-40%都可能发生严重的急性发作,这是因为多数哮喘患者虽然平时不发作,但实际上他们的肺部的各级支气管长期存在气道炎症(非感染的炎症),就是小气道里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这样的炎症细胞,这些炎症细胞处于整装待发的状态,一旦机体接触过敏原或者劳累等诱因,就会诱发这些炎症细胞释放大量有毒的物质,引起炎症风暴,导致哮喘发作,气道收缩。假如突然接触的过敏原较多,或机体本来对某种过敏原高度敏感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发作,广泛的气道收缩,会导致机体严重缺氧窒息,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别看哮喘患者平时跟所有健康人群没两样,一旦严重发作就可能致命。
「肺功能、症状轻重程度不同的哮喘患者,随身携带的药物以及家中准备的药物不同……用法用量很关键,还要有随时可联络的医生信息」
谢教授告诉我们,哮喘患者常常问到自己,应该在身边随身携带和常备什么药物?其实这个答案并非一成不变的。如果自己是哮喘患者,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以下三类哮喘患者中的哪一类,再对号入座。而且特别强调,自行使用急救药物的同时要做好就医的准备,切勿因自行用药耽误救治时机。
一、平时肺功能较好、症状较轻的哮喘患者:应该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吸入剂或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160/4.5μg规格)或者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剂(100μg/6μg),选其中一种即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最适合自身情况的。一旦哮喘发作就可以随时拿出来喷或吸入,一般能在5分钟内就起效,缓解气道收缩痉挛,之后再安排就诊。具体用药方式:速效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气雾剂)根据自身病情轻重每次使用2-4喷,一般间隔3小时重复使用,直到症状缓解,或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或者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剂(160/4.5μg规格)可直接加用 1-2吸,每天不超过8吸;
说到这里谢教授还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记住吸入用药的用法,这很关键。曾经有一部国产网络悬疑剧《隐秘的角落》,剧中的小女孩普普因为撸猫导致(她很可能对猫毛严重过敏)哮喘发作,男主角张东升在给普普吸入气雾剂时就是错误操作,因为他给普普喷药的时候,药瓶的方向竟然拿反了(下图所示)。
二、平时肺功能较差、症状较多、嗜酸性粒细胞较高的哮喘患者:除了随身携带沙丁胺醇吸入剂或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或者倍氯米松/福莫特罗吸入剂,假如在外面哮喘发作,立即使用。同时,最好家里备有压缩泵雾化机,并备有沙丁胺醇或者特布他林雾化溶液及布地奈德雾化溶液,一旦在家里发作,可以立即雾化治疗缓解症状后尽快就诊;
三、严重过敏的患者:除了备用上述的吸入药物外,肾上腺素是出现严重过敏性哮喘严重过敏发作时的首选用药。应该随身携带一次性使用的肾上腺素笔,一旦发生严重哮喘发作,应尽快予以肾上腺素大腿外侧肌肉注射。
谢教授告诉我们,目前内陆地区还没有这种肾上腺素笔,但这种笔即将从国外引进,之前自己也推荐过多位严重过敏的哮喘患者到香港购买,并且有患者在严重哮喘发作时使用过,效果不错(药品如下图所示)。
谢教授提醒我们,平时症状就较为严重的哮喘患者,一定要有紧急联系人或医生的联系方式,一旦哮喘发作及时联系得到帮助。并且,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绝大部分的哮喘致死情况都是可以预防的,而功夫做到位没有,就在于平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按照医嘱,规范地使用吸入药,定期找医生复诊。平时肺功能较差、症状较明显哮喘患者,要备有峰流速仪。峰流速仪(下图所示)相当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计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计,每日监测峰流速,一旦发现峰流速下降,就要留意是否病情变化,尽快联系自己的医生。
如果规范吸入药物后,效果依然还是不理想。近年来,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新型生物靶向药物陆续投入临床使用,比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美泊利单抗、贝纳利单抗等等在国内外上市,这些药物会大大改善严重哮喘的治疗效果。所以,有哮喘的患者实际上要排除心理上对它的恐惧感,正确认识到应该规范使用药物,积极地做好准备。
专家简介
谢佳星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阳江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学科带头人(柔性引进);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青年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慢性气道疾病专业青委会 副主任委员;欧洲呼吸学会Long term fellowship Fellow;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规范多学科专家共识(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18,41(7) : 514-521)”专家组成员;主编《肺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鉴别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年出版);《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编委;主要方向:重症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疾病、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