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小伙右肺上叶切除后2年肺功能未下降……切掉部分肺叶对肺功能真的一点影响都没有?
来源: 看呼吸 2022-05-26

34岁西安务农人员小刘因筛查出早期肺腺癌于前年3月切除了右肺上叶,后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根据随访情况显示,近2年来,小刘的肺功能并未受到影响,没有出现肺功能下降情况。少了一叶肺,肺功能还能「毫发无伤」?他是个奇迹吗?


「临床常遇到患者有所担心……这2个病例告诉大家,预后良好有条件」


自己切了一叶肺,2年的随访做肺功能检测还能完全正常,这个结果就连患者小刘本身也感到惊讶不已。难道自己是「超人」?


「这种情况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他也不是有什么『超能力』,这个科普我们很有必要告诉广大患者,也以此可以消除大家对切肺的一些恐惧心理。我们临床中有一次就遇到个罹患肺癌早期的患者,并且什么感染都没有,就单纯一个病灶,病灶也是在右肺上叶,患者当年40多岁,年龄不算大,但患者及其家属就因为过于担心切除肺叶后导致肺功能急剧下降,死活不肯进行手术切除。最后导致从『局限期』拖到了『广泛期』,简单理解就是本来没有扩散,可以手术就根治,连放化疗都可以不用,结果最后扩散了,转移到骨头、到脑部,广泛扩散后治疗起来就很麻烦了,现在这个患者都还在放化疗加免疫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讲这个病例是要告诉大家,有的患者较为年轻,肺功能本来比较容易恢复,也没有其他感染,这样的患者罹患肺癌早期是建议及早手术的。未必保守治疗效果高于手术治疗。」杨教授告诉我们。


所有人的预后情况都会如此「良好」吗?杨教授说,也不一定全是。他又讲了一个病例。


「年老的患者的确风险会比较大。曾经还有个肺腺癌早期患者,同样右肺上叶切除,但老人家当时已经76岁,并且还有2型糖尿病等其他合并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大,肺功能本来也处于逐渐下降的过程,因此他在失去一个肺叶后,随访几年中,肺功能是下降的。但经过后期积极的康复干预,还能保持比较理想的生活质量,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但雷同的患者太多了,有的预后情况比较好,像这个小伙小刘,就属于既年轻又没有其他感染和其他疾病,这种患者手术占天然优势,预后良好是很正常的,有的患者基本情况较差,预后就不一定会达到多满意的效果。」杨主任解释道。


「从肺叶组成说起……数量越多肺功能占比越多,他恰好切除了呼吸单位最小的肺叶」


杨教授告诉我们,要做手术的患者及患者家属,通常都会比较紧张,这时问题也会非常多,问的问题也常常令人感到「出其不意」。比如有人曾问,「肺就是左边一大块,右边一大块吧?切了一块,我不就是只有半块了?我是不是只有半个鼻孔能呼吸?」还有人问,「肺是不是就是一个整块?你怎么切?那么多血管,切错了怎么办?长不好怎么办?切了肺岂不是就是死了?」……总之,问什么样问题的都有。但医生必须耐心作解释、解答,消除患者的顾虑。


既然通常人们都不太了解肺的组成,就从最简单的说起,肺到底怎么组成的?



杨教授告诉我们,正常人体的肺一共有五个肺叶,左肺有上下两个肺叶,右肺有上中下三个肺叶。而肺叶,是由不同的「亚段」组成的,你们可以理解为一段一段的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这些不同的亚段,承担着基本相当的肺功能的作用。因此,含有这些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的数量越多的肺叶,当然肺功能的占比也就越多。这个道理很好理解。


不过,这里要科普到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肺叶的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的数目是不一样的。如下表展示:


右侧的肺——右肺上叶6个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右肺中叶4个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右肺下叶12个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

左侧的肺——左肺上叶10个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 左肺下叶10个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


「看到这张表你作如何感想?是不是觉得肺部也很神奇?这就是我们人体这个精密的仪器天然的构成,当然,必须是正常的健康人体的结构是这样的构成。那么,这其中左上肺就包括固有段6个亚段,舌段4个亚段,尽管这些名称不一样,但不影响我们的理解。一共计算下来,说一个正常的健康人体的肺,总共有42个呼吸区间或呼吸单位,是没有毛病的。那么你想,42个数目,已经很强大了,即便切掉了左肺上叶也只是丢失了10个单位,还剩32个单位,肺功能一样还剩下百分之七十多。切除其他的肺叶也是同样的计算方法。而这个患者小刘恰好切的是右肺上叶,丢失的是6个单位,他人又年轻,没有合并感染,没有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预后良好,也是很正常的。」杨主任说。


「人体是『精密的仪器』,失去一部分器官有其他部分进行『代偿』的补救机制」


「养过金鱼的朋友大概会有过这样的观察,有的鱼在失去了一部分身体,比如一部分鱼尾、鱼鳍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慢慢的又会重新长出新的鱼尾、鱼鳍。我们不能够说每一个生命都有这种再生的功能,比如人体的肝脏有再生的功能,但肺就没有。那么没有再生功能的这些器官如果失去了一部分怎么办呢?我们之所以说人体是个『精密的仪器』这句话没错,失去一部分的器官,一定会有其他部分来进行『代偿』,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是『后备队员』。因为,身体在面对各种损伤的时候,就会自动开展各种补救措施进行弥补,这是人体对修复自身进行的一种补救机制,这个机制就叫『代偿』。」杨教授解释道。


经杨教授这样解释,小编也瞬间理解了。难怪有的患者比如耳朵失聪,他们的眼睛就会十分敏锐,相反同理。如果这个人先天右手残疾,那么左手一定会变得十分灵活,腿部也同理。


杨教授告诉我们,切掉的肺叶虽然不能像肝脏那样再生,但身体会为这种损失开展代偿,那么剩下的肺组织就会多少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进一步膨胀扩大,以填补切除肺叶以后的缺损空间。像这样的机制,可以适用于任何手术后的患者,有的患者比如做过脑瘤的切除手术,在术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感觉到脑部一晃动,有一种「空响」感,说白了就是缺失的一部分存在的空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晃动头部慢慢也就不再会有这种感觉了,都是同样的道理。


更多关于肺癌的知识,可以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肺癌患者交流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这里将成为肺癌患者之家。



专家简介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秦学者”国家级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秦创原”创新驱动项目首席专家;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8种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8篇,其中SCI收录83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指南、共识20部。


574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