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喘”,医生为什么认为我不是慢阻肺病?慢阻肺病患者会并发哮喘吗?
来源: 看呼吸 2022-04-19

作为两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跟慢阻肺病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因为两者同属于慢性气道疾病,都会引起咳嗽、喘息、憋气等呼吸道症状,常常让人难以分辨。


在我们采访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杜小曼医生时,她就讲到:“不管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很多时候想把这两种疾病严格区分开来,都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不久前在我们后台收到的两则留言也颇具代表性:



那究竟为什么这两种不同的疾病这么容易混淆?又该如何分辨?两者有没有因果关系呢?


同属慢性气道疾病,慢阻肺病和哮喘的症状接近


杜医生讲到,这两种疾病都属于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两者的主要发病部位都是在气道,气道的慢性炎症导致其黏膜水肿、粘液分泌增加,进而呼吸气流阻塞、受限,以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以及胸闷、憋气、气短、喘息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两种疾病都是慢性病,不适的症状会长期、反复出现,所以患者单从感受上来说比较难以区分。


慢阻肺病和哮喘的患者都是应用吸入药物,两者的用药有差别吗?


对于两种疾病,吸入药物都是首选的治疗,但是哮喘的吸入药物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糖皮质激素,而慢阻肺病的治疗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支气管扩张剂。有的吸入药物将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混合,这种药物可用于哮喘的治疗也可用于慢阻肺病的治疗。当然,用哪种药、用多大剂量、每天用几次,都因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而不同,需要专科医生来决定。


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法也有差异,该如何区分鉴别呢?


杜医生解释,虽然两种疾病的症状比较相似,但在临床上我们能看到,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往往会有一个“发作性”的特点,也就是说胸闷、喘息、咳嗽等症状在接触一些花粉、粉尘、油烟,甚至是冷空气热空气后突然发作、反复发作,但在脱离过敏原或者吸入舒张支气管的药物后能慢慢缓解。这种发作有时也会找不到明显诱因,有时也可自发缓解。过敏性哮喘患者还常常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湿疹、荨麻疹等其他系统的过敏性疾病。有些哮喘患者还有过敏性疾病的家族史,提示哮喘患病可能与一定的基因易感性有关。


慢阻肺病则不同,其症状通常是由轻到重逐渐发展,“发作性”的特点不会那么明显,慢阻肺病患者的症状有时也会短期内突然加重,但这种加重不会像哮喘症状的“发作”那么频繁,而且加重的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相对于哮喘有一定的遗传性来说,慢阻肺病更多是后天因素起作用。慢阻肺病通常是由于有害颗粒或气体长时间暴露所致,从这点上来说慢阻肺是可以预防的,避免吸烟、吸入二手烟,避免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烟雾、雾霾、油烟等就能够预防慢阻肺病。


也正因为病因不同,两者的发病年龄也有差异,慢阻肺病患者多为中老年发病,而哮喘的患者一般发病年纪较轻,有些患者儿童期或者青少年期就发病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医学检查来做判断和鉴别两种疾病,包括胸部CT、肺功能检查、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过敏原检测等等,两种疾病的结果往往都有一些差异。通过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客观检查结果,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两种疾病都是气道疾病,那会互相衍生互相影响吗?


经常会碰到一些患者说“我诊断了哮喘,将来是不是会发展成为慢阻肺病啊?”或者有的慢阻肺病患者,也会问自己会不会同时也有哮喘?杜医生解释,这是很有可能的,两种疾病确实会共存或者互相影响


刚我们说到,哮喘患者的症状呈“发作性”,在疾病早期,患者发作过后可以无明显症状,此时肺功能显示气流阻塞也能恢复正常。但如果反复出现这种发作,或者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长此以往气道就会发生重构,导致不可逆的气流阻塞受限,而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就是慢阻肺病的特点,因此有时临床中遇到的慢阻肺病患者其实有可能是哮喘发展而来的。


而另一方面,慢阻肺病和哮喘这两种疾病也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一个患者有胸闷、气短等症状10多年,他可能长期大量吸烟,胸部CT有肺气肿,肺功能提示不可逆性气流受限,诊断慢阻肺很明确;但他的胸闷、气短症状在春季花粉季加重,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和湿疹,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也升高,此时他很有可能同时也患有哮喘。


如果两种疾病合并,会让患者的症状更重、控制疾病更困难,相较单纯的哮喘或慢阻肺病发作会更加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生活质量受影响更大。杜医生也强调两种疾病通过规范的治疗都是可以良好控制的,建议大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能更好地控制疾病、获得更好的生活。


专家简介



杜小曼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PCCM专培毕业学员,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毕业,主要从事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专注于慢性气道疾病、呼吸介入等方面的临床工作,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发表多篇论著,参与翻译了《呼吸康复基础教程》,编写了呼吸康复指南丛书等著作。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
628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