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中心专家权威解读最新流感疫情:活动水平仍然较低,但呈持续上升趋势
来源: 看呼吸 2018-12-15

最近一场寒潮的到来,让北京的最低气温迅速降到零下10摄氏度之下,真正开启了寒冬的节奏。与此同时气温骤降还可能带来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尤其是流感。不巧的是,这次寒潮的时间就恰好与今年的流感高发期出现重合,增大了流感风险。



那么近期国内外流感疫情形势如何?目前主要出现的流感类型是哪种?12月10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线访谈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国家流感中心主任王大燕研究员、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研究员,解答了网友关心的流感问题。小编整理了部分问题,希望帮助大家平安度过流感季。


Q:近期国内外流感疫情形势如何?目前主要出现的流感类型是哪种?


A:冯录召主任介绍,截止到2018年11月26日,在北半球温带地区,流感活动水平开始上升,但整体流感活动仍处于低水平。东南亚和美洲中部一些国家的流感检测阳性数有所增加,在南半球的温带地区,流感活动进入到非流行期的水平,但在世界范围内,流感整体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

近期,我国大陆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动水平仍然较低,但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亚型是甲型H1N1,但也能检测到极少量的A(H3N2)亚型、B(Victoria)系和B(Yamagata)系。病原学分析未发现病毒抗原性、基因特征和耐药性发生明显变异。


小贴士


今年我们国家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两类,一类是三价疫苗,一类是四价疫苗。其中三价疫苗包含甲型H1N1、甲型H3N2 和B型Victoria三种毒株。四价疫苗,是我国首次批准上市的,除上述三种之外,增加了一个B型Yamagata系毒株,也就是去年冬春季成为流行的B型毒株。不论是三价疫苗还是四价疫苗,对人群中最常见的甲型H1N1、甲型H3N2 和B型Victoria三种流感病毒都有防护作用。



Q:今冬明春流感季疫情形势会如何变化?


A:“目前来看,咱们国家今年的季节性流感疫情属于正常范围的季节性波动,各地正逐渐进入流感流行季节,进入12月,流感活动水平会进一步上升,流感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报告起数也会增多。”王大燕研究员介绍,去年冬季的季节性流感疫情较强,一般季节性流感严重流行过后,人群自然免疫的比例会升高,如果病毒没有发生显著变异,下一个流行季节的流感活动强度会有所减弱


Q: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A:流感病毒比较常见的是2种传播途径:间接和直接传播。   


直接传播


“流感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近距离的飞沫传播,这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冯录召主任介绍,一般流感患者或者流感病毒携带者通过说话、咳嗽、打喷嚏的时候喷出的飞沫,携带有大量流感病毒。如果一个健康的人与他们面对面或者离得比较近,比如在1米之内甚至2米之内,就很容易感染流感病毒。可通过间接的接触传播,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播途径。


间接传播


如果接触了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比如桌面、门把手,再用手去接触自己的眼睛、鼻黏膜,也会造成感染,这是所谓的间接接触传播。


小贴士


如果家里一旦有流感的患者,一般可用含氯消毒剂来对居家环境、家具及用品进行消毒


对于家里的地面、门把手、桌椅扶手、楼梯扶手、水龙头、饮水机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可用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用抹布沾取上述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15 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Q:一旦得了流感,有药物治疗吗?


A:“流感也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治疗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药物,早期用药,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抗病毒药物也可用于流感的药物预防,但其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未接种疫苗或者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冯录召主任介绍,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包括治疗和预防,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Q:接种流感疫苗的效果如何呢?有哪些注意事项?


A:冯录召主任介绍,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接种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感感染不能预防像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些类似症状的普通感冒,也不能预防除流感病毒以外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小贴士


以下是新版指南推荐的优先接种对象:

1、6月龄-5岁儿童

2、60岁及以上老年人

3、慢性病患者

4、医务人员

5、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6、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


“接种流感疫苗整体上是安全的,但是与其他疫苗一样,流感疫苗接种后也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冯录召主任介绍,接种流感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一些局部反应,比如接种部位红、肿、痛,全身反应也会有,但是通常这些反应都比较轻微,在几天内会自行消失,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603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