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到底打还是不打,看到这八个答案你就不纠结了
来源: 看呼吸 2018-10-19

今年初,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让人们着实见识了流感的狰狞面目。新一轮流感将至,很多人都在纠结流感疫苗到底该不该打?什么人必须要打?为此,《看呼吸》专访了与流感搏杀了几十年的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吴疆所长。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季节性流感肆掠的时期,有数据报道,全球每年有291,000至646,000人死于季节性流感相关的呼吸道系统疾病。



为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中国疾控中心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2014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18-2019)》。新版指南相比2014版指南,有哪些新增内容对于公众接种疫苗有指导意义呢?


6个月大的婴儿、孕妇和鸡蛋过敏人群皆可接种流感疫苗!


吴疆所长介绍,新版指南超越药品使用说明书和药典的是孕妇和准备在流感季怀孕的女性、6月以上的儿童在被接种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皆可以接种疫苗


吴疆所长说,随着疫苗生产工艺的提高,疫苗中的卵蛋白含量已大大低于国家标准。因此新版指南新增了对鸡蛋过敏的人士也可接种流感疫苗。


哪些人群一定要接种疫苗?


每年因流感流行所造成的超过预期的死亡率称为“超额死亡”,吴疆所长说,它是反映流感流行的严重程度,所以对于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以及中小学生都应该接种疫苗。国际研究表明,流感的传播模式是学校——家庭——社会。因此,对学校学生进行预防阻断是对社会有重大意义的


以下是新版指南推荐的优先接种对象:

1、6月龄-5岁儿童

2、60岁及以上老年人

3、慢性病患者

4、医务人员

5、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7、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


三价、四价……,到底应该打哪种?


吴疆所长介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


※三价疫苗有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可用于≥6月龄人群接种,包括0.25ml和0.5ml两种剂型;


※四价疫苗为裂解疫苗,可用于≥36月龄人群接种,包括0.5ml一种剂型。

0.25ml剂型含每种组份血凝素7.5 g,适用于6-35月龄婴幼儿;0.5ml剂型含每种组份血凝素15 g,适用于≥36月龄以上的人群。


宝宝的流感疫苗到底要打几针?


1.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打2针间隔≥4周;2017-2018年度或以前接种过一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则建议打1针。


2.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针


去年打过流感疫苗,今年有必要再接种吗?


每年都应该新接种当年的疫苗,病毒株可能会不时发生变化,因此应接种当年更新的疫苗来加强保护。吴疆所长说,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开始衰减,在下一年可能会降至没有保护的水平,因此应在每一年为自己加强保护。


流感疫苗打在身体哪个部位最佳?


成人和大于1岁儿童首选上臂三角肌接种疫苗6月龄至1岁婴幼儿的接种部位以大腿前外侧为最佳。因为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在肌肉注射时可能发生出血危险,应采用皮下注射。


近期在服药可以接种疫苗吗?


1、正在或近期曾使用过任何其它疫苗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请接种前告知接种医生。


2.灭活流感疫苗与其它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未发现影响流感疫苗和联合接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的证据。建议65岁以上老年人同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


3.免疫抑制剂(如皮质类激素、细胞毒性药物或放射治疗)的使用可能影响接种后的免疫效果。为避免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任何正在进行的治疗均应咨询医生。


4.服用流感抗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期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感冒吗?症状有何区别?


流感又称流行性感冒,是感冒中的一种,吴疆所长说,流感爆发期,约有60%有“感冒”症状的人确诊是流感,其它40%的人为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因为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多相似的症状表现,因此容易混淆。


普通感冒:

起病较缓、体温通常不会很高,发热不超过39℃。

临床表现:咳嗽、咽痛、胸闷等比较明显,而全身中毒症状如头痛、全身酸痛、畏寒、发热等较轻。

一般持续3—7天可自愈,不容易出现并发症。


流感:

病急,体温常超过39℃,全身中毒症状较重,而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临临床表现有头痛,发热,两眼胀痛,四肢疼痛,疲乏,有时眼结膜充血,鼻塞、流涕,咽喉干痛,小儿常有腹痛、腹胀、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甚至发生惊厥。

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特别是小朋友、老人、孕妇、有慢性病的人。


吴疆所长强调,任何人都会感染流感,因此

在流感季节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预防措施


678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