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流感季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纠结:疫苗到底要不要打?4月25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疫苗对人群免疫非常重要。对于预防肺部疾病,张文宏建议成年人和老年人应该接种下列2类疫苗:
1.流感疫苗
属于第二类疫苗,第二类疫苗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
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为一个年度流感季,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而有些高危人群一旦感染流感,容易发展为重症。
流感高危人群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 (m) 2];
5.妊娠期及围产期妇女。
因此,应该在流感季到来之前尽早接种流感疫苗。按照往年流感流行情况,我国冬春季流感的高峰是在12月份至1月份,接种流感疫苗后,往往需要2周后,体内才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因此,建议大家越早接种越好。
张文宏建议,「成年人也要把流感季节的疫苗打掉。」他表示,今年新冠之后,如果再加上流感,对老年人、成年人都有极大的风险。
总结
流感疫苗
适宜人群:
流感为全人类易感,建议所有人群均应接种。
接种频次:
① 成年人每年接种一针。
② 6月龄到8岁的儿童如果之前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第一次接种应该接种2针,之后就可以每年接种1针。
剂型选择:
我国目前供应的3价流感疫苗和4价流感疫苗均为肌肉注射的灭活疫苗。4价流感疫苗和3价流感疫苗在安全性上没有差别,国产的流感疫苗和进口流感疫苗相比安全性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别。
不良反应:
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如同其他医疗产品一样,流感疫苗也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全身反应有发热、头痛、头晕、嗜睡、乏力、肌痛、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并且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极少出现重度反应。
2.肺炎疫苗
据报道,我国每年因肺炎球菌约发生250万例肺炎球菌肺炎,约12.5万人死于该病,在所有的年龄段,老年人的患病率最高,此外我国肺炎球菌的耐药监测报告显示,老年人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由肺炎球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高发季是即将到来的冬季,而冬季也是流感的高峰期,因此这时候预防流感+肺炎对婴幼儿和中老年人、以及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非常重要。
因此,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以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同时接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不会引起免疫学干扰,不会降低两种疫苗各自的抗体应答。此外,联合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能协同获益,显著降低由流感和肺炎引起的住院率及死亡率。
总结
肺炎疫苗
剂型选择:
①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属于自费疫苗),可预防80%~90%的肺炎球菌肺炎,推荐用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2~59岁高危因素人群。
②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主要推荐用于6周~15月龄婴幼儿。
适宜人群:
不管是23价的多糖疫苗还是13价的结合疫苗都是死疫苗,因此适合所有人接种,即使免疫缺陷者也可以接种肺炎疫苗。
接种频次:
一般接种1次就可以了,不需要每年都接种,如需再接种,5-10年再加强1次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