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安康市疾控中心接到宁陕县疾控中心报告,宁陕县新矿小学和新建小学有多名不明原因咳嗽发烧病例。安康市疾控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经检测,57份标本鼻咽拭子新冠核酸全部阴性,10名典型病例鼻咽拭子鼻病毒核酸阳性。也就是说,鼻病毒是引发宁陕县多名学生不明原因咳嗽发烧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鼻病毒在开学期间传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鼻病毒无处不在,一年四季都很活跃。鼻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鼻病毒潜伏期为12小时至5天,一般为48小时。
鼻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很容易在学校和办公场所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扩散。恰巧复学时间不长,大量学生自社区集中到学校,为病毒在学校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旦个别传染源进入学校,容易短时间内引起暴发。并且,鼻病毒在人的手上和日常生活用品上(包括门把手、餐具、玩具、毛巾等)能存活数个小时。
什么是鼻病毒?
图片来源于网络
鼻病毒(rhinovirus,RhV)是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原体。该病毒是引起急性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首,将近半数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感染是由鼻病毒感染引起。大多数的鼻病毒有一个相对较低的最适生长温度,这一点反应出它们对于人类鼻咽部的适应性及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鼻病毒于1956年由Pelon等科学家通过组织培养等方法从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中分离获得。目前已经鉴定出超过120种的鼻病毒,是人类病毒中血清型最多的病毒。
感染了鼻病毒会有哪些症状?
临床表现为流涕、喷嚏、咽部不适、鼻塞、咳嗽、咽痛、声音嘶哑、体温不增高或略微增高,常伴有鼻窦炎和中耳炎。
GIF来源于网络
鼻病毒通常寄居于上呼吸道,在成人主要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在婴幼儿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除上呼吸道感染外,还能引起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
一般来说,感染鼻病毒的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大概一周左右自愈,尚未有因该病死亡的报告。部分患者感染鼻病毒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少部分患者,比如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患者病情相对较严重,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诊断为支气管炎、肺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患者感染鼻病毒,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
感染鼻病毒后产生的抗体对同型病毒有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故常发生再感染。因病毒种类众多,尚无特异性预防和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Pixabay
鼻病毒感染是引起哮喘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升高。哮喘的急性发作和加重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其中鼻病毒是引起人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原体[1]。
2007年发表在《临床儿科杂志》的研究[2],对上海地区34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鼻咽分泌物进行检测,发现鼻病毒阳性46例(13.45%),说明鼻病毒在病毒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鼻病毒的感染在各个季节都会发生,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鼻病毒检出率都超过了60%[3]。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加拿大一个大城市的全部哮喘患儿中,62%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其中三分之二是鼻病毒感染[4]。Sears等[5]调查研究发现每年9月份北美各医院急诊、住院的儿童哮喘患者的人数显著增加,这一时间与学校返校同步,而鼻病毒感染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短期有效的治疗可减轻流行,再次表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鼻病毒感染关系密切。
鼻病毒感染易导致哮喘急性加重,加之与哮喘相关的鼻病毒血清型复杂多样,给哮喘急性加重的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所以,预防鼻病毒感染很重要!
面对鼻病毒,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主要的预防方式是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家长每日监测孩子的健康状况。对出现咳嗽、流涕、打喷嚏、鼻塞等上呼吸道症状的病例进行家庭隔离。
2.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用正确方法洗手,注意咳嗽礼节,出门戴口罩,不要随地吐痰等。
3. 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适当的进行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4. 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要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常规消毒措施有效。
5. 婴幼儿、老年人和本身有基础性疾病等免疫低下的患者出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6. 鼻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病症状较轻,自我充分休息,不必过度恐慌。
参考文献
[1]陈凌,张建华. 鼻病毒感染与哮喘 [J]. 临床儿科杂志,2009,27(7):689-691.
[2]李军,朱启荣,俞蕙,等. 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常见病毒及鼻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J]. 临床儿科杂志,2007,25(6):457-461.
[3]Johnston SL. Overview of virus-induced airway disease [J]. Proc Am Thorac Soc,2005,2(2):150-156.
[4]Johnston NW,Johnston SL,Duncan JM,et al. The september epidemic of asthma exaerbations in children:a search for etiology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5,115(1):132-138.
[5]Sears MR,Johston NW. Understanding the September asthma epidemic [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20(3):526-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