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三部牛宏涛医生接触过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中,慢阻肺是最多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牛医生被患者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我为什么会得慢阻肺?
慢阻肺是从小气道开始「气道发炎」了!
牛宏涛医生说,关于慢阻肺的发病机制,目前没有完全阐明,大家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比如最重要的机制就是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其中气道发生炎症反应通过长期的炎症反应刺激,气道会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包括气道上皮增生,管壁增厚狭窄,引起气道阻塞。
「就好比交通一样,道路两边车辆停的越多,车辆通行就会出现拥堵,气道发生阻塞,就会出现气流不通畅,自然会感到喘不上气,这些都是慢阻肺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牛医生用大家熟知的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和气道狭窄做了对比。
血管粥样硬化
慢阻肺气道阻塞
「血管粥样硬化斑块是由于脂质代谢障碍,一些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在血管壁,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而气道阻塞主要是通过自身炎症反复刺激,引起气道狭窄形。」牛医生解释这两种发病机制不太一样,早期慢阻肺已出现显著的小气道病,这时很难有一些外在的干预方法,又因为临床症状轻,很多人也很难早期发现病变。
肺功能下降难发现在于肺的代偿能力掩盖了「受伤」的肺
除此之外,牛医生说,慢阻肺很难被早期发现的另一个原因与人体肺脏的工作状态有关。众所周知,我们每天呼吸是靠肺来呼吸,供应全身氧气,但静息状态下,不是整个肺都在工作,大概只有30%的肺泡在工作,有相当大的储备力量。当锻炼、体力活动时,就需更多氧气,这时,后备的肺泡就会被调动起来,有效支撑人体完成很多训练或者活动。但如果是慢阻肺患者,那么有效肺换气面积减少,有些肺泡也会受损,这时就不能承受某些剧烈活动,更严重的,甚至连轻体力活动,比如买菜、下楼这些都无法完成,就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了。
「通过简单介绍肺的工作原理,可以提示为什么难以早期得知肺可能出现了问题,平时觉得自己没什么症状,并不意味着肺功能完全正常,有可能是在轻体力活动下,还能够支撑你完成这些活动,然而量变引起质变,慢阻肺带来的健康问题可能会突然因为某种诱因显现出来。」牛医生解释了这就是为什么医生总在强调慢阻肺是一种隐匿性的疾病,它的隐蔽之处就在于当你发现自己有症状的时候,实际上你的肺已经有很大程度上的受损了。我们为什么难以重视肺功能降低的危害,就在于肺的代偿能力掩盖了「受伤」的肺。
所以很多患者不能早期发现,对这个疾病的认知度就比较低。
慢阻肺认知度低,40岁以上人群中每10人中有一人患病!
目前我国最新的大型临床研究发现,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是13.7%,简单来说就是不到10个人中有1个人就是慢阻肺患者。但为什么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知程度这么低,不到10%,牛医生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首先,以前大家最熟知的「老慢支」或「肺气肿」其实大部分就是慢阻肺,只不过在那个年代,慢阻肺的诊断中最重要的环节肺功能检查被忽视了,或者是没有肺功能设备,导致很多人没有办法诊断为慢阻肺。
其次,慢阻肺中有一个「慢」字,这就说明这是一种慢性疾病,早期阶段很多人一点症状都没有,即便出现症状,大多数是以咳嗽、咳痰为主。对于吸烟人群来说,会认为是吸烟导致的正常反应,其实这已经是早期的气道损害表现了,这也让很多人忽视去医院更早地救治。
另外,大家通常认为呼吸系统疾病不太像心、脑血管疾病那样,会立刻致命,它的病程非常长,因此容易造成社会认知度减低。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呼吸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就活的是一口气,怎么让呼吸更顺畅、更幸福,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慢阻肺是致死性背后隐藏的「杀手」,易被忽略!
很多患者初次被确诊慢阻肺后,都会很焦虑地问我另一个问题:得了慢阻肺会死吗?牛医生说,慢阻肺现在被认为是一种高疾病负担、高发病率的疾病,对患病人群来说,慢阻肺是全球死因的第四位,是不容忽视的。
虽然很多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不是慢阻肺,但有可能是慢阻肺的一些并发症或合并症,比如呼吸衰竭,或因感染导致的慢阻肺急性加重引起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感染性休克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致命的原因。
总的来说,慢阻肺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或者说是隐秘的杀手,是被大家所遗忘的「四大慢病」角落。
专家简介 牛宏涛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部住院医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全国优秀科普讲解人员 (国家卫健委),研究方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