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os全球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有74%的人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可用)。27个国家中,俄罗斯人的接种意愿最低,只有54%,;33%的美国人不想接种新冠疫苗。最近身边很多人也在犹豫打不打新冠疫苗?大家都很纠结……
- 新冠疫苗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到底如何?
- 我们到底要不要打?
- 哪些人群要打?
- 哪些人群不适宜打?
- 注射后会有不良反应吗?
- ……
12月23日,《呼吸界》「解密不一样的流感」直播中,邀请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的执行副院长冯录召教授,解答了上述大家非常关注的「新冠疫苗」问题。
1.新冠疫苗保护率高吗?
对于新冠疫苗,在早期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冠疫苗研发的理想指标,从安全性、有效性,包括创新性、便捷性上做了一些要求。
第一,安全性:对于新冠疫苗最重要的考量是其安全性,它的保护率理想的是70%以上。
第二,持久性:免疫持久性能维持一年以上。
第三,灵活性:可以多次免疫。
图:冯录召教授提供
那么,目前已经开发的新冠疫苗有哪些特点呢?能不能达到上述这些要求?
冯录召教授介绍,新冠疫苗被认为是将来终结新冠大流行的一个利器。目前国际上已经批准上市或者使用的疫苗有几个。
第一,辉瑞mRNA新冠疫苗。三期临床实验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两剂次接种对16岁以上人群保护效率达到95%。
另外,从安全性来讲,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局部的红肿热痛和全身疲劳、头痛的情况,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还是非常低的,疫苗和安慰剂组没有差别。但是也有报道称在几位第三期接种的志愿者里出现了面瘫的情况,后来又说是与注射者面部做过一些特殊治疗有关系,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
第二,美国莫德纳疫苗 ,宣布的效率是94%,但还没有看到正式发表的临床实验结果。
第三,中国的灭活疫苗。阿联酋还有其他国家已经正式注册使用我国的灭活疫苗,三期临床实验的有效率大概在86%左右。
所以,不管是mRNA疫苗还是灭活疫苗,保护率均超过80%以上,高于世卫组织早期70%的预期率,说明整个疫苗研发的进展是不错的。
2.哪些人群适宜接种新冠疫苗?哪些是疫苗禁忌人群?
关于新冠疫苗的接种,我国实行「两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针对部分重点人群,以及需要前往中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人员来接种疫苗,尽力 缓解输入性疫情防控的压力,降低本土病例发生和国内疫情暴发的风险。
第二步,随着疫苗获批上市,或疫苗产量逐步提高,将会有更多的疫苗投入使用,通过有 序开展预防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逐步构筑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病毒在国内的传播。
新冠疫苗重点接种人群和不宜接种人群
图:冯录召教授提供
冯录召教授介绍,第一步战略的制定是针对于目前国内新冠疫苗还没有正式审批上市,在正式审批上市之前,实际上是一个紧急接种,这种情况是针对高危人群、重点人群来接种的。
第二步战略是随着疫苗正式获批上市后,疫苗产量供应量也逐步提高,将来通过有序开展预防接种,符合条件的群众都能实现应接尽接。换句话说是尽可能都去接种,以此逐步构筑起人体的免疫屏障,来阻断新冠疫情在国内的传播,最终终止大流行的情况。
针对不适宜接种人群,冯录召教授说,因为目前临床实验的结果很少,对于孕妇的安全性没有更多的证据,所以,不建议孕妇接种。
3.新冠疫苗接种剂次及不良反应是什么?
- 接种地点:通常设在辖区的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或综合医院。关注所在的辖区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相关信息发布平台
- 接种剂次:
- 灭活疫苗:2剂次
- 腺病毒载体疫苗:1剂次
- 不良反应
- 局部:疼痛、红肿
- 全身:发热、乏力
专家简介 冯录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执行副院长。主要从事流感、人感染禽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疾病负担、疫苗政策和防控策略研究。共发表中英文论文14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兼任世界卫生组织免疫专家咨询委员会流感疫苗专家组成员,亚太地区流感控制联盟执委,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级新冠肺炎媒体采访专家,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流感预防控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Intelligent Medicine》《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等学术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