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已近九荀的哮喘患者张老伯曾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曾奕明教授当时特需门诊上的一个患者。十几年前,76岁的张老伯每年都会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几次,断断续续使用吸入装置几年,他称“这玩意毫无任何作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后来又是怎么在曾教授那里得到医治的?
「他吸了断断续续几年,最后来我这看病我发现他的吸入装置连盖子都没打开……基层医院面对更多这样的患者,检查环节决不能省」
曾教授告诉我们,这个老同志当年使用的是信必可都保这种吸入药,我们都知道这种药有一个柱状的装置,它有个盖子需要打开。而当我示意这个老同志在我面前演示他是如何吸药时,我比见到那个没推开推杆的患者的惊讶更甚几倍,他干脆连盖子都没打开,就直接把吸嘴含在嘴里在那用力吸。我立即纠正了他的错误操作,老人家才恍然大悟。
讲到这里,我们又想起了上次曾教授讲的那位吸了5年空气的哮喘患者,不禁想问,难道这些患者有没有将药物吸进去,他们自己没有感觉吗?
曾教授告诉我们,由于吸入装置每次给药的剂量很微量,因此很多患者吸入的时候是没有感觉的。并且根据药品的制剂不同以及物理理化性状的不同,尽管个别敏感的患者感受会稍有区别,但绝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但是,的确也有患者会因吸入药物时没有感觉而出现信心不足。他们时常在吸入药物的过程中,认为自己没有吸到药,影响情绪。只有少数较为敏感的患者吸入药物剂量大一些时能感觉到有药粉被吸入。
因此,信心不足的患者,我们还是可以推荐黑纱的实验法,用一块黑纱盖在吸入装置的吸嘴上,然后再按照标准操作流程,用力吸气后能看到黑纱上有亮亮的白色粉末,就说明药物是吸出来的。
有的患者还会疑惑,这种粉末难道吸到口腔里它没有味道吗?
对此,曾教授回答我们,吸入药物的个别药物是有味道的,或微苦、或微甜,但更多粉末药物是没有味道的。
曾教授告诉我们,其实每位呼吸医生都试用过空的吸入装置,因为医生通常最好都要能够自己亲身试一试这些装置,包括各种不同的吸入装置试用品,这样才能便于向患者讲解操作方法。比如医院新进一批呼吸机,同样也要求医生在给患者使用之前,自己要亲自试过,感受过,这样才能了解使用过程中是否出现憋气,需要如何调整,如何指导患者进行配合等等。因此,我们做科普的同时,也需要向基层医院再次强调,医生试用吸入装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非常重要……这种药是吸入气流驱动的,最重要的是经吸嘴吸药时一定要用有力且深长的吸气」
使用信必可都保这种吸入药到底该如何操作呢?曾教授告诉我们,都保是吸入气流驱动的,即当患者通过吸嘴吸药时,药物将随吸入气流进入气道。医生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是非常重要的,都保是一种多剂量微量吸入器。当用都保吸药时,药粉就会被带到肺部,所以重要的是,经吸嘴吸药时一定要用有力且深长的吸气。
在首次使用本品前,需要对都保装置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的操作步骤如下:
旋松并拔出瓶盖,确保红色旋柄在下方。拿直都保,握住红色旋柄部分和都保中间部分,向某一方向旋转到底,再向其反方向旋转到底。在此过程中您会听到一次“咔哒”声。重复步骤2一次。在完成2和3两个步骤后初始化即完成。
完成初始化后都保使用方法如下:
- 旋松并拔出瓶盖,确保红色旋柄在下方。
- 拿直都保,握住底部红色部分和都保中间部分,向某一方向旋转到底,再向反方向旋转到底,即完成一次装药。在此过程中,会听到一次“咔哒”声。
- 呼气,不可对着吸嘴呼气。
- 轻轻地把吸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双唇包住吸嘴,用力且深长地用嘴吸气吸气。
- 将吸嘴从嘴部移开,屏气约5秒钟,然后呼气。
- 若处方中需要多次剂量,重复步骤2-5。
- 旋紧盖子。
- 吸入药物后,必须用水漱口。
如果你还没有记住,没关系,关于吸入药的正确使用,点击下方图片,这是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基层呼吸学组发起、《呼吸界》团队精心制作的《吸入装置操作方法及标准》系列视频。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查看
第一季推出的视频共包括五类吸入药。系列课程主讲人由呼吸领域权威专家曾奕明、迟春花、揭志军、郑则广、曲仪
庆担纲。大家可在《呼吸界》(专业版)和《看呼吸》(科普版)公众号平台同步观看。
专家简介 曾奕明
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福建省呼吸疾病介入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睡眠医学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卫计委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福建省创新领军人才、世界支气管病与介入肺脏病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基层呼吸学组(筹)组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委会呼吸内镜分会副主委。担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委、《 Molecular and Cellular Therapies 》高级副主编 、《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栏目副主编。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呼吸介入)、获“中国优秀呼吸医师奖”。在国内首创“选择性支气管封堵术治疗难治性气胸”,在国际上率先建立该项技术体系。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种课题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l 110多篇,主编中文专著及英文专著各一部,获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科技二等奖4项。牵头主编专家共识1部,参与一系列行业标准、指南、专家共识的制定。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