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西安市民黄女士是一名设计师,因常加班熬夜,肩颈、腰部容易劳损,平日她喜欢通过按摩缓解疲劳。可半年前,黄女士愈发感到腰椎部位疼痛明显,按摩也缓解不了,尤其夜晚腰部出现烧灼样疼痛,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近半年来,她还频频咳嗽,人也迅速消瘦。
前不久,黄女士又因腰椎疼去按摩,却发生意外骨折,按摩院工作人员迅速将其就近送至医院检查,通过CT检查医生却发现此「骨折」非同一般,属于「病理性骨折」。考虑其伴有咳嗽、痰中带血丝等症状表现,怀疑为肺部肿瘤转移至腰椎引发的骨折。最终,黄女士被送至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治疗。
肿瘤骨转移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患者首先可从疼痛感进行自我甄别,劳损性疼痛与癌性疼痛在感觉上特点有异
「病理性骨折」究竟是什么意思?
该科室主任杨拴盈教授告诉我们,病理性骨折指骨的正常结构与强度在被侵袭性疾病或破坏性病变损害时,在受到轻微外力甚至是无外力的情况下即可发生的骨折。它的特点之一是,轻微或无外力即可发生;特点之二是,良性或恶性疾病均可引起;特点之三是,除了有骨折的症状,还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如患者黄女士的咳嗽、痰中带血丝、消瘦等症状;特点之四是,治疗方案需要依据原发疾病具体分析,而不是单纯治疗骨折。
我们在判断病理性骨折的原因时,通常会考虑是非肿瘤性疾病引起的,还是肿瘤疾病引起的,非肿瘤性疾病主要包括内分泌代谢疾病、骨质疏松、成骨不全、化脓性骨髓炎等,而肿瘤性疾病可以进一步分为原发骨肿瘤、继发骨转移瘤以及全身血液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等。黄女士的疾病则属于继发骨转移瘤。
黄女士的腰椎疼痛和一般劳损性的疼痛有何差异?如何区别?
杨教授告诉我们,当时据患者描述,她的腰椎疼主要是晚上疼得更厉害,出现烧灼样的疼痛感,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按照癌性疼痛的分级,她这样的疼痛属于三级疼痛,是最严重的一种。
首先,癌性疼痛通常与是否劳累没有太大关系,但它有时间上的规律,比如白天疼痛感稍微减轻一些,能够耐受,但到了晚上,疼痛加重,不容易耐受。除此以外,癌性疼痛还伴随有其他的表现,比如说肺癌,患者会出现如咳嗽、咯血、消瘦等症状。第三,癌性疼痛发生的同时可能还会伴有病理性骨折。
杨教授告诉我们,针对黄女士的情况,主要是病因治疗,经过放化疗及靶向治疗,该患者的疼痛有所缓解。
肿瘤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骨折,患者如果做CT或磁共振,会看到骨头呈现「溶骨性或成骨性或混合型骨质改变」表现
像这样的患者如果拍CT,影像学又会看到什么样的情况呢?
杨教授告诉我们,通常像黄女士这样的因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骨折,患者如果做CT,或者做磁共振,通常会看到骨头呈现「溶骨性骨质破坏」的表现。骨头上和肺上的结构不一样,如果黄女士仅仅是腰椎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影像学看到的可能就是膨出椎间盘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的疼痛。而溶骨性骨质破坏是指由于病理因素导致骨质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骨质出现吸收、消失等。
也就是说,在正常有骨质结构的部位出现骨质结构消失、骨量的丢失,我们把它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损伤、长期炎症刺激、局部缺血改变以及感染、肿瘤、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都容易导致骨代谢异常,也会产生骨吸收、骨溶解的情况,比如急性损伤可以导致局部血液循环破坏,骨质的损伤会出现相应的溶骨性改变,但这种情况一般面积不是很大,只是在骨折损伤的局部产生少量的骨溶解,一般经过治疗和恢复都能愈合良好。
肿瘤出现溶骨性的破坏,主要是由于肿瘤侵袭骨质,破坏骨质,造成骨吸收,原来的位置被肿瘤组织替代,从而出现病理改变。因此,CT影像学的表现就叫溶骨性改变,这是最常见的现象,看到的通常是低密度阴影。简单理解就是骨头被溶解了。另外,肿瘤还可以造成成骨性改变和混合性改变,溶骨性性改变是低密度阴影,成骨性改变是高密度阴影,而混合性改变有高密度阴影,也有低密度阴影。
肿瘤性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骨折」通常会发生在哪些部位?如何自我判断?如何预防?
杨教授告诉我们,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主要是负重部位,如腰椎、胸椎、颈椎,以及大腿腿骨。这些部位一旦发生肿瘤骨转移,患者站起来感到疼痛时,一定要小心疼痛的部位,往往患者感到疼的部位和医生查体时按压感到疼的部位是一致的。因此,患者如果一站起来,就感到这些部位有疼痛感,提示这个患者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一旦发生,或因病理性骨折卧床,无法下地行走,就容易出现肺部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预后不好。在医学上,我们把这种肿瘤骨转移的疼痛,只要是发生了病理性骨折,往往形容为「灾难性事件」。痊愈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我们需要提醒这样的患者,一是刚开始出现负重部位骨头疼痛时,谨慎活动,避免承重。二是负重部位最好能够佩戴护具、支具。这些辅助治疗可对患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预防和减少病理性骨折。
专家简介 杨拴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一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西安交通大学名医、名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国际肺癌研究会会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个体化诊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等8种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96篇,其中SCI收录79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定肺癌诊疗指南、共识20部。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