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子查出「感染所致肺结节」,治疗后吸收,半年复查时却又出现……这种「条件致病菌」的复查时点对明确诊断很重要!
来源: 看呼吸 2021-11-09

半年前,在洗衣房工作的23岁年轻女子小张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1月余」来到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医,肺部CT显示为「双肺多发性肺结节」,医生怀疑该肺结节为特殊感染所致,建议完善一些检查,但小张仅仅要求开了抗感染治疗的口服药物,医生叮嘱其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强调3个月时需要复查1次CT。


小张按医嘱坚持用药,由于担心病情未好转,情绪焦虑,在治疗后1个月就到医院复查,CT显示结节有所吸收,小张放心地回家了。可过了5个月,也就是距离首次做肺部CT半年后,小张再次出现咳嗽到医院检查时,CT显示又出现肺结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对这种怀疑为感染引起的肺结节通常会进行「试验性治疗」……她这种情况观察的时间不止1个月



我们首先想知道的是,感染也会引起肺结节吗?


该科杨侠医生告诉我们,首先要清楚一个逻辑关系,一般来讲,感染我们可以理解为「炎症」,但不一定所有炎症都是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比如感冒,很少造成肺结节,但是细菌、结核、真菌感染,是可以造成肺结节的。很多良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肺结节,这里的良性疾病包括感染、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以及良性肿瘤等。如果在诊断中,医生怀疑患者的肺结节为感染导致,通常会进行「试验性治疗」,考虑普通感染的患者用药后可1个月再复查胸部CT。如果结节没有明显变化,或者考虑存在特殊感染时,一般会在三个月再次复查胸部CT观察结节的变化,为诊断提供线索。


但往往我们经常见到有些患者比较着急,刚一停药就赶着马上要来做CT复查。复查的时间最短也要在1个月以后,即首次CT和二次CT的间隔时间达1个月。但如果医生已经告诉患者,这个结节你不需要过于紧张,怀疑为感染所致,不倾向于怀疑肺癌的,最好是3个月后再复查。因此,针对患者小张的个人情况,尽管首次CT已有所吸收,为观察有无反复,应该在3个月再次进行复查。


这种「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肺结节复查时间的把握很关键……满足这两个「条件」要能想到是曲霉感染



可是,为什么患者小张治疗后1个月复查结节吸收,半年后复查却又出现呢?


杨医生告诉我们,这正是解释为什么医生会建议这样的患者2-3个月再复查的原因之一。首先,当医生已明确告诉患者其肺结节更加倾向于良性结节时,3个月后复查CT是最合适的时间,因为良性结节一般来讲在1-2个月期间变化不会太大,即便就算复查了,看不见结节变化的特征,意义不大。再则过于短的时间里频繁做CT对人体也会造成一定的辐射影响,因而在非必要前提下不建议间隔时间太短。患者要做到的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必过于紧张焦虑。


其次,根据患者小张最近的一次检查结果,提示可能有曲霉感染。而曲霉感染也是可以引起肺结节的。曲霉感染治疗周期长,有些患者也存在自行吸收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如果间隔时间太短复查CT未发现结节,不能说明完全治愈。曲霉感染通常在2-3个月复查,很有可能出现反复。因此,像曲霉这种「条件致病菌」引起的肺结节复查时间的把握很关键。


常见的致病曲菌有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土曲霉菌等,其中以烟曲霉菌最多见。曲霉菌可使植物、昆虫、鸟类及家畜感染,患者可因吸入含曲霉孢子的灰尘,或眼部皮肤、黏膜破损处沾染曲霉孢子而引起感染。


目前来看,部分曲霉感染患者可以治愈。而曲霉感染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预后好。如果患者出现免疫重现侵袭性曲霉病,可以治愈,但过敏性及慢性曲霉病则不能治愈。如能明确诊断并给予治疗,侵袭性曲霉病的病死率低于50%,如未能及时诊断,病死率可达100%。


    如何理解「条件致病菌」?如何避免感染呢?


杨医生告诉我们,患者小张既往曾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应用过激素。很可能由于其工作环境潮湿,加之自身抵抗力不强,容易感染曲霉。曲霉是一种真菌,通常存在于潮湿环境中,当然,人体抵抗力强时,不容易感染致病。潮湿的环境就是曲霉感染的外部条件,而人体自身抵抗力弱则是曲霉感染的内部条件。两个条件满足,人体容易感染。患者小张在洗衣房工作,洗衣房的工作环境较为潮湿,很可能是造成她感染的外部条件。除了早诊断早治疗外,加强锻炼注意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尽量避免接触潮湿环境,在潮湿环境工作时坚持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揉眼睛,养成这些良好生活习惯都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最关键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如果出现咳嗽等症状时,一定要能想到有可能是真菌感染。并且做到遵医嘱服药、复查。


专家简介 杨侠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Cancer Center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委员、陕西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肺癌、慢阻肺、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熟练各种呼吸内镜诊疗技术。主持新技术新疗法2项,参与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教学竞赛奖2项。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刘旋
918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