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厕后血氧降低、起床时剧烈喘息,居家康复如何降低呼吸耗能?
来源: 看呼吸 04-12

去趟卫生间血氧便会骤降、起床的简单动作往往伴随剧烈喘息……不少呼吸慢病患者的生活就像被无形枷锁禁锢,即便终日居家静养,疲惫感仍然如影随形


在《看呼吸》日前推出的直播节目“如何甩掉呼吸疲劳?省力诀窍手把手教”中,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李杰红,总结出了涵盖起床、如厕、更衣三大场景的节能技巧,帮助大家在家中精准分配体力、减少能量消耗。


“起床三步曲”缓解晨间头晕气喘


“对于患者朋友们来说,‘起床’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可能成为一场‘呼吸考验’,如果像常人一样直接起身,往往会出现气喘加重、呼吸困难的状况。其实只要掌握科学的‘三步曲’,就能让起床过程变得轻松许多。”


“这个方法的秘诀依然在于将呼吸节奏与动作分解相结合:第一步,吸气时长伸直四肢,呼气时活动手腕脚腕;第二步,吸气时不动,呼气时双腿屈曲向右侧卧;第三步,吸气时不动,呼气时双手支撑缓慢起身。”李杰红老师讲道。

 


“完成这三个步骤后别急着站起来,坐在床边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这时可以活动活动脚踝、搓搓手掌,让血液循环活跃起来。当真正要起身站立时,记得运用‘呼吸助力法’,也就是在吸气时积蓄力量,缓缓呼气时慢慢站直。”


“这个方法看似比普通起床方式多花几分钟,但实际能节省大量体力消耗。很多坚持练习的患者都反馈,自从掌握这个起床技巧后,晨间的胸闷气促明显改善,甚至发现白天活动时呼吸都变得轻松许多。”


如何降低如厕时的缺氧风险?


“上厕所看似简单其实也大有讲究,大家有没有发现坐在马桶上时容易排便困难,而蹲坑却更顺畅?这是因为蹲姿能让直肠与肛门形成更大的角度,肠道通道更接近直线状态,这时候排便就会像滑滑梯一样轻松省力。”

 


“不过现代马桶设计确实帮助了许多行动不便的人群,比如体力较弱的老人或康复期患者。这里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点,即马桶高度太低不利于我们坐下起身,但高度过高又会影响排便顺畅度。因此,建议大家优先保证安全舒适,先确保能自主完成坐站动作,再考虑如何优改善排便体验。”


李杰红老师分享一个如厕过程中的呼吸技巧,即走向马桶准备坐下时,先深吸一口气,边缓慢呼气边完成坐下动作;结束如厕需要起身时,同样先吸气储备能量,呼气时借助气流带动身体站起。这种呼吸节奏不仅能节省体力,还能避免屏气用力导致的耗氧量激增,对心肺功能较弱的朋友尤为重要。

 

△图源网络


“对于长期受便秘困扰的朋友,这里有个实用小妙招,在卫生间准备一个高度在20厘米左右的脚凳。如厕时将双脚踩在凳子上,膝盖抬高超过髋部,这个姿势能模拟自然蹲姿的生理角度,排便过程就会像蹲坑那样自然顺畅。”


衣服套七八层反受罪?科学穿衣3步到位


“记得有位阿姨让我印象深刻,她每年总要感冒两三次,每次都是因为着凉导致旧病复发。我好奇问她‘您平时在家冷吗?怎么总容易感冒?’她掀起衣角给我看,数九寒天里,老人家竟在单薄的身子上层层叠叠套了七八件毛衣!”李杰红老师讲道。

 


“我经常提醒大家在前一天晚上提前准备好衣物,采用‘坐位穿衣、分段穿衣’的科学省力法:先穿上半身,休息一两分钟;接着穿下半身,再休息一两分钟;然后选择配饰。穿衣时,双上肢同时穿进去,再一起套头穿上,不要一个一个的穿,下肢同理。需穿多件衣服时,先重叠衣物,一次穿完,减少重复穿衣动作。”

 

△图源网络


“另外,衣物的选择也很有讲究,有个妙招叫‘洋葱式穿衣法’,即先套贴身棉质秋衣吸汗,再加件保暖羊毛衫或薄羽绒马甲,最后裹上防风冲锋衣或羽绒外套,这样既可以产生保暖效果,又不至于过于厚重。”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李杰红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中国肺康复护理联盟第一届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八届理事会呼吸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呼吸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5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