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4岁,因「活动后胸闷气急伴咳嗽咳痰3天」入院。
现病史:
2022-05-24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促,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伴乏力发热,体温最高39.3℃,无头晕头痛、腹痛腹泻等不适,当地医院予高流量吸氧、俯卧位通气并抗病毒治疗后无明显好转,2022-05-26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转入我院进一步诊治。
流行病史: 患者长期居于上海,2022-03外院HIV初筛试验阳性,否认其他传染病史。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
个人史、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
T 38.6℃,P 96次/分,R 21次/分,BP 106/69mmHg,SpO2=100%(面罩吸氧5L/min),神志清,精神萎,对答切题,对光反应灵敏,心肺无明显异常,腹软,未触及压痛、反跳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下肢无水肿。
入院初步检验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21×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9.8%、淋巴细胞绝对数1.12×10^9/L、血小板141×10^9/L、血红蛋白104g/L。
血生化:谷丙转氨酶11U/L、谷草转氨酶28U/L、乳酸脱氢酶422U/L、总胆红素9.5μmol/L、白蛋白27g/L、前白蛋白101mg/L、钾3.9mmol/L、钠131mmol/L、尿素1.8mmol/L、肌酐44.1μmol/L、总钙1.73mmol/L、无机磷0.66mmol/L、尿酸141.8μmol/L,
超敏CRP:55.91mg/L。
血清淀粉样蛋白测定:36.3mg/L。血沉:97mm/h。降钙素原:0.39ng/ml。
凝血功能:D-二聚体0.72μg/ml、凝血酶原时间14.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2.9s、纤维蛋白原5.86g/L。
HIV抗原/抗体:待复查。抗梅毒螺旋体抗体:37.677S/CO。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阴性。
乙肝病毒肝炎标志物:抗HBs抗体18.001U/ml、抗HBc抗体4.47U/ml,余阴性。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4绝对值34.61cell/ul。
细胞因子:白介素-6 32.41pg/ml,余未见明显异常。
真菌D-葡聚糖检测:207.1pg/ml。
甲状腺功能、抗丙型肝炎抗体、隐球菌抗原检测、心肌标志物、GM实验、尿常规、粪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
心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下肢血管超声:右下肢腘静脉及胫后静脉内血栓形成。
胸部CT平扫:两肺弥漫感染-耶氏肺孢子菌病(PJP)合并细菌感染、病毒性肺炎可能。
全腹部CT平扫:右肾微小结石;直肠壁略增厚。
初步诊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轻度贫血、艾滋病?
初步治疗
予高流量吸氧(HFNC,气流量40L/min,FiO2 35%)、纤支镜检查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送检NGS;Paxlovid抗病毒,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氟康唑胶囊+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抗感染、甲强龙(40mg qd)抗炎、低分子肝素抗凝、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2022-05-28
BALF送检NGS回报耶氏肺孢子菌(PJP); 人免疫缺陷病毒核酸定量: 9.90*10^5。
艾滋病合并PJP确诊。继续目前治疗方案。
病情进展
2022-06-05
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0.3℃,略有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呼吸促,约35次/分,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40L/min、氧浓度40%)。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5.85×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71.2%、淋巴细胞绝对数1.14×10^9/L、血小板292×10^9/L、血红蛋白93g/L。
超敏CRP: 21.59mg/L。 血沉: 75mm/h。 降钙素原: 0.1ng/ml。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CD4绝对值87.76cell/ul。
凝血功能: D-二聚体0.78μg/ml、凝血酶原时间14.00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20s、纤维蛋白原6.29g/L。
加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2022-06-08
患者呼吸窘迫明显,RR 30-40次/分,持续高流量吸氧(氧流量60L/min、氧浓度80%),SPO2 92%-97%,转入ICU。血气分析:PH 7.44、PO2 69.8mmHg、PCO2 27.1mmHg、Lac 2.0mmol/L、BE-5.3,P/F 87,床旁胸片示肺部病灶明显进展,肺部超声示两肺弥漫B线,予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通气并滴定PEEP(P-SIMV模式,PEEP 6 cmH2O,δP 14cmH2O,RR 19次/分,FiO2 90%,目标潮气量6ml/kgPBW)。
诊断新冠肺炎分型调整为危重型。
床旁支气管镜检查见气管下段、左右总支、左右各叶段支气管管腔通畅,黏膜充血水肿,可见少量黄粘痰及白色泡沫痰。下肢血管超声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流通畅。调整治疗方案:美罗培南+卡泊芬净+复方磺胺甲噁唑+更昔洛韦抗感染、甲强龙改为40mg q12h抗炎。
俯卧位通气,复查血气分析较前明显改善。
改仰卧位,本次俯卧位共持续24h。患者氧合较前改善,呼吸机支持下转运复查胸部CT如下图,恢复平卧位后氧合改善维持。此后,每日间断行俯卧位(8-12小时)。
2022-06-12
患者无发热,复查炎症指标较前好转,氧合进一步改善,甲强龙减量至40mg qd。
2022-06-14
患者无发热,复查炎症指标、胸部CT均较前好转,甲强龙减量至20mg qd,美罗培南降阶梯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
2022-06-16
患者病情好转,停用甲强龙、卡泊芬净,呼吸机脱机改为高流量吸氧(氧流量55L/min、氧浓度40%),心电监护示生命体征平稳。加用比克恩丙诺抗病毒。
2022-06-20
复查胸部CT示肺部病灶进一步吸收好转。
停用高流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改鼻导管吸氧3L/min,继续予比克恩丙诺片抗病毒、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减量维持,适度床边活动。
2022-06-22
患者病情稳定,活动耐量增加,转至普通病房康复锻炼、巩固治疗。
1周后,新冠核酸转阴且脱离吸氧正常活动,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明确指出免疫功能缺陷(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是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开始。
作者介绍
潘磊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体外膜肺氧合(ECMO)救治组成员。从事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工作6年。善于研究患者呼吸生理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擅长介入呼吸病学与呼吸重症相结合。本次新冠疫情中为上海公卫新冠病区重症救治组成员,先后9次进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新冠肺炎应急病区救治重症患者。以发起者或主要研究者开展临床研究5项,发表SCI 4篇;ECMO相关实用新型专利1项;2021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2021年度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重症攻坚优秀团队(组长)”、“精诚协作优秀团队”。
参赛病例可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至大赛邮箱editorhuxijie@163.com,投稿截止时间:2022年9月20日
* 特别鸣谢:辉瑞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