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在方舱(1)|杨雪梅:见我们拖着笨重的140多盒饭进舱,他们欢呼起来,开心得像小孩……离开这个「超级家庭」我有些舍不得
来源: 呼吸界 2020-02-19

前言


2月16日深夜,我拨通了陆军军医大学呼吸与危重症科杨雪梅医生的电话。「没想到群里瞬间有好多人回应我」「见我们拖着盒饭进去,他们一起欢呼『饭来了』」「这个视频是病人拉着医生在跳舞」「画一碗面表示我们来自重庆,欢迎到重庆吃小面」……1个多钟头,杨医生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述方舱医院里发生的趣事,这让我甚至有时恍惚,忘了这是在讲新冠患者和全副武装的医生的故事……


「第一次进『舱』我反倒成了『病人』……没想到群里瞬间有好多人回应,那一刻我捧着手机热泪盈眶」


我想讲的第一件事是自己的「糗事」,因为我实在没想到第一次进「舱」就出了状况——


我们是2月14日作为陆军-武警联合医疗队中的先锋队员接管的武汉泰康同济医院方舱病区,当时里面有144名确诊新冠病毒肺炎的病人,是标准的「红区」。之前武汉多家方舱医院大都是在体育馆等这些公共场所基础上建造的,而我所在的这家方舱医院不论从医疗设备还是医护配备,完全具备了医院的水平,相对而言属「条件最好」的方舱医院。这里收治的基本都是轻症患者。


我进舱之前,就已听说过有医护人员穿防护服出现憋气的现象,对此我做足了心理准备,可万万没料到,当我穿上防护服刚开始时还「活蹦乱跳」,才过了1小时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我有些紧张,穿戴太紧导致二氧化碳储留?呼吸不畅缺氧?可我又很难为情,不好意思说出口。我们一个班6小时,这才进去1小时我就出现这种情况。于是我想再忍忍,结果,没过一会儿我就感到头晕目眩,实在太难受了,只好跟同组医生说明情况,他立即陪我出了舱。


我们出隔离区必须两人配合才能脱下防护服。稍作调整之后我第二次进舱,没想到这次更糟糕。第一次进去我还能安慰自己是没摸清状态,可能防护服里「起雾」导致的不习惯,第二次进去还这么难受,这时我见别人都在忙碌,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明明我是来支援救治工作的医生,怎么反倒成了拖大家后腿的人?当时我们队伍配有心理医生,负责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于是我就像个病人一样上前请教,「我有思想压力,一方面怕自己成为大家的负担,导致领队失望;另一方面自己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耽误正事……」这时,心理医生对我说了一句话,「对!但是你要明白,你是最重要的个体,只有你调整好了,你才能达到你想要做的这些事情。」这句话对我很重要,它一下子就把我当时懦弱的心态消除了一半。


后来,我找到一位队伍里经验丰富的老大哥向他「取经」。他以前在我们学校是承担「援助埃博拉」任务的,也是院里的ICU主任。他同我一起分析,「你可能主要是防护服穿得过紧,太密闭,先好好休息调整状态,下次进舱提前一些到,进半污染区后先休息10来分钟再慢慢穿防护服,最外面那层不要那么密实」。听到这些建议,我心里又安定了一些,至少有解决方案了。


当晚,我又在60多人的工作群里向大家「求教」,当我讲出自己内心的疑虑和困惑后,没想到群里瞬间有好多人回应。他们有的对我说,自己也是这种情况,后来是如何调整好的;有的私信我,与我分享自己的经验……那一刻我捧着手机热泪盈眶,有一股温暖的力量直达我内心深处,顿时消除了我的压力。


我跟你说的这些可能是「方舱医院」里发生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同伴们都在为我加油,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我的「不专业」,这种来自集体的关怀与力量,给了我强大的信心。从那儿以后,我再也没出现过任何状况,我又从「病人」回归到了「医生」。

 

我对自己说,杨雪梅,加油!只有我调整好了才能完成好工作。



见我们拖着笨重的140多盒饭进舱,他们一起欢呼「饭来了」……这儿没有医患之分,简直就是一个超级大家庭


多年后我可能还会想起在这里发生的一切,我可能会这样做开场白:因为一场疾病,我们相遇在「方舱」……方舱医院给我的特殊感觉,就是我想讲的第二件事,因为我越来越觉得「进舱」是一件快乐又轻松的事情,尽管我们和患者之间还始终隔着一层防护服和面屏。


那天我们拖着笨重的140多盒饭进舱,病人们看到我们的身影,不约而同一起欢呼「饭来了……」。我顿时觉得,我们在他们眼里这个时候并不是医生,而是这间大屋子里的普通成员,是他们当中的一份子。他们的情绪在我们的安抚之下平和又稳定。我记忆里有第一天进舱时新来的一个病人拉着我的手问我,「我怎么办?1个月换了3家医院,我现在挺焦虑的……」我安慰他,请他放心,并告诉他指标在哪个范围内都属于轻症,只要休息好,心情放松,免疫力就能尽快强大。这个病人从第二天开始到现在,再也没说过自己不舒服和焦虑。

我的同事请另一名同事在自己背上画了一碗面,意思是说,「我们来自重庆,欢迎大家到重庆吃小面。」

 

我们也偶尔会遇到病情稍重、需要转普通病房的病人。其中有一位徐婆婆,90岁高龄,她的老伴和儿媳与她一同住在方舱病区。因家人染病,老人的情绪不佳,每天只吃一点点芝麻糊,她的营养状况令我们担心。我们安排转科时,她坚决不换病区,要跟自己家人在一起。而病区负责人周教授也很理解,特别安排她的家人与她一起转科。这样贴心的安排很快就让老人的情绪稳定了下来。

 

方舱病区大多数人病情不重,治疗给予口服药物就可以,部分病人甚至可以不用特殊处理,等待身体逐渐恢复,病毒从体内排出后就可以跟家人团聚了。所以我们医护人员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抚病人的焦虑情绪,帮助建立定能康复的信心。我们在方舱里最常重复的话语是:「陆军军医大学已全面接手您后续的治疗,会给您使用最优的治疗方案,您安心住着,有问题随时跟我们沟通。」这样的话语非常有效,有病人激动地说:「军医来了好,我们放心。」还有一位叔叔,一听军医来了,立刻亮出自己退伍军人的身份,跟我们回忆往昔部队生活热血沸腾的岁月……这种认同感让我们非常自豪,也感谢军队、军医团体的每一个同道所做的努力,这得益于千万个他们、我们的付出,才让我们在老百姓心里树立起了值得信任的形象。

 




3这些天,我在方舱内所感受到的气氛是祥和宁静的,病人们会通过手机与家里人联系,对话的内容都是拉家常,他们也会每天向自己家人汇报自己的氧饱和度,吃饭情况等等,有时候我甚至有一些恍惚,觉得这不是一个医院,这儿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医护、患者之分,病人们常常拉着我们一起跳舞。当我看到团队成员和患者们一起唱唱跳跳,患者们整天开心得手舞足蹈就像小孩子一样,哪里有什么患者?病号?哪里有什么医生?护士?这里完全就是一个「超级大家庭」。


你听过医生们半夜「抢装备」的故事么?……这都是工作之余大家找的「开心话题」


说起团队的工作,「领头羊」的力量的确很强大。我们团队的领队是周向东教授,他有50多岁,可以说他的带头进舱让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他的任务最重,收治病人、排班分组、病区环境改造、工作流程、病人治疗等等都需要他负责。实际上统管全局的领队是可以不用排自己班的,而他作为第一个进红区的医生,首先就把自己就排在了第一班,这让大家都很感动,也很受鼓舞。


这次来方舱时,我们军队也带来了许多「装备」,军用卡车装了满满两大卡车。卸货就成了一个难题。团队里似乎总是「阴盛阳衰」,因为护士比例比医生多,而护士基本上都是女孩子,这次的考验让我们以实力解读了什么叫「巾帼不让须眉」。医护姐妹们抡起膀子就开干,丝毫不弱于男医生。从搬设备到大扫除,甚至是要从「红区」开荒出一个「绿区」,她们都干得虎虎生威。


医护人员秒变勤劳「清洁工」



讲到这里有一件趣事,你听过医生们半夜『抢装备』的故事么?……这都是工作之余大家找的「开心话题」:由于我们方舱医院还设有普通病房,一天夜里,普通病房就发生了一件特别「蹊跷又搞笑」的事。大约凌晨两点多,我们微信群里心内科教授突然发了一句言说,「我们被打劫了,被抢了」大家都很吃惊,没睡的人就纷纷秒回,说这个时期谁还敢抢?结果一问原因,他说是联勤保障部队的医生把我们陆军和武警的医用装备一大批病床给「抢」了。数名医生在夜色的掩护下,齐刷刷来到了运输装备的卡车前,搬的搬、拖的拖、抬的抬,数台病床瞬间全无……待讲述完毕,工作群里早已是「群声鼎沸」,大家都很兴奋,有人说「内部发生哄抢啦」,有人说,「走!我们去把东西抢回来!」还有人开玩笑说「我们要械斗」……一时间热闹极了。


这的确就是我们特殊的「开心时刻」。因为病床到了,之前普通病房和ICU病房里什么装备都没有,好不容易盼到了一批病床,大家都盯着「目标」,都想把病床运到自己的病房去。我们陆军和武警早已盯上了这批病床,大家刚将病床从车上卸下来,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却早已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联勤保障部队的医生一哄而上,直接就将病床推走了……实际上都是为了做同一件事,都为了尽早能添置好设备,安置好病人。所以我们的普通病房,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建好了,也是因为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


工作中的我们。



其实,我在方舱医院的工作时间并不长,也许几天之后,我们就要结束在方舱的工作,这里将移交别的医疗团队。短短的几天里,我感受到了许多,有苦也有乐。当病人告诉我他的信心,他的愿望,甚至告诉我他们的工作单位,你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并不把你当成「你是在工作中」来看待你的角色,而是把你当做自己的亲密伙伴一样,和你谈心,和你交朋友。


我们的聊天方式,与和朋友之间的对话一样真诚。



我不知道别的方舱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感受。方舱医院是我从医生涯中听到的第一个陌生的医院名字,可它如今对我而言又充满了感情。每当夜深人静时,当我细细地回忆起从来到这里时的每一个点点滴滴,从我极度不适应到完全融入这个大家庭,现在,此时此刻,让我离开这个「超级家庭」,我还真有些舍不得。我想,多年以后,我们回想起今天,还会想起每一位这里的朋友,他们不是患者,他们是我们的朋友。


方舱医院的团队留影



专家介绍


杨雪梅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主治医师,博士。主要致力于间质性肺疾病、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参与多项国家及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著十余篇。




* 此栏目得到罗氏制药的支持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采写编辑:冬雪凝;排版:Jerry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