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同力 抵御新冠(1)丨四天三场国际在线交流,美欧同行最想听中国专家讲什么?
来源: 呼吸界 2020-04-01

编前语


3月31日晚,当美国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PCCM专科临床医学教授乔人立主持完中美「新冠肺炎网络论坛」后,他心情激动地记录下一段话:「一场下来,NBA观众有多少人?天王歌星演唱会有多少观众?我不知道。我们的两场讲座,中美两地,大约还有世界各地,听众近5万人次,这是专业讲座闻所未闻的吸引力。」而此前的3月28日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学会呼吸医师分会受欧洲呼吸协会(ERS)候任主席Anita Simonds教授邀请,王辰院士、瞿介明教授、曹彬教授面向欧洲乃至全球呼吸专科医师介绍中国的防控经验,千余名欧洲同行实时在线分享。世界同力,抵御新冠。四天里三场国际在线交流,那么,深陷疫情重灾区的欧美同行最关注什么?乔人立教授和曹彬教授给我们介绍了相关情况。


曹彬教授:「我问,您们想了解一些什么内容?对方说,我们什么都想了解……」


ERS多年来一直与我们有学会层面的合作。近几年在我的印象中,两个学会之间交往非常频繁,无论是欧洲呼吸年会设置的中国专场(CHINA DAY),还是中国呼吸年会设置的ERS DAY,双方教授都互相邀请,促进交流。因此,当第一天ERS与我们沟通时,我们就直接问对方,「您们想了解一些什么内容?」对方直接说,「我们什么都想了解。」我们通过反复沟通,基于他们目前最想了解的问题,商定从两个角度介绍,一是中国在对抗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二是新冠肺炎诊断及治疗。我们重点讲了在整个疫情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同仁在大的防控体系当中承担的重要使命和作用。


我们与美国开展此次网络论坛,是基于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的培训这层渊源,主要在呼吸医师层面进行交流。讲座结束后,美方专家进行了在线提问。他们的主要方向集中在防控、方舱、危重症救治、ECMO的使用、抗病毒药的使用以及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方面等问题。


昨天的在线讲座中我们有一个感受:在国内,我们有国家卫健委统一发布的诊疗指南,但美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面的、由美国CDC牵头或者至少学会牵头制定的诊疗指南,仍是各自为战。他们可能在用药方面,还像我们刚开始时那样相对来说比较忙乱。我觉得这点很重要,否则这样下去这场战疫也是「打乱仗」。我们将这个建议提出来与美国专家进行交流。我们现在想的是,只要我们公开发表过的内容、经验,都总结归纳好,实实在在地告诉人家,大家共同抵御疫情。


乔人立教授:「临床医生最感兴趣的是治疗,但实际我们更想呼吁美国政府关注疫情防控的内容」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对于举办这次论坛非常重视。从有这个想法到开始设计会议方式、流程,一直到网络测试,大家至少准备了一周时间。


3月30日是我们举办的第一场论坛,由于美国时区不同,比如洛杉矶西部的下午6点钟,到纽约就是晚上9点钟,而这个时间段正是临床医生最忙的时候。首场论坛在线观看收听大约1200多人,实际上这些人可能来自世界各地。美国的大夫估计都是事后再看回放。


我们事先已整理出很多想问的问题。作为临床医生,他们最感兴趣的肯定是治疗,大家应该对曹彬教授讲的《抗病毒的追求》感兴趣最多,因为他讲的都是治疗药物方面的内容,他们也在此次新冠病人的用药方面有所研究。



但真正说到防控疫情,控制传染源才是最关键。第一天的论坛,王辰院士和瞿介明教授都是从城市布局的角度来介绍经验。王院士讲武汉抗疫布局-方舱医院与全面控制感染源,瞿教授讲上海防疫成功是如何取得的。两天的论坛讲座,四位专家讲了四个方面,从大局的把控,到临床的治疗,十分详尽。詹庆元教授讲如何把住最后一关:疫情中的ICU,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内容。美国现在面临的难点,不能像中国那样去划分疫区和非疫区。美国现在是多点爆发,虽然目前纽约的病例显示最多,但实际上像洛杉矶,每天病例都在翻倍。如果从抗击疫情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第一天的报告更为重要,因为必须得在以城市为单位的基础上来布局。



最初我也同专家们商量过题目。我们请四位专家讲的每个题目和内容,都有目的和意义。比如请王辰院士讲方舱医院,就是考虑到王院士本身是方舱医院的提起人,我特别想请他以方舱医院的介绍作为重点。因为方舱医院的意义从流行病学来说,它可以完整地控制整个传染源。



请瞿教授讲上海的防疫也是这个目的,相当于放在美国来看,上海是将病毒如何抵御在「国门」之外的?又到底是如何才能做到把它挡得那么干脆,不让病毒进入「国门」?上海是非常成功的例子,那么庞大的一座城市,2000多万人口,距离武汉又不算远,可最后只有400个病例,近乎于奇迹。我们迫切地想让美国人听到中国的专家讲述,中国具体是如何做的。其实,上海就是紧紧地抓住了每一个可疑病例,对每个输入病例都早早地加强管理,严格控制传染源。



曹彬教授是几个大的临床药物试验的牵头人,所以我们请他讲用药治疗。请詹庆元教授讲ICU这一关,是因为新冠病人最终致死的原因大多是严重缺氧、呼吸衰竭,所以,ICU的管理、呼吸机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想了解的。有没有可能在病人已经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在即将进入ICU之前,能预测到病人会否加重?这是我们迫切想了解的。因为病毒的传染力非常强,大家谁都会害怕。


现在,在美国的医院里,大家普遍都有这样的担心。一般来讲,假如一个病人缺氧,我们先采用鼻管让其吸氧,如果还不够纠正缺氧状态,下一步就采取经鼻高流量氧疗,假如还没有较好的效果,第三步就采取无创通气,最后才是气管插管、ECMO……但在中间这两步,经鼻高流量氧疗和无创通气,就很有可能加大气溶胶产生的密度。这两个步骤具体如何处理?詹庆元教授讲解得十分清楚。



主持完这两场讲座后,我收到了多位美国朋友的信息,如:「Renli:That was an excellent session,Please pass on my appreciation and very best wishes to both Chen and Jieming.Darcy 卸任总统」;「RENLI on behalf of CHEST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organizing and moderating today’s webinar. Very well done and received.Thank you Robert Musacchio,董事会执行长」……他们都发来信息称此次会议开得很好,请我代为转达他们的感谢和祝愿。


疫情之下,保持国际交流通畅可以说是保持世界活力的命脉。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排版:Jerry
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