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玮在此次抗疫之战中担任是辽宁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研判组副组长。在抗疫一线,她不仅负责辽宁省所有新冠肺炎患者的诊断确认、评估、会诊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还辽宁承担援助武汉团队遇到的疑难、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远程会诊,以及辽宁援助武汉武昌方舱医院团队接管患者的病情分析和出院评估。同时,她也是辽宁援助武汉团队队员的保健医生。由于辽宁主要负责援助冈比亚、肯尼亚,在结束武汉的任务后,王玮教授还担负了与冈比亚、肯尼亚两国队员和侨胞的对接培训和会诊工作。回顾过去两个多月,她有很多感慨和思考,很想围绕呼吸人的传承、呼吸学科建设发展,以及诊治中发现的问题这三方面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
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犹如一场特殊「洗礼」,我们一步步靠着医者团体的力量拔节前行
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给我的最大感受:它是一场特殊「洗礼」!这场「洗礼」来得太突然,没能给任何人时间上和思想上的任何准备。我们能够用上的,全靠平时积淀和储备的知识和技能。此时的我,每每回想起过去这段时间的经历,点点滴滴,历历在目。
图:我在新冠病房调试呼吸机
我非常清晰地记得,1月27日那天下午5点多卫健委领导打来的那通电话,开口就对我说:一位辽宁省铁岭市的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病情恶化,紧急请求省级专家组会诊……根本来不及思考,也没有任何犹豫,我立即买高铁票以最快的方式赶过去。接电话时,康健教授刚好在我身边,他立即对我说:「我和你一起去!」……我想,所有医生在接到这样的请求时,都不会有丝毫犹豫。两个多月时间,我们从没有太多新冠肺炎救治体会,到后期摸索形成一些经验,就是这样一步步地靠着整个医者团体的力量拔节前行。
靠什么得到患者信任,一次次战胜疫情?是呼吸人的传承——勇于担当,力行求至
我首先想分享的经验和启示:呼吸医生的担当和团队协作。这绝非一句空话、大话、套话,这是实实在在经得起推敲和考验的,在此次一线救治过程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力量与精神。
想讲一个身边医生的故事:我们科室有一位年轻女医生,到达武汉后,她要单独负责一个病房。刚开始时她非常紧张,反复打电话向我咨询,她也会自己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每天,她都会在日记里记录下自己的工作细节和经历,和我一起分享工作经验和教训。从她最初紧张、犹豫,到后来她从容、淡定……作为救治组组长的我,真真切切地看到她一点点地成长起来。后来,她给我发了一段患者出院时特地为感谢她而录制的「手指舞」视频,兴奋地告诉我,她感到特别骄傲,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当时,辽宁电台还把她写给我的信,配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题目进行朗读……每当我翻出这些,都能让我的眼睛一次次湿润。
图:康健教授与我在铁岭为确诊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会诊
我不止一次地在思考,我们到底靠什么来得到患者的信任,一次又一次地战胜疫情?除了救治手段和技能,我们靠的是呼吸团队的勇气和担当。我特别敬佩身边一起战斗的这群同事:康健教授在关键时刻选择挺身而出,年轻医生们毫不犹豫地回答「主任,我能去武汉!」……一幕一幕,都让我看到了呼吸人的勇于担当。事实上,整个呼吸界都是这样的: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依旧亲临一线指导;王辰院士关键时刻睿智提出的「方舱」之举;瞿介明教授、曹彬教授对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的及时总结分享……无论在武汉,还是各省、市,呼吸同道们都在执着坚守。
还记得,当我第一次在那位确诊患者床边查房时,那位患者对我们说的一句话:「我得了这个病,大家都离我远远的,可你们却特地从沈阳赶来帮我治病,谢谢你们!」那份真挚的感激之情令我终生难忘……这样的场景很多,每次回忆起来都让我特别感动。
我们所在的队伍,有许多年轻医生,有句歌词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经历过这场洗礼,他们都真正地「长大」了。有了这些年轻医生,呼吸学科的未来大有可期,呼吸人的这份勇于担当,也会代代传承。
正是由于PCCM的专业训练,使我们不仅能够科学有序地救治患者,还能根据疫情进行专业预判,提出科学可行的防控建议
有一个时间节点在我脑海里非常清晰:2月20日上午10点16分。当时,武汉协和西院13楼东病房突然传来紧急消息——2床正在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的患者血氧突然进行性下降!为了救治武汉的重症患者,我院派出重症救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西院13楼东病区。这支队伍里,我们学科的医护人员是主力,其中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的学员,也有PCCM师资,大部分在我科MICU工作过。所以,在全权负责救治患者的时候,他们游刃有余,尤其是呼吸支持相关的救治措施,例如纤支镜介入操作、呼吸机的应用、CRRT等技术。
我们的团队没有让患者家属失望,我们迅速明确了患者血氧下降的原因是「突发气胸」,立即进行了紧急处置,使患者转危为安……
图:我(右)与同事会诊新冠肺炎患者
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这些让我深深地感到:PCCM规范化建设才是我们呼吸学科发展的根本,也是我们呼吸学科发展的基石。唯有建立一支真正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促进呼吸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这样的呼吸道传染病,我们呼吸人有一定优势,因为我们熟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环节,可以给出最专业的治疗方案,根据经验预判疾病的进展情况。对于重症患者,我们的呼吸支持技术、呼吸治疗团队、重症救治技巧又是学科必备。正是由于PCCM的专业训练,使我们不仅能够科学有序地救治患者,还能根据疫情进行专业预判,提出科学可行的防控建议。
这些病例都有个共同特点,但进一步将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又发现了更多的问题……
还记得沈阳市第一例成功救治出院的那名患者,那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曾到武汉旅游,回到沈阳后确诊为新冠肺炎,同时这个患者也传染了自己的家人……这个案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随着省内疫情的控制,我们也开始着手进行这些病例的总结。
在这些病例中,有一个与其他地区病例同样的特点:早期都是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之后以家庭聚集性病例为主。但是,当我们进一步将患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层的时候却发现:同样是从武汉回来的输入患者,长期在武汉居住的患者表现相对偏轻,而在武汉短期旅居的患者病情更重一些,尤其在外周血淋巴细胞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短期疫区暴露史是病情严重的强预测因子。这些新发现,相信也能为将来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借鉴,同时能为疫情的防控和救治提供重点监控人群。
图:协助武昌方舱医院进行患者评估
这个患者血氧明显下降,但患者无气短,只有轻微腹泻……新冠病毒引起的不典型症状更需要仔细研判
记得一次查房时,住院医生报告:患者的血氧明显下降。但是,无论我们怎样追问病史,患者都说自己没有气短,只是有点轻微腹泻……类似于这样的临床表现,我们要引起足够重视,结合患者的总体表现,要预测到患者的病情是否在加重。
对这个患者,我们的预判是病情在继续进展,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避免了患者进展为重症。后期陆续也有相似报道出现,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一部分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可谓非常不典型,它可以表现为无发热,也可以表现为腹泻,它是个很「狡猾」的病毒。在最初,国家颁布的第一版诊疗指南提出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之一是发热。我们通过与武汉同行的沟通,认为有些患者并无发热而单纯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在与卫健委领导沟通后也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后来,辽宁省内的筛查条件统一要求: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作为临床表现之一。这样就可能在早期将新冠肺炎尽可能识别出来,防止进一步传播。后续国家第五版诊疗指南也进行了同样调整。现在看来,这条经验可能也使当时辽宁省的新冠防控做到了关口前移,为后来的成功救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图:带领辽宁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为武汉危重患者会诊
绥芬河疫情形势较严峻,辽宁省移动CT团队刚从湖北归来又踏上征程,我科医护人员随时准备再启程……
图:接受央视邀请连线肯尼亚
现阶段的情况和一些思考:4月初的一个晚上,我接到省里电话,非洲疫情严重,肯尼亚向我国请求援助,希望我能通过连线进行面对面的讲座和沟通,帮助当地人民尤其是侨胞们。同期,冈比亚援助队也发来了会诊请求……这不仅仅是医疗问题,还要考虑当地的医疗背景、病毒的特殊性、国家的稳定等情况。但作为中国人,呼吸人,我责无旁贷。
病毒是我们共同的敌人,病毒的防控无国界。现阶段,我国处于一边防控疫情一边复工的状态。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黑龙江绥芬河的疫情形势比较严峻,我们刚刚从湖北回来的移动CT团队又踏上了奔赴绥芬河的征程,我科也安排了医护人员,随时准备启程,尽力将疫情控制于局部。
当前国际形势尚不明朗,我国有体制的优势,有民族的美德,能举国齐心全力围歼病毒,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就有非常强大的应对传染病的能力。疫情之后,我们更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地思考:如何完善公共卫生防御体系?如何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我认为王辰院士有一句话讲得非常有理:需要「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地去总结疫情带来的问题,脚踏实地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行之有效的传染病防控体制。
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战斗还将持续,我们时刻准备着应战到底。
专家介绍
王玮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副主席,辽宁省呼吸学会候任主任委员,辽宁省特聘教授,辽宁省青年名医,兴辽英才计划百千万人才领军人才。担任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省级救治专家组组长。
版权作品,未经《呼吸界》书面授权,
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节选发布,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