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头突然断开,呼吸机管道的气体喷到脸上……7岁儿子想给前线爸妈送碗元宵,说吃饱了使劲打病毒丨武汉记「疫」(4)
来源: 呼吸界 2020-09-22

2020年1月,武汉的疫情大规模爆发,那个时候新冠病毒对所有人来说都很陌生。在新闻中,我们看到多位专家相继因新冠肺炎不治去世,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为何传播如此之快且治疗难度又如此之大?由于恐慌,大量人群拥至医院,再加上当时也有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武汉出现了大规模医务人员短缺现象。1月23日武汉封城!在看到封城的新闻后,我对我家人说,「我一定要去武汉支援!」。

 

拿起行李出门的时候,妻子又改变主意,她说「你们还是送送我吧」……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眶中的泪花和眼神中的依依不舍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20名重医附一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们集结完毕,驰援湖北。在出征仪式上,队员们都抛却往日的羞涩,与妻子或丈夫深情相拥,而我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因为我的妻子已在两天前的除夕夜,随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驰援武汉了。

 

还记得1月24日下午1点多,我上完大年三十的最后一个门诊之后,正准备回家接爱人和孩子去孩子的爷爷奶奶家吃年夜饭,突然接到了妻子的电话,她说部队已经开始集结,一会就要出发了。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同行,我在重医附一院,她在新桥医院,她会去武汉支援,我并不意外,因为她和我一样也向部队领导请战抗疫,但我没想到她会在我之前出发。我回家帮她收拾行李,当时孩子还在睡觉,她不忍心叫醒孩子,说不让我送她。但拿起行李出门的时候,她又改变主意,她说,「你们还是送送我吧。」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眼眶中的泪花和眼神中的依依不舍。

 

在把妻子送到集合地点后,回家的路上,我给儿子买了两把玩具枪,因为我知道很快我也要奔赴湖北了。实际上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要去多久,也不知道在湖北会发生些什么,所以出发前我将父亲的电话留给最好的朋友,拜托他们帮助照顾老人和孩子。



在帮助放射科医生搬动15床患者拍床旁胸片时,患者的呼吸机与气管插管连接头突然断开,那一刻患者的气道开放口离我不到10厘米……

 

1月27日凌晨2点,根据国家总体布置,我和战友们抵达疫情严重程度仅次于武汉的孝感市。当时孝感的防护物资极度短缺,那个时候没有鞋套,我们就用垃圾袋代替;防护服有开线裂口的,我们就用透明胶布粘。虽然防护物资不够齐全,但患者等待救治,我和战友们都毫不犹豫的进入隔离病房照护患者。

 


我除了要对孝感区县医院进行巡诊培训之外,也要负责对孝感后续支援队进行培训,重庆医疗队和黑龙江医疗队员们很多都是非呼吸、感染、重症专业的医务人员,很需要理论培训。我把之前在孝感前线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分享给他们,包括如何更有效率的查房,如何结合当地医疗条件来诊治新冠肺炎患者等,战友们多次抱以热烈鼓掌,这种结合实战经验的分享得到了后续医疗队八百余名一线战友的好评和肯定。


 

孝感市新冠肺炎患者直到2月下旬,每日新增病例仍在增加,我和战友们向指挥部请战,从孝感东南医院轻症病房,转战孝感中心医院重症病房,因为那里的病人更重,传染风险更高,也更加需要医疗力量的补充。

 

还记得3月8日,在帮助放射科医生搬动15床患者拍床旁胸片时,患者的呼吸机与气管插管连接头突然断开,那一刻患者的气道开放口离我不到十厘米,而另一侧的呼吸机管道中含着患者唾液的气体全都喷到我的脸上,我清楚的记得,在那一瞬间第一反应是抬头看患者的指氧饱和度,我想这是一名十年呼吸科医生养成的职业习惯。

 

那个时候重型、危重型患者病例诊治方案讨论会,往往一开就是四、五个小时,中间大家原地吃了盒饭,又继续开。来自重庆和孝感中心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心内科、营养科等专业的专家们对每个重型以上患者进行了诊疗方案的讨论,可以说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决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这里没有客套,没有绝对权威,只有客观事实,只有集体智慧,只有经得住历史考验的诊疗方案!

 


2020年3月23日,王辰院士大清早就从武汉出发,赶来孝感市中心医院指导我们救治危重症患者,他对每位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解答,让我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打开了新的一扇窗,给我们后面解决临床棘手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会后,我和张大志主任有幸和王院士合影留念,王院士还表扬了我们,说我们在孝感做了相当不错的工作,我们心中都激动万分。



即使存在着缺医少药的客观困难,但他们的奉献精神、职业素养、诊疗规范性,处处都体现着非洲人的坚守和奋进

 

5月13日在短暂休整后,我再次出征阿尔及利亚、苏丹,光荣的成为中国援非洲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专家组共20人,重庆15人,澳门5人。

 

在非洲,医疗资源匮乏,一些较轻的确诊患者无法全部收治,而水资源极缺,当地居民也无法做到勤洗手,贫困也导致了大部分本地人买不起口罩,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不戴口罩的当地人。但在与非洲医务同行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即使存在着缺医少药的客观困难,但他们的奉献精神,职业素养,诊疗规范性,处处都体现着非洲人的坚守和奋进。

 


6月8日,周林团长带队,我们一行五人早晨五点就集合,奔赴一百五十余公里外的阿布欧舍友谊医院,因为杰济拉州是苏丹首都喀土穆以外的疫情「震中」,而当地的检测能力、医疗条件和首都相比有很大差距。关卡重重,路况较差,我们到达阿布欧舍中苏友谊医院已经是上午十点左右了。今人感动的是,苏丹杰齐拉州卫生部衣哈伯部长、阿布欧舍友谊医院阿姆杰德院长从八点开始就一直等待着我们。

 

当周团长下车与苏丹杰齐拉州卫生部衣哈伯部长亲切问候时,部长先生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一头当地最高礼节的一头肥羊待宰,因为我们晚上要赶回营地开会,所以这只羊正好留给援苏医疗队继续喂养。离开时,我在车窗上看到当地的小朋友光着脚跑在贫瘠的土地上来欢送我们的时候,那一刻我真心的感受到非洲人民对于我们中国人的那份热情。

 

我和同事们,在非洲的这30天里,每天马不停蹄开展工作,平均每日工作活动达到4.8次,我们共义诊在非洲的华人华侨五十余名,和非洲的医务工作者共同诊治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的新冠肺炎患者17名。我们参访当地23所医疗机构,召开学术会议56次,现场及网络培训达五千四百余人。应该说,超额的完成了国家交付给我们的任务。

 


我们在湖北抗疫期间,家里的孩子似乎突然长大了许多,我七岁的儿子豆豆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2020年2月8日,今天是元宵节,我吃了好多又甜又香的元宵,想给爸爸送一碗,给妈妈送一碗,吃饱了使劲打病毒。2020年2月16日,今天我见到妈妈了,是在重庆日报上看到的,妈妈的照片好大好美,我看着看着就亲了妈妈的脸,妈妈我好想你。」我们在湖北抗疫,家里的老人、孩子又何尝不是和我们在一起战斗呢。

 


这半年来的抗疫经历对我来说十分珍贵,有太多的故事来不及分享,有太多的感情来不及诉说。但是,心中最想说的一句依然是祝福: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愿人类早日战胜疫情。


专家介绍


刘煜亮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孝感市东南医院医疗队队长,临床医学博士,美国TAMU访问学者,重医大附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血管介入学组秘书长,中国医促会肺癌微创诊治学组委员,西南呼吸介入联盟常务理事,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 《呼吸界》已推出「武汉记『疫』」系列,我们也特别期待有同样感悟和经历的同道把你们的故事写出来,让我们彼此激励,分享荣耀。投稿:呼吸界邮箱editorhuxijie@163.com。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排版:Jerry
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