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安教授:将肺原位腺癌定义为腺体前驱病变将会改变临床大夫的处理方式,对临床诊断和治疗产生重要影响丨权威解读WHO2021新分类
来源: 呼吸界 2021-05-11

编前语


WHO2021肺肿瘤组织新分类将肺腺癌分型为两大类。第一大类:腺体前驱病变。包含:非典型腺瘤性增生;原位腺癌。第二大类:腺癌。包含:微浸润性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胎儿型腺癌;肠型腺癌。原位腺癌和非典型腺瘤样增生一样被归入了腺体前驱病变范畴,也成为腺体损害前病变。如何理解此次WHO将肺原位腺癌剔除出肺恶性肿瘤?这是否成为原位癌不需要手术的强烈证据?如此病理分类意义在哪?新的分类有何特点,将给临床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将来的分类将向何处发展?……带着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呼吸界》记者第一时间专访了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学术主任、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陈良安教授,他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解读。



精准的病理分类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从病理特征方面解析、区分肺癌各种不同的相关生物学特征



病理分类的重要性何在?为什么需要更新病理分类?



病理诊断无论对于基础研究,还是对于临床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肺癌是一个异质性的疾病,它的细胞类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病理特征复杂多样。精确、精准的病理分类有助于我们深入地从病理特征方面解析、区分肺癌的各种不同的相关生物学特征,有利于我们对肺癌不同情况的理解。这是对基础研究方面的概括性描述。当然,病理方面还会与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和免疫学相结合,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全方位地解析肺癌的不同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它的免疫学特征和病理特征。这种解析对我们临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一,定性方面的意义。一个病人到底是不是罹患肺癌?还是是我们所说的「癌前病变」?如果是肺癌,它发展到了肿瘤的哪个阶段?这些都需要病理来确定。肿瘤并非一下子突然长出来的,它一定是从癌前病变发展到原位癌,再进展到浸润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病理分类的定性,对临床而言意味着确定诊断。



其二,治疗方面的意义。如果这个病人是癌前病变、早期肺癌,又或者是进展期的肺癌,其治疗方式完全不同。因此,病理分类对我们所有临床处理具有最基本、最核心的指导意义。很多指南都是根据病理类型制定相应临床处理程序。病理分类也是我们临床选择如何处理病灶的根基或根本。



其三,相互作用方面的意义。临床诊断、治疗的研究积累,以及我们分子或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反过来又会推进我们病理分类达到更加精准。从而再次反推临床诊治方案的确定。因此,它们相互之间可以发挥循序渐进式的相互推进作用。


将肺原位腺癌定义为腺体前驱病变,会极大地改变临床大夫对肺原位腺癌的处理方式,会对诊断和治疗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WHO2021肺肿瘤组织新分类有何特点?会对我们将来临床工作产生哪些影响?


需要关注到的是,2021年WHO对肺肿瘤组织的新分类公布以后,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将肺原位癌和非典型腺瘤性增生列为了腺体前驱病变,并没有再把它(肺原位癌)归类于临床肿瘤那一类。这会对我们从基础研究到临床,都产生一系列的、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一,如果在以前,这个病人我们考虑为肺原位癌,即意味着病人已经被考虑为肺癌,从治疗策略上原则上会选择手术。而新的分类出来以后,将它定义为腺体前驱病变,会极大地改变临床大夫对肺原位癌的处理方式,至少需要重新斟酌、考虑是否手术。



第二,对诊断和治疗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这种分类变化可能改变我们对病人诊断的定性,或许我们在称谓上也不便于再将它称作一个肺癌,可能要称它为一个肺的「腺体前驱病变」,如此一来,下一步如果要想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其根据就会少了很多。



再举一个典型例子:肺癌一般是以肺部病灶的形式出现,即肺结节,包括毛(磨)玻璃结节。实际上这种毛(磨)玻璃结节我们在选择治疗方面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医生认为应该继续观察、随访,有的医生则建议手术。通过我自己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的个人体会,对这种毛(磨)玻璃结节有一部分切出来的就是肺原位癌,有一部分则是浸润癌。但单纯从现在这种分类观点来看,如果判断为原位癌,手术介入可能性就要重新思考了。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病理分类与我们临床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的作用,从2015年版本到2021版本,说明我们对病理的分类有了一个可适应于目前现状的精确分类,这种在不同阶段从病理层面对肺癌的不同认识,其依据始终来自临床治疗与预后的研究结果。 为什么这次把原位癌给划分出去了,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原位癌的预后非常好。而随着我们对这个疾病的临床诊疗以及深入的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等多方面的信息,甚至是将来大数据的应用,其分类也会不断调整,使之更加精准,对临床更大的指导意义。


目前临床靠毛(磨)玻璃结节推论原位癌或浸润癌有难度,即便判断原位癌,也不可放松警惕


在临床上,要想仅仅通过毛(磨)玻璃结节来推论是肺原位癌还是浸润癌有一定难度,但相对于肺浸润癌而言,原位癌的毛(磨)玻璃结节大小多在1cm以下,密度更淡,没有相应的空泡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以及分叶征。因此,临床上如果碰到纯的毛(磨)玻璃结节,CT值比较低的情况下,大小在1厘米以下,临床要考虑可能是一个原位癌。尽管新分类没有把它列为肺癌,可能手术治疗的证据会减低,但到底如何选择临床治疗仍需斟酌。毕竟是肺里有一个相应的病变,并可发展为肺癌,对这种病人至少需要密切观察和随访的。一旦影像上出现肺浸润癌的特征,就要需要手术介入。



未来肺癌病理分类的发展趋势一定会综合更多更全面的信息,除了病理特征还有临床治疗信息及其预后信息,包括分子特征、免疫学等等,WHO2021肺肿瘤组织新分类这个版本也绝非「终极版本」。未来,一定将会有更精准的分类方法,会让我们的临床治疗更加有的放矢。作为医生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临床对这些病人的处理,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观察、随访,收集相关信息、数据,为将来能够反推病理分类起到积极作用。这也是新分类的出台带给我们下一步工作的一个提示。


专家介绍


陈良安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学术主任,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全军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排版:Jerry

4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