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春夏季的肺炎占比被严重低估?常以多肺叶受累的肺实变为主要特征,抗细菌治疗后肺内病灶仍进展,别着急升级抗菌药物!
来源: SIFIC感染视界 05-21


一、病史简介


男性,66岁,江苏人,2024-05-06收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主诉:发热、咳嗽2周,气促3天。



现病史: 

2024-04-24 出现发热,Tmax 39.5℃,伴咳嗽,咳少许白痰,自服退热药,症状无好转。

2024-04-26 就诊当地某三甲医院,查:WBC 11.06×10^9/L,N 82.7%;hsCRP 17.17mg/L,ESR 32mm/h,PCT 0.41ng/mL;肝肾功能、出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无殊;T-SPOT.TB、新型冠状病毒及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阴性;胸部CT(未见影像):右肺炎症,左侧胸膜增厚钙化;腹部超声:胆囊炎,胆囊息肉;心超:左房增大,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予头孢类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热峰下降,仍有咳嗽咳痰,并出现活动后气促。

2024-05-03 当地医院复查胸部CT:两肺炎性渗出,部分实变,较04-26片进展。

2024-05-06 为明确两肺炎症性质收入中山医院感染病科。



既往史及个人史:40年前患“肺结核”并抗结核治疗(具体用药不详)。高血压史10年。3年前“脑梗死”,无肢体偏瘫等后遗症。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


二、入院检查( 2024-05-06)


【体格检查】


T:36.2℃,P:100次/分,R:20次/分,BP:116/81mmHg

神清,精神尚可;未及浅表淋巴结肿大;两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4.92×10^9/L,N 72.8%,L 16.8%,Hb 135g/L,PLT 183×10^9/L。

炎症标志物:hsCRP 70.9mg/L,ESR 30mm/h,PCT 0.11ng/mL 。

血气分析(鼻导管吸氧3L/min):pH 7.43,PaCO2 33mmHg,PaO2 89mmHg,P/F ratio 269.7mmHg。

生化:ALT/AST 21/37U/L,Alb 38g/L;Cr 76μmol/L。

肌酶及心脏损伤标志物:CK 586U/L,CK-MM 569U/L,cTnT 0.018ng/mL,NT-proBNP 361pg/mL。

出凝血功能:PT 12.1s,INR 1.01,D-二聚体 1.55mg/L。

T-SPOT.TB:A/B 4/12(阴性/阳性对照 0/320);单个核EBV-DNA 1.44×105;G试验、GM试验、血浆EBV-DNA、CMV-DNA均阴性。

细胞免疫:CD4+T细胞 325/uL。


【辅助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早搏,左心室肥大伴ST-T改变(RV5+SV1=55mm)。

超声心动图:左房增大,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轻度主动脉瓣反流。

胸部CT:两肺多发斑片及高密度结节影,部分实变,阅片较05-03外院片进展;左侧胸膜增厚伴钙化。



三、临床分析



病史特点:老年男性,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少许咳痰、低氧血症;外周血炎症标志物CRP、ESR升高,PCT、WBC稍升高或正常,肌酶升高;CT表现为两肺多发斑片渗出、实变灶;头孢类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下降,肺内病灶仍进展。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病原学鉴别如下:



1、普通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通常对很多抗菌药物敏感,但本例患者经头孢类药物抗感染1周两肺病灶仍进展,普通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性较小,或考虑与疗程不足、细菌耐药有关。可完善痰及支气管镜下采集的呼吸道标本送微生物培养、宏基因二代测序(mNGS)检测以明确或排除诊断。



2、病毒性肺炎:患者胸部CT非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肺炎影像学表现,且外院相关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故新冠或流感病毒性肺炎可能性不大。应考虑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包括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可完善相关病毒核酸的PCR检测和/或mNGS检查。



3、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包括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更为常见,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或小叶中心性结,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肺实变。治疗通常选用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四环素类,头孢类抗菌药物无效。可完善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采集咽拭子或痰标本行呼吸道六联检PCR、mNGS检查。



4、肺部真菌或分枝杆菌感染:本例患者急性起病,病程仅2周,且发展迅速,间隔3天肺内病灶即明显增加,不符合真菌(如隐球菌等)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病程,可能性相对小。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2024-05-06 采集痰标本送检涂片及培养、mNGS、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及呼吸道六联检(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予奈诺沙星0.5g ivgtt qd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2024-05-07 呼吸道六联检:腺病毒核酸阳性(Ct值 24.3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结合影像学表现,考虑腺病毒肺炎可能,予加用甲泼尼龙40mg ivgtt qd抗炎。


2024-05-07 痰涂片找细菌、真菌、抗酸杆菌阴性,XPERT.TB阴性。


2024-05-09 痰真菌、细菌培养及痰真菌三项(曲霉、耶氏肺孢子菌、隐球菌DNA检测):阴性;痰mNGS(05-06采样)结果:检出大量人腺病毒B组核酸序列(SMRN 3755)。



2024-05-11 胸闷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甲泼尼龙减量至30mg ivgtt qd。


2024-05-12 随访痰标本呼吸道六联检:腺病毒核酸仍为阳性(Ct值 26.72)。


2024-05-13 不吸氧SpO2 98%,较入院时上升;hsCRP 3.9mg/L,ESR 13mm/h,PCT 0.03ng/mL;炎症标志物明显下降,肌酶降至正常;胸部CT:两肺炎症较05-06片明显吸收;停奈诺沙星。


2024-05-13 出院。




出院后随访


2024-05-20 出院后继续甲泼尼龙片20mg po qd治疗1周(05-14至05-19),未再发热、气促,无咳嗽咳痰。


炎症标志物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腺病毒肺炎(人腺病毒B组)


诊断依据


老年男性,急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少许咳痰、低氧血症;外周血炎症标志物CRP、ESR升高,PCT、WBC稍升高或正常,肌酶升高;CT示两肺多发斑片渗出、实变灶,短期内快速进展;头孢类药物抗细菌治疗效果不佳;入院后痰腺病毒核酸阳性(Ct值 24.39),痰mNGS检出大量人腺病毒B组核酸序列;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好转,两肺病灶明显吸收。故人腺病毒B组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明确。


六、经验与体会


本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两肺渗出实变的影像学表现,不难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医生在考虑病原时往往首先想到细菌性感染。该患者抗细菌治疗1周后肺内病灶仍持续进展,需考虑到病毒等其他病原体所致可能,应加强病原学监测而非着急升级抗菌药物。事实上腺病毒肺炎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4%~10%,也有报道称此数据被严重低估,当前系春夏交替,亦属于腺病毒感染好发季节,近期病例数有升高趋势,此病因应引起重视。


人腺病毒(Human adenovirus,HAdV)是无包膜dsDNA病毒,根据血清型可分为A~G7个亚组,不同亚组HAdV的组织嗜性、致病力和流行地区等特性不同。本例患者感染的B组HAdV与呼吸道感染最为相关,其中部分基因型(3、7、14和21)可致重症和伴并发症的肺炎。HAdv感染地域分布广泛,全年均可发病,我国北方以冬春季、南方以春夏季流行为主。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最为常见。


多数患者感染后症状较轻且自限,对症支持治疗为主。部分可表现为肺炎、支气管炎、膀胱炎、眼炎、胃肠道疾病及脑炎等。腺病毒肺炎CT常以多肺叶受累的肺实变为主要特征,易误诊为细菌性肺炎。据报道免疫功能低下的腺病毒肺炎患者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10%~30%,病死率高出普通人群50%,及早识别病原非常重要。如有相关流行病史、临床和影像表现,应高度警惕腺病毒感染可能。本例患者入院后我们即高度怀疑病毒感染可能,留取痰标本送检病毒PCR及mNGS检查,因有低氧、两肺多发实变进展等表现,经验性予喹诺酮类抗感染治疗,很快PCR证实腺病毒核酸阳性,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明显改善,避免了有创的支气管镜检查。后痰mNGS也进一步证实为腺病毒感染,排除了继发细菌感 染的可能,即停用抗菌药物,继续短疗程激素治疗。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腺病毒药物。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和重症患者可考虑西多福⻙抗病毒治疗,但有严重肾毒性,且尚无相关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其有效性。糖皮质激素可能促进病灶吸收、缩短病程,但有可能增加排毒时间,一般仅短疗程应用。


参考文献


[1] Mao NY, Zhu Z, Zhang Y, Xu WB. Current status of human adeno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World J Pediatr. 2022 Aug;18(8):533-537.

[2] Gu J, Su QQ, Zuo TT, Chen YB. Adenovirus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228 case reports. Infection 2021; 49:1. 

[3] Dodge MJ, MacNeil KM, Tessier TM, et ak. Emerging antiviral therapeutics for human adenovirus infec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novel strategies. Antiviral Res. 2021;188:105034.


作者:李娜 马玉燕 金文婷;审阅:胡必杰 潘珏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SIFIC感染视界」

原链接戳:探案丨春夏季的肺炎,别忽略这个病因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