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来源: 呼吸界 04-21



4月2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以下简称“学部委员”)王健伟主持发布会。


王志珍学部委员发布《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陈义汉、张志愿、林东昕、李松、顾东风、顾晓松6位学部委员分别发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与生物学、药学、卫生健康与环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领域2023年度的重要医学进展。


王志珍学部委员发布本年度入选的《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


(左)陈义汉学部委员发布临床医学领域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右)张志愿学部委员发布口腔医学领域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左)林东昕学部委员发布基础医学与生物学领域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右)李松学部委员发布药学领域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左)顾东风学部委员发布卫生健康与环境领域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右)顾晓松学部委员发布生物医学工程与信息领域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王健伟秘书长主持发布会并就遴选目的、思路、方法和程序等作详细说明


发布会前,王健伟秘书长代表学术咨询委员会对《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遴选的目的、思路、方法和程序作出如下说明:


本次《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坚持科学客观的医学科技评价导向,更加突出直接指标,更加强化情报学视域下量化评价基础上的多维综合评价。《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聚焦我国学者主要在本世纪完成的重大医学科技成果,应具备重大原创性、引领性,在支撑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障人民卫生健康重大需求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且经国内外较长阶段评价取得充分认可和应用。在评价过程中,采用情报学视域量化计算和成就征集两条技术路线独立开展、相互校验融合后,提交全体学部委员通讯评选,再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审定,最终本年度有3项重要医学成就入选。


《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聚焦我国学者在2023年度取得的重要成果,其对当前和未来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具有较高国际关注度或应用潜力。遴选采取多维量化与广义内容评价相结合的量化技术路线,以定量计算为主、定性分析为辅,无偏倚纳入多源数据建立候选成果数据库,包括我国学者在2023年度发表的医学研究论文、获批上市的国产药物产品、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等,累计收集成果数据多达33万余条。在此基础上,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团队进行量化计算,形成《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备选成果清单,提交全体学部委员通讯评议,由执委会审定,最终有43项重要进展入选。

相比去年,本年度的遴选思路与方法做了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在《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遴选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遴选指标选择,研究团队在情报学视域下创新性提出“五度”概念模型,即评价指标应满足客观、可反映评价导向、指标之间独立、指标数值可获得、指标简洁。同时基于前期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学者的代表性文献分析,提出了“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的评价量化指标,更加突出单篇文献被引频次排序前万分之五,且文献在发表5年及以上达被引峰值等评价指标。专家视域下,主要依据专家学术鉴赏力对成就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五元价值进行多维评价。最后综合情报视域和专家视域的分析和评议结果,形成候选成就清单。


在《中国2023年度重要医学进展》遴选方面,研究团队根据“大医学”发展规律和医学科技成果特点,构建了基于反映成果学术影响力、同行认可度、特殊关注度等的关键分析指标评价体系,分学部开展多维分析指标量化评价和广义内容分析。


科技创新是助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动能,科学有效的科技成果评价有助于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为客观评价我国医学界的科技贡献,导引中国医学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医学科学院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探索可体现医学科技成果特点的分类评价体系。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发挥高端智库作用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今年连续第四年发布,《中国年度重要医学进展》连续第五年发布。


本文内容来源自订阅号「中国医学科学院新闻中心」;文图:信息所;审修:刘辉;供稿:信息所;摄影:郭志晨 余亮 常家豪;监制:张勤;主编:高翠峰;编辑:钱潮信;核校:张倩


本文完

责编:Jerry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