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胸科学会年鉴》发表徐金富教授、瞿介明教授团队关于支气管扩张症特异性症状和急性加重关系的论著文章
来源: 呼吸界 03-10


日前,《美国胸科学会年鉴》(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nnals ATS)3月刊以全文论著形式发表了中国支扩联盟三家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瑞金医院和湘雅医院)的合作研究,阐明了有关支气管扩张症(简称支扩)特异性症状和急性加重关系。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和间断咯血,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并在病程中出现反复的急性加重,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困扰。其中反复的急性加重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下降速度及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支扩预防和治疗的重点。



支扩急性加重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急性加重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症状的变化,具体是指成人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三种或三种以上主要症状恶化并至少持续48小时,同时需要改变治疗策略的急性事件即认为是急性加重,主要症状包括:(1)咳嗽增加;(2)痰液量增加和(或)痰液粘稠度改变;(3)痰液变脓;(4)呼吸困难加重和(或)运动耐量下降;(5)疲劳和(或)不适加重;(6)咯血。根据急性加重的定义,如果患者日间症状负担较重,较小的症状变化就可以达到急性加重的“阈值”,从而诊断为急性加重;相反日间症状负担较轻的患者,需要较大的症状变化才能达到急性加重“阈值”。换句话说,日间症状负担重的患者未来更容易发生急性加重,而症状负担轻的患者未来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较低。



基于此,该团队立足于中国支扩联盟的434例成年支扩患者,通过支扩特异性性症状问卷—支扩生活质量呼吸症状评分(Quality of life-bronchiectasis-Respiratory symptom scale, QoL-B-RSS)评估患者基线症状负担,该问卷包含:肺内分泌物积聚、白天咳嗽、咳痰、痰液颜色、活动后气短、喘鸣、胸痛、说话时气短和夜间咳嗽共9个症状,并对这些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的急性加重和住院频率及至首次病情加重时间,并进行了负二项回归分析和Cox生存分析评估症状和急性加重的相关性。研究发现,QoL-B-RSS评估的基线症状负担越重(评分越低,症状越重;评分越高,症状越轻),患者更容易出现急性加重和住院,且至首次急性加重时间缩短。


图1:QoL-B-RSS评估的支扩症状和FEV1占预计值%,支扩严重程度指数(BSI)评估的疾病严重程度,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的相关性。


从影响程度上看,对于频繁急性加重和住院情况来说,QoL-B-RSS评估的症状负担预测价值高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和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和过去1年急性加重病史相当。同时,部分支扩的个体症状可预测急性加重风险,考虑到支扩的高度异质性,单个治疗策略无法改善所有的支扩症状,这些数据可为个体化的症状控制和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该研究提示,支扩特异性症状改善有望同时减少急性加重,提示症状管理对于支扩患者的重要意义;考虑到QoL-B-RSS评估的支扩症状较为简单,可在5分钟内完成,有望应用于临床准确评估支扩患者的症状负担,联合急性加重病史对于急性加重高风险进行分层,指导个体化治疗。本研究是该团队针对支扩症状驱动急性加重的系列研究之一,此前已经在AJRCCM2020,ERJ2023分别发表了相关研究。该系列研究将推动支扩患者针对症状的个体化治疗,为优化中国支扩患者的治疗方式和疾病管理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基础。


徐金富教授和瞿介明教授是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高永华副主任医师、郑慧珍博士、陆海雯副主任医师,湘雅医院李园园主任医师和瑞金医院冯耘副主任医师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资助。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