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和第六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3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 李燕明、梁宗安教授光荣入选。
特别值得欣慰和庆祝的是,在10个入选个人、团体中有两位呼吸领域专家 (完整名单见后文) 。
图:今天上午,“最美医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李燕明教授
从医28年来,李燕明教授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危及老年患者生命的肺部感染和危重症临床救治工作中,累计成功挽救15000余名患者健康和生命。她传承北京医院红色基因,在重大疫情面前,坚持与党同心、与党同行,带头冲锋,顽强拼搏,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倾尽全力。
2003年,主动报名参加SARS定点医院救治工作,连续奋战多日,成功挽救150余名危重症患者生命,获得北京市防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作为医院新冠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专业组组长,连续奋战24小时,顺利完成北京医院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的筹建和队员全员培训工作,并在71天里时刻与前方医疗队保持联系、给予指导。
2003年,北京医院抗击非典医疗队凯旋
2022年年底到2023年年初,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与团队全力投入患者救治,支持转化病房建设,建立全院巡诊机制,成功救治逾千名新冠重症患者。她还多次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及媒体见面会,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老年人群预防和应对新冠热点问题,给出科学易懂、倾注医者真情的解答和建议,为疫情防控转段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燕明教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及媒体见面会上
“技术固然重要,但不要忘记,我们面对的是有情感的患者。”在近30年从医生涯中,李燕明不断参透“医者”二字。
1995年,刚毕业的李燕明成为一名住院医师,被安排到不同科室轮转。李燕明回忆,自己曾负责治疗一名癌症晚期老人,“患者到这一步,治疗手段已非常有限了,很难再有积极的治疗进展”。因此,李燕明尽量绕开与疾病相关的话题,或与老人畅谈人生,或作为一名倾听者,听老人讲述旧时风华。
没多久,李燕明到下一个科室轮转。“有一天,一对夫妇几经辗转找到我。”李燕明说,这对夫妇是老人的家属。老人临终前,嘱托他们一定要向自己致谢,感谢自己陪伴他安度最后的时光。
彼时,懵懂而青涩的李燕明在面对患者家属的致谢时,感到受宠若惊。“原来,医者是这样一份受人尊敬的职业。”李燕明坦言。往后,随着阅历逐渐积累,每每忆起这段经历,自己的触动都更多一分。
她主攻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其特殊性,诊室里患者一落座,医生便要询问患者的职业,了解患者在工作环境中是否长期接触粉尘。不同于一般医生的“点到为止”,李燕明总要再追问几句:“平时工作挺辛苦吧?累不累呀?”正是这些问候,使她与患者的关系更进一步。在李燕明看来,在疾病治疗之外,医生要给患者更多正向激励。
李燕明教授在患者床旁
“记得有名来自农村的中年患者,收住院时已出现多脏器衰竭,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命悬一线。”李燕明说,这名患者是家中的顶梁柱,经营着一家小饭馆。他在一次外出就餐时,因食物中毒而发生严重的胃肠道感染,患病后无奈将小饭馆转让,才勉强凑够看病费用,来北京求医。
救治如预期中一般艰难。当李燕明得知患者家中积蓄用尽,便积极组织募捐,并向社会寻求公益支持。最终,患者脱离险境。痊愈后,该患者又特意到北京看望医护团队。他告诉李燕明,他的小饭馆重新开张,生活重回正轨。李燕明说,身为医者,很难不把这份工作当成一份事业,它可能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
“过去,我很排斥上电视,相比聚光灯下的抛头露面,更愿意低调地投身于本职工作。”然而,在数次目睹不同的患者存在相同的治疗认知误区后,她开始接受媒体的邀约,通过科普、访谈等形式进入公众视野。
“医务工作者理应守护健康科普阵地,如果不能在关键时刻发出专业声音,就可能让杂音充斥其间。”李燕明说,或许一场科普宣教节目过后,少有人记得她的名字,而她所传递的声音却能持续影响很多人。
从一份职业到一份事业,再到一份情怀,李燕明坦言,自己对“医者”二字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深刻。“患者每一次不加掩饰地吐露心声,每一次不设防备地接受治疗,都帮助医生更深入地探究疾病的本质。身为医者,自当不愧于这份信任。”李燕明说。
梁宗安教授
梁宗安长期致力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呼吸治疗学领域的临床、教学、研究工作。他先后担任四川省非典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临床救治专家组、流感专家组组长,既要坐镇指挥,更要亲临患者病房进行医疗查房和照护方案讨论……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3年6月,欢迎华西医院抗击非典医疗队员凯旋归来(左一梁宗安) 。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作为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常务副组长,梁宗安参与构建了全省医疗救治模式。他还先后三次挂帅出征、奔赴“疫”线:作为专家组组长率华西医院专家组进驻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指导确诊病人的救治工作;率华西医院69名医务人员全面接管成都公卫中心重症病房,全方位全面管理成都市新冠危重型患者;加入中国政府派遣的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组成的援意抗疫专家组赶赴意大利,分享我国防疫实战经验……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
梁宗安教授在米兰接受央视采访。
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梁宗安一次次不辞辛苦地现身网络,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为大众科普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和应对方法。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梁宗安参与主流媒体健康科普相关节目录制51期,全网累计点击量过亿;此外,制作录制科普图文及视频100余条,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全网累计点击量超过3000万人次,将专业知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科普,让大众减少了对新冠的焦虑和恐惧。
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一支特殊的队伍也逐渐被公众所了解,那就是呼吸治疗师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起,梁宗安率先组织建立呼吸ICU,开展和使用呼吸治疗和机械通气技术,使华西医院在该领域一直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按照美国呼吸治疗教学模式,梁宗安牵头建立了呼吸治疗专业实验室,1997年获批开办医学技术——呼吸治疗专业。在他的推动下,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5年正式成立呼吸治疗学系,梁宗安任第一届系主任。作为国内呼吸治疗专业发展的“先驱者”,梁宗安培养的呼吸治疗师遍布全国,在疫情和日常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梁宗安参加研讨会
而今,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学科主任,梁宗安每年仍要完成呼吸科专科门诊约3000余例次。每周2次疑难危重症病例查房和多学科诊疗,每周2次华西远程会诊,每周1次华西领办型医院的门诊和学科指导工作以及全省特殊的疑难或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不同的战场,不变的是始终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仁心。只要是患者的事,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也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梁宗安教授参加义诊(左)、看望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右)。
近年来,梁宗安先后荣获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防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中国好医生”等称号。他用自己的仁心仁术,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最美医生”个人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主任医师
丁樱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荒移村乡村医生
刘永生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李燕明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张颖惠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放射科主任
陈峰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
邵志敏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宗嘎镇卫生院院长
索朗片多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
康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梁宗安
“最美医生”团体
中国援外医疗队
本文内容来源自健康中国、北京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报、健康四川官微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