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张静教授:有「慢性肺部疾病」患流感预后不良可能性更高……一旦考虑「流感」,发病48小时内「黄金窗口期」经验性抗病毒治疗
来源: 呼吸界 2023-11-19


编前语


进入11月,我们迎来了第六个「世界流感日」。现阶段我国流感的流行趋势如何?抗病毒治疗应坚持哪些原则?从分析疾病负担情况,到讲述早诊早治的临床获益,围绕疾病诊治、流感高危人群画像及诊治的特殊考量、基础疾病人群的诊治要点等等的诸多话题,《呼吸界》记者专访了国内多位感染和呼吸疾病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们从不同视角分享了自己对流感这个「老话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如何做好科普宣教等方面的真知灼见。1日起,《呼吸界》将系列推出「世界流感日」视频专访,今天,我们将推出张静教授的专访。


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流感患者往往存在预后不良的可能性,重症和死亡风险均更高


在我国,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和哮喘这样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人群如果感染了流感病毒,会有哪些危险因素?诊治方面又有哪些要点?专访中,张静教授首先围绕这个话题为我们做了详细的阐述。

 

近年来随着民众对流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尤其对流感相关话题的熟悉度越来越高,会更加注意到慢性肺部疾病这个有着庞大的患病人群的疾病,比如慢阻肺病、哮喘等等。慢阻肺病人群是呼吸病尤为常见的一个病种,在我国发病率非常高,4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3.7%。

 

慢阻肺病人群的流感发病风险更高。以10人举例:其中2人有慢阻肺病,其余8人是健康人,罹患慢阻肺病的2人与其余8人同时暴露于流感病毒下,这2人的发病风险就是8个健康人的5倍左右。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流感感染率高,发病率高,合并慢性肺疾病人群流感发病率高达50%,而普通人群仅为5%-10%。同时,感染流感使慢阻肺患者肺炎的风险增加1.77倍,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增加1.338倍,急性加重时如果合并病毒感染,与缺乏病毒感染的状态相比较,则可能有更为明显的气道炎症和系统性炎症效应。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同样也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有报道称,约30%-80%的哮喘急性发作病例中,病毒感染发挥了作用。有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引起的TH2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加,可激活炎症级联反应,与哮喘加重相关。临床医生更加清楚,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流感患者往往存在预后不良的可能性,与普通健康人群相比,他们的重症肺炎风险、住院风险、入住ICU风险、呼吸机需求以及死亡风险均更高。

 

尤其在每年的流感季节,与一般普通健康人群相比,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原本就已受损、脆弱的呼吸道黏膜更容易感染流感病毒,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以上这些数据都是已被证实的研究数据,因此更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慢阻肺病、哮喘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对是否感染流感病毒的自我评估以及分析有无流行病学因素十分关键

 

为何合并慢性肺部疾病的流感患者重症风险更大?以慢阻肺病患者为例,张教授谈到,一方面,我们知道慢阻肺病的患者往往存在下呼吸道黏膜损伤,也就意味着局部的抵抗力有下降。患者会长期维持用药以保证「稳定期」更长,有些患者还会应用一些糖皮质激素,这些药物同样也会削弱患者的下呼吸道免疫屏障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慢阻肺病本身是个「慢病」,它的病期很长,常常可以见到患病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患者,这些「病史较长」的患者,肺功能通常已出现了一定的损伤,因此同时可能会有全身合并症的问题,比如有的患者长期患病会导致营养不良,全身的抵抗力也会有所下降,而这样的个体更易患感染像流感病毒等等的病原体,感染风险大大增高,重症风险也相应升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强调重视慢阻肺病、哮喘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群体,加强对他们进行流感的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慢阻肺病或哮喘患者一旦感染流感后应如何应对?首先从患者自身角度出发:第一,心态上不要慌。这是患者需要做到的第一步;第二,不擅自停用基础疾病的用药。如慢阻肺病、哮喘此时仍处于规律用药的「稳定期」,一定要坚持用。若这时擅自停用或意外撤停,仅「停药」本身就会导致慢阻肺病的急性加重或是哮喘疾病的发作。

 

在这两件事都已做好的前提下再进行自我评估。评估内容是:第一,我究竟是否真的已经确定感染了流感病毒?第二,当下这个时刻流感发生在我身上的可能性有多大?因为包括慢阻肺病、哮喘在内的慢性肺部疾病,平时可能就会有一些症状,比如慢阻肺病的咳嗽、咳痰症状,而较轻的流感症状十分类似,可能只是咳嗽加重,呼吸道症状加重,因此如何自我鉴别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有无流行病学因素是很关键的环节,如当前是否正处于流感高发季节,以及有暴露接触史的周围人群中是否有已明确诊断为流感的人,或者有发烧患者等「流感样症状」的人群存在。分析完这些情况后,再回顾观察自己的症状,如果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除了原本已有的呼吸道症状以外,存在可能感染的渠道,也存在呼吸道症状加重,甚至全身症状明显,如发烧、浑身酸痛,需要高度警惕自己是否感染流感病毒。

 


慢阻肺病、哮喘患者一旦考虑「流感」应在发病48小时内「黄金窗口期」启动经验性抗病毒治疗,无需等待病原学确诊结果

 

慢阻肺病、哮喘患者属于流感重症高危人群,因此一旦考虑流感,应在发病48小时内黄金窗口期启动经验性抗病毒治疗,无需等待病原学确诊结果。

 

谈到抗流感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张教授表示,抗病毒治疗可降低病毒滴度,阻止病毒复制对机体造成进一步损伤,缩短流感症状持续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慢性肺病患者肺功能;对于重症病例配合综合治疗手段,为多器官支持发挥作用争取时间。

 

在抗流感病毒药物选择方面,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药物选择较多,譬如大家所熟知的作用于神经氨酸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奥司他韦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抗生素使用,但奥司他韦尚未在重症高风险人群中开展过 RCT 研究;近年来也上市了新型药物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全程仅需给药一次,患者依从性高。其针对高危人群的Capstone-2研究,在去年ATS会议上公布了慢性肺疾病亚组人群的数据,玛巴洛沙韦显著改善重症高风险患者临床症状,乙流及降病毒优势大,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真实世界研究也支持玛巴洛沙韦在住院患者和降低流感住院方面的获益。

 

特别提醒,有慢阻肺病、哮喘,包括糖尿病、高血脂等长期服药的患者人群,在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时要仔细看说明书,尽管这类药物与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少,但也要咨询医生,避免意外不良反应的发生。

 



专家介绍


张静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慢性气道疾病亚专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青年学组副组长、慢阻肺学组组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 感染项目工作组成员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兼秘书长、慢阻肺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分会委员;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暨感染学会(GCACMID)青年委员;主攻方向:慢阻肺和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及研究。


采访撰稿:冬雪凝;视频拍摄:刘迪;视频制作:张馨月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