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每一个从医的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医学大家。在从一个菜鸟医生到业界专家的成长历程中,都会有一个重要的学习经历,那就是跟着老师出门诊或查房。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老师传授不同的东西,不同的学生也会汲取不同的营养。《呼吸界》已连续推出「跟着大咖……」系列报道十期,和您分享数位医生与恩师一起出门诊、一起查房的故事和感悟,特别是对他们职业生涯的深刻影响。也许这里的某一个故事、案例或情节会深深的触动你,并且让你对职业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和认知。
当年我慕名拜于何礼贤老师门下时,还是一名医学本科生。为了攻读硕士,我特意向一名正在中山医院做住院医生的学姐请教,请她推荐一位教授做导师。她告诉我说,「中山医院呼吸科名医云集,无论你跟着谁都会受益匪浅,但我觉得何礼贤教授特别大气。」「他大气在哪里?」我问。「他分析病例思维敏锐,总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如今,许多年过去了,何老师早已经成为我们学生心目中极为敬慕的人。诸如学识渊博、睿智慈爱、处事公允这样的词,用在老师身上,在学生们的心底自然是觉得无一夸大,但若让我用一个词来概括,我还是会想起多年前那位同校学姐的总结:「大气」。大气,很好地概括了老师的风度、人品和学识。用至高至贵、至谦至朴来形容老师,我认为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偶尔学生帮他完成很少的工作,都会收到他亲手写的感谢函,抬头、落款,一应俱全……
何老师身形修长,眉目疏朗,给我们讲课的时候,他常穿一件深色西服和浅色衬衫。这样往台上一站,无论多大的会场也会瞬间安静下来。他博览群书,词锋机敏,对历史文化常常会有独到的见解。并且,他还写得一手好字,我揣测老师一定从小就临过碑帖。后来经过我的深入了解,事实确实如我所料。
老师出身于悬壶诗礼之族,所以从为人处世当中,很能让人感觉到有一些些旧时名门世家的风范。他生活方面极为简朴,他上下班出行的交通工具,要么是骑自行车,要么就是乘坐公交车,出差也时常自己搭地铁去火车站或机场。他有一个习惯至今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偶尔我们这些学生帮他完成很少的一些工作,都会收到他亲手所写的感谢函,抬头、落款,一应俱全,字迹俊逸,古韵雅然。现在回想起来,我都十分懊悔,因为当时没有把这些字迹留着珍藏。
何老师的谦逊在平时的言行中随处可见。在我还在读研究生时,我就常听老师和师兄师姐们谈天说地,他们从医学说到历史文化,话题跳跃又有趣。但是,在任何私下的场合里,我都未曾听到过一句老师的自矜言语。记得某一次,我随老师一起出去参会,接送的小巴车开到身边时,其他的同行者都还没反应过来,老师就已经第一个主动躬身坐到小巴车的最后一排座位上去了。而那辆车里却是属他最「德高望重」的。
何老师向来严于律己,但对待学生却从不苛责,所以大家普遍认为他既慈爱又公允,这种人格魅力令所有学生自心底孺慕。在他做我们科主任时,宽厚相待的范围更包括了科室里的所有同事、轮转的住院医生和研究生。这还要从一件小事说起:某个冬天,因道路上结冰路滑,何老师摔伤了手臂,庆幸的是当天在急诊值班的一名年轻医生跑前跑后周详照顾着,但他并不是何老师的学生。这件事给我一个触动,对老师有拳拳感恩之情的,何止是他的嫡系学生。若非平日里对人对事的一视同仁,又怎么会得到周围所有人的一致尊敬?
何老师的勤奋更是体现在时时处处。无论是在等车、等飞机、等下一个发言,只要能坐下来5分钟,他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看论文。一支笔、一卷文献,这就是他的日常装备。「手不释卷」、「文山书海」,这样的词,看到他,看到他办公室里的卷宗,作为学生的我们,会觉得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影像学对于呼吸科医生就像心电图对于心脏科医生一样,不仅要看到异常,还要会辨别和分析。」
何老师的治学风格在严谨中不失灵活。了解老师的都知道他对呼吸生理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特征研究特别透彻,我曾听老师讲血气分析课,印象颇深。当时,光教科书上的这一节内容就已经令医学生们很畏难了,可何老师讲的这一节内容却又比课本上的还要深入很多,当他讲到「三重酸碱失衡」时,我当时是觉得,他真该去研究数学和化学了。
要说起何老师的治学风格,我还想用一道他出的经典考题来体现:「某青年,安定中毒昏迷,PH7.32,PaCO2 60mmHg,PaO2 65mmHg,低氧血症的原因?第二天仍昏迷,吸氧4升/分,PH7.35,PaCO2 50mmHg,PaO2 90mmHg,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光这道题目,首先是需要学生有能力计算出肺泡氧分压的下降,然后要能分析出发生机制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才能进一步推测出其病因可能是出现了吸入性肺炎。大家认为这道题怎么样?
何老师的临床素养深厚,其扎实的医学理论与操作技能令我印象深刻。有一次,老师到某家著名医院会诊,病人是该院的一名医生,因胸闷和右下肢肿痛而住院。放射科CT报告「右下肺多发片状和结节状病灶,建议肺穿刺活检排除肿瘤」。老师阅片后,认为是肺栓塞,他分析肺栓塞影像之所以呈现结节状,是投影方向巧合所致。结果,通过进一步地检查,证实了老师的判断准确无误。因而避免了一次可能带来不良恶果的肺穿刺活检。
早些年,何老师查房时,常见这样一幕盛况,他身前读片灯上插满片子,身后黑压压一屋虔诚听众,因为其他组的进修医生也得空就来,和我们组的医生挤在一起,听他从解剖到病理生理、再结合影像娓娓道来。他常和我们说:「影像学对于呼吸科医生就像心电图对于心脏科医生一样,不仅要看到异常,还要会辨别和分析。」
前段时间,在我们科的肺部感染多学科会诊时,有个外地患者反复肺炎,手术切除肺叶后仍会复发,何老师仔细看完胸部CT影像及病理图像后,就问患者是否有用油性滴鼻液的习惯,于是我积年的谜底豁然揭晓:患者有鼻咽癌放疗史,用滴鼻液治疗鼻腔干燥引起了反复发作的脂质性肺炎。像这样丰富的临床经验,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呼吸医生最初学习机械通气知识,都是读着理论摸机器,但何老师可不同,他是把呼吸机拆了再装起来
要知道,呼吸医生最初学习机械通气知识,都是读着理论摸机器,但何老师当初学习这些时可不同,他是把呼吸机拆了再装起来;呼吸医生需要掌握气管插管、胸腔切开引流这些操作,何老师年轻时可不限于此,他还亲自动手做淋巴结活检、静脉切开置管。
他在我们医院最早开展CT引导下经皮穿刺术,亲自尝试肺癌局部介入治疗,在上世纪80年代就和我院放射科合作开展支气管动脉造影和介入栓塞术,当时国内还没有开展这类手术,缺乏合适的导管,他甚至亲自制作导管塑型,寻找栓塞材料。
上世纪90年代后,何老师开始专注于肺部感染的理论研究,很快就获得了业内的公认,成为国内肺部感染领域顶级专家,他被邀请参与过多项卫生部门重要感控工作及许多院内外疑难疾病会诊。
1998年春天,华南地区某妇儿医院发生剖腹产和其他腹部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共计292例手术,166例发生龟分枝杆菌亚型脓肿分枝杆菌切口感染。此事轰动国内外,社会影响极大。何老师受指派参加卫生部专家组前往一线指导治疗工作。他是专家组中唯一的临床专家,但也没有治疗此类感染的实践和经验。面对患者严重的感染创面(直径大多超过5厘米,最大有15厘米左右)和情绪波动、媒体和社会的各种不实报道与传言等的干扰、卫生部门领导的热切期望,让他承担着巨大压力。参考极其有限的国外文献,凭借他治疗结核病的坚实理论基础和丰富经验,提出抗菌药物联合治疗为主、保证4~6个月足够疗程、部分病例辅以手术的总体方案。他和其他专家以及当地医生,每天查房,对重点和疑难病例进行讨论。经过3个多月的奋斗,全部患者创口愈合,未留后遗症。
在处理许多棘手的问题时,何老师总是能在关键时刻给大家吃上定心丸。最近,他到某大学附属医院会诊,一位85岁老年男性,因肾病使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肾功能好转。但近两周来发热,抗菌治疗无效,各种检查未能明确诊断,病原学二代测序(NGS)尚未报告。有其他专家会诊建议改用多粘菌素联合替加环素治疗。何老师阅读患者的CT片,认为肺部有很淡的弥漫性磨玻璃影,脏层胸膜有内缩,右肺见有肺气囊,符合肺孢子菌肺炎。回程的火车上他接到该院主任电话,告知NGS报告检测到耶氏肺孢子菌序列。大家都稍稍松了一口气,继续等待抗肺孢子菌治疗的结果……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旦他开始演讲,巨量的专业知识与精辟见解立刻如海水般倾泻,作为听众的我瞬间被没顶
在学术研究方面,何老师也在呼吸的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深耕临床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敏锐地发现问题,迎难而上去研究解决。他带领研究生在国内率先开展《器官移植和其他原因所致免疫抑制患者肺部感染临床与实验室研究》和《医院获得性肺炎流行病学和防控》研究,这些研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也是他针对临床中抗生素使用的种种困惑与混乱,提出抗菌药物治疗应当「到位而不越位」、「经验性治疗与目标治疗结合与统一」、「肺炎抗菌治疗的个体化策略:分期评估和再平衡」、「遏制细菌耐药需要科学的抗菌药物政策与管理」以及「加强综合性医院结核病诊治能力建设」等许多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和思想。近年来,他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控制分会《中国感控终身成就奖》和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防治终身成就奖》,确是实至名归。
这些年来,我听过很多次何老师的讲座。他会对每一个讲座题目先行深入研究,在分析众多文献数据后,结合临床积累,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因此每一张幻灯片都闪耀着他个人的思辨,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在老师60多岁后,他学会使用电脑自己制作幻灯片。听他的讲座是要提前占位置的,当他登台时,会场变得安静,但一旦他开始演讲,随着宏亮的声音响起,巨量的专业知识与精辟见解立刻如海水般倾泻,作为听众的我瞬间被没顶。当他讲座结束,我通常如被疾驰的学识车轮碾过,只剩灰头土脸茫茫然似懂非懂,惟恨自己不是录像机,没法重放刚才的内容慢慢消化。
这种被碾压感于我持续了很多年。直到两年前在我科内部的微信交流群里,看到一位年轻教授所写,大意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努力,我终于能听懂何教授的讲课了」,我才稍感安慰,原来这种学识差距上的挫折感,不止我一人经受过。每当遇到疑难杂症和棘手问题,我去求助最多的就是何老师。我诊断的第一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何老师帮我分析的;治愈的第一例气管内曲霉菌病是何老师教我用两性霉素B注射液做雾化的;抢救成功的最危难的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肺、肝、脑多发脓肿致神志昏迷、癫痫发作并休克的病例,是何老师帮我制定的利奈唑胺联合抗菌方案(那时候利奈唑胺国内还没有上市),在心外科鼎力协助下最终让患者起死回生;在我还是住院医生的时候,何老师就曾教我认识张力性肺大泡,提醒我微创局部减容是改善这类患者气急最有希望的途径,那时候离我们开展气管镜下肺大泡减容术时间尚远;甚至去年我遇到的第一例病理证实的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他也早在病理出来之前就提醒过我这一类型。
一名优秀医生和一位大家的距离,也许就差在复杂危疑时刻表现出的胆识……勤奋与担当是从医最重要的品质
何老师分析病例不喜面面俱到地罗列,在直接给出最可能诊断的同时,信手拈来详实数据和文献做说明;当诊治计划存在两难时,他不为难患者,而是果断地拍板。由他亲手书写的门诊记录,意见和字体一样清晰,他尽可能亮明态度不说含糊话。虽然凭借他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最终诊治结果与预期比较往往十中八九,但是的确承担着非常大风险。
我在想,一名优秀医生和一位大家的距离,也许就差在复杂危疑时刻表现出的胆识——何老师的大气,就在于他总是勇于给出他判断为最有利的方案,而不是排开上、中、下策让你选。面对风险果断抉择,而非模棱两可、犹豫观望,做医生的都明白,这背后需要日复一日持续地专业精进,更需要勇于担责的气魄。因其担当,我们科室内部的疑难病例讨论、高干病房的查房、院内外的会诊,同仁们都想听到他的意见。他不仅自己勇于担责,也用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们。
我记得有一天,他特别高兴,因为他碰巧看见我的一个做总值班的师姐在科外会诊时写下的意见,用他的话来说是「分析有理有据,态度斩钉截铁」。这也使得我在每次看门诊或者写会诊意见的时候,都会检查一下自己给出的建议是否能更明确一点。
而今,何老师看书时要经常要戴老花镜了,步履也不复年轻时矫健,但他在学术讲座和病例讨论所引用的文献总是最新的。感佩之余,我们常想弄明白,何老师是怎么做到的?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睿智的何老师就是我们学生心中的夫子,不说天赋才智,即使单论勤奋程度,要亦步亦趋跟上他也很难。而何老师的勤奋贯彻终身,我想其背后的根本驱动力在于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对患者福祉的责任。
这些年,有幸跟随着何老师学习,让我们明白了勤奋与担当是从医最重要的品质。医海行舟,我们将会划着这双楫,以老师为榜样,奋力前行!
作者介绍
李倬哲
呼吸内科学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治医师。自硕士起到毕业后进入中山医院呼吸科,一直跟随何礼贤教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