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净主任:小时候以为医生开个处方就可以救病人,自己当了才知道,其实做医生是很艰苦、甚至是很痛苦的丨科主任有话说(9)
来源: 呼吸界 2023-05-09

编前语


对于一个学科、一个团队、一名年轻的医生、一位患者……科主任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品德修养、专业能力、管理水平、职业理想、人文情怀都深深影响和改变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他有怎样的管理思路和创新、成就和执着?在成为科主任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他又有怎样的经验和教训、思考和感悟?在《呼吸界》推出的系列专访《科主任有话说》中,希望能给大家职业与人生的启迪。也期待各位主任的原创分享(投稿邮箱:editorhuxijie@163.com)。


人物


应可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主任



2020年3月,应可净主任团队与湖北荆门重危新冠感染救治团队进行远程查房。


「我小时候比较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容易哮喘,我父母总需要把我送到医院治疗。当时看到穿『白大衣』的大夫,我发自内心羡慕。」「医术好的医生总能救治很多病人……医院里总是发生着点滴温情,我觉得长大以后做医生,这样的人生很有意义,这是我最初的想法。」


应可净主任给我的印象可用八个字形容:「语言朴素;故事感人」。她叙述每件事从不加修辞渲染,可是在她的讲述过程中,我总能无意间就触碰到她内心深处对世间万物那种与生俱来的热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背景、好不容易从郊区进城乘坐电公交车时的场景……一幕幕画面,就像在放电影。


小时候我感觉医生开个处方这个病人就会好起来,医生应该是很神奇的……但当自己做医生,实际上是非常艰苦的,有时候甚至是痛苦的


「1974年,我高中毕业后下乡做了『知青』。在农村插队落户后,我看到,原来,像哮喘、慢阻肺病这样的疾病随处可见,家家户户几乎都有一位老人患病。一到冬天,农村许多60岁以上老人的日子就很难过,他们很少出门,每天怀里捧着一个『取暖壶』,感觉说不上几句话就上气不接下气,弱不禁风。许多老人,可能你第一、二年还常看到,到第三年就去世了。这样的情况与我在城里的感受不一样。给我印象和触动最深的是一位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我们叫他张大伯,当时可能60多岁。头几天我还见他在院子里晒太阳、坐家里吃饭,好端端的,突然一天就听别人说张大伯去世了。当时许多人也想不明白,认为可能是什么突发疾病,但现在回想起来,他可能就是被一块痰栓堵了气管……农村时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让我感受到生命真是很脆弱。」


「我当时住在杭州郊区萧山,一次,我们『知青』相约一起到西湖边玩,乘坐的是有轨电车,下车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西湖边。可就在电车刚开过湖滨时,透过车窗,我看到了浙江医科大学的校门牌匾,那是我第一次真实地看到一所大学的校牌……就在车子过去我看见它的一瞬间,阳光恰好照耀在那块校牌上,显得熠熠生辉。就这一眼,这所医学院校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我想,我一定要来考这所大学,以后做医生。实际上这只是我当时内心的一个念想,因为当时连考大学的影子都没有。结果没想到,只过了大约两年半左右,高考竟然恢复了。我立即开始准备,填报的志愿正是这所浙江医科大学……」


1983年,应可净主任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时的毕业照


「1982年,我开始在湖州的医院实习。一天,来了一个16岁男孩,他发着烧、脸色发绀,带教老师说他得了肺炎,送来后大概用了3天抗生素消炎,但3天后这个男孩就去世了。现在我们来分析,他应该是重症肺炎、败血症。但对我而言,看到如此年轻一个男孩从入院到死亡,不到3天时间,我非常震撼……当年满怀着希望进入大学,感觉自己当了医生,就能为病人救命了,可这次经历让我强烈感觉到,要穿这身『白大衣』真不容易。」


「可能它也是一种心理落差,比如我小时候去看病时,我感觉医生们开个处方,这个病人就会好起来,做医生的工作应该是很神奇的。但当自己正儿八经做医生时,实际上是非常艰苦的,甚至有时候是痛苦的。」


2023年4月,40年后的今天,应可净主任再次回到校园


吸着氧时他还好好的,翻了个身就断气了……这几个印象深刻的病例与我后来的研究方向息息相关


「我的研究方向是『肺血管病』以及疑难危重症。选择该研究方向与我最早做临床医生遇到的几个病例息息相关:1986年,我在浙医二院做住院医,遇到一位长期住院治疗的慢阻肺病老人。患者长期卧床,极少下地行动,本来吸着氧时还好好的,结果家人来给患者进行护理,就因翻了个身,患者突然就停止呼吸、撒手人寰……现在我们一定会立即想到『肺动脉栓塞』这个疾病,但在当时,这种病在临床极为少见甚至可以说是罕见,许多临床医生对它缺乏认识。这个病例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心里,让我对一些长期住院患者看似平稳的病情有了特殊关注。」


「1989年夏季,我又遇到一位来自浙江丽水青田农村的50多岁男患者。这个大伯咳嗽、咯血、胸痛伴气急1周,大量血性胸腔积液。因有吸烟史,加之查到肺部肿块,当地医院考虑为晚期恶性肿瘤。但我们给他做支气管镜,反复抽胸水化验,始终找不到癌细胞,只找到大量红细胞,这非常奇怪。我们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在外院入院的半个月之前,都还能上山干体力活,这更不太符合恶性肿瘤的表现。我们猜测有无其他可能性?于是给他做了核素扫描。这种检查类似于现在的PET-CT,结果发现他右下肺肿块处呈现『楔形阴影』改变,这个形状也与恶性肿瘤不符,更像肺动脉血管的形状。会不会是肺动脉产生的凝固血块?于是我们又给他做了肺血管造影,果然,就是右下肺的肺动脉栓塞,我们立即给予肝素、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肺动脉栓塞以肺部肿块的形式出现,再合并胸腔积血,这样的案例即便当时的教科书上也没有。


2023年临床带教,应可净主任指导年轻医师如何看胸部CT


「遇到这样的少见病例,我们如何解释给患者听呢?如何做好后续的患教工作?这关系到患者与医生的鼎力配合。我告诉他,我们人体的支气管与肺就像树干、树枝与树叶的关系,它们共同形成支气管和肺这个大系统。但实际上还有肺血管系统,任何地方堵塞都会影响到呼吸通畅。所以,你的抗凝药华法林坚决不能停,而且每个月都要到当地医院查一下凝血功能。这个患者一直非常配合,顺利恢复到可以重新下地干活的状态……」。


应可净主任在全国第十三届肺血栓会议上进行经验交流


我对她说,「就叫逸逸吧,孩子长大了会了解自己降生的不易,他的妈妈在邵逸夫医院闯了两次『生死关』才把他生下来。」


「1996年,我来到邵逸夫医院工作,组建了呼吸科。我一直在思考呼吸科该如何发挥特色。大约2005年,我在《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刊物上看到王辰院士当时组织了一项临床研究,恰好是关于肺动脉血栓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王辰院士、翟振国教授团队的带领下,我们积极参与这项研究,在『肺血管病』以及疑难危重病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时间。我还曾于2005年到美国loma linda 大学进修学习,国外对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治技术也让我大开眼界……」


2005年,应可净主任到loma linda 大学访问交流


2005年loma linda 大学学习期间,应可净主任和PCCM科主任及Attending医师交流


「至2013年,我院已有两个院区可收治肺动脉血栓相关病人。随着病例的积累越来越多,我们的技术也愈发纯熟,对于更加危险的急性肺动脉血栓的救治以及更加隐匿的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治,也越来越有经验。我们从『死亡线』上救回了更多危险的病例,其中有一个病例我至今印象非常清晰……」


「那是2015年10月份的一个午后,从急诊转来一个怀孕6个月的23岁妇女,她叫小李,做办公室文秘工作,上班时不慎摔倒在厕所里,之后意识模糊被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室还没来得及给她抽血化验,患者就发生心跳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我们第一时间需要明确患者最可能是什么病。」


「我们迅速对她进行超声检查,发现患者有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和右心增大,三尖瓣中度返流。考虑她极可能并发高危肺栓塞,决定紧急静脉溶栓。可关键时刻,妇产科报告婴儿由于窒息已胎死产妇腹中,在来不及排除严重出血性疾病以及已死亡的胎儿随时可能娩出、胎盘的剥离会有大出血的情况下,我们要顾虑药物常规剂量是否会加重可能的出血?……我们只能异常小心地先给予小剂量溶栓,再酌情增加剂量,当患者最终生命体征稳定后,才做了床旁肺动脉造影。此时,即使溶栓药物已经将大块的血栓溶开,在患者右下肺动脉内,依然还能看到血栓形成的充盈缺损。」


「最终,小李从『死亡线』被救了回来。她的确已经非常幸运,因为有文献报道,并发心脏骤停的肺栓塞经抢救后的生存率不到5%-10%……小李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后,因失去孩子,心情非常悲伤,我给她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告诉她有任何事情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同时还专程请来心理科医生一起帮她走出『低谷期』。」


「过了一年多,当小李将自己又怀孕了的喜讯告诉我时,她其实还意识不到,我们医生的想法与她单纯的喜悦还不太一样,我们替她开心的同时还有担忧。她前一次住院时惊险的一幕幕还印在脑海,出院后她也必须经常复诊,做凝血功能检测、调整抗凝药物及剂量、评估疗效等等。以她的体质,一旦怀孕,意味着极有可能又要跨越一次『生死门槛』,所以我们必须协同产科帮她一起投入这场艰难的『保胎战』……小李这次的『十月怀胎』,几乎每周都有新情况发生,她又成了我们的『常客』,直到这个重3150克的健康男婴顺利出生。」


左为患者小李,中间是产科梁峰冰主任,右为应可净主任


「那天,又是一个午后,但已经是2017年的11月。当我看到25岁的小李抱着粉嫩的婴儿笑意吟吟地对我说,『应主任,请您给我的孩子取个小名吧!』……我们邵逸夫医院每个知晓内情的医护人员可能看到这一幕都会忍不住落泪。我对她说,「就叫逸逸吧,孩子长大了会了解自己降生到这个世界的不易,他的妈妈在邵逸夫医院闯了两次『生死关』才把他生下来。」


作为「老医生」,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让年轻人更好地阐释「医者」,这既是责任,也是使命


「做医生,一定会在自己成功救治的病例中收获成就感,这份欣慰和感动大多来自于患者。像小李的故事,当我们真正为她修复了原本几乎『断裂』的生命之路,我们收获的喜悦无与伦比;像之前讲的丽水青田那位大伯,我当初也以为他的故事到那里就结束了,没想到就在他出院后又过了15年,突然一天,我接到来自西班牙的电话,原来他的儿子千方百计找到我征询建议。这是患者家属发自内心对医生的信任。后来,这位大伯的儿子回国了,还特地从家乡带来一份特产『田鱼』送给我,他对我说,『我的父亲每年秋收时都会念起您,让我一定要设法找到您,送上他亲手养殖和制作的田鱼。』」


应可净主任进行床边教学查房


「不仅要让患者『生』,如何让患者『有质量地生』?就在每个细节里……今年4月,一位90岁高龄的池姓老太太住进了我们病房,她患有严重的肺炎,呼吸衰竭。这位老太太由于虚弱,她时常把痰含在喉咙里,不愿意咳嗽,也不能把痰咳出来。这导致她的氧合时常往下掉,有时还需要用呼吸机吸氧。我们想了各种办法,后来想到,她退休前是一名教师,我们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鼓励她,如果您把痰咳出来,我们就给您奖励一颗『小红星』。所以我们专门为她制作了一张卡,上面写上『池老师奖励卡』,她每咳一口痰,我们就画一颗红色的小星星。结果,这位池老太太看到自己每天都得到这么多的小奖励,每次都会非常尽力地把痰咳出来,最终她的病情转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家属们也十分感动。看,就是这样小小的温馨鼓励的语言和行动,使患者有了『生的质量』。」


应可净主任在病床边鼓励患肺炎呼衰的90岁池老太太努力咳嗽咳痰


「我们医院成立于1994年,1997年成立的呼吸专科,于是我们结合医院学科的综合优势,从2008年开始就初步设定将肺血管病及呼吸内镜介入呼吸治疗作为我院的亚专业特色。2018年,我们成为全国首批PCCM培训基地;2019年4月,获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防治项目首批优秀单位;2020年,成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成为国家呼吸重点专科。」


如今,任职8年医疗院长的应主任,已经卸任了医疗院长(副院长)职务,也正在将呼吸学科的一个个「接力棒」传承、传递给学生们。


她说:「我们曾经是年轻的医生,但现在作为『老医生』,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让整个团队里的年轻人更好地去阐释『医者』,这既是责任也是使命。」


2020年,浙大邵逸夫医院成立国家呼吸区域中心时呼吸团队的留影


专家介绍


应可净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主任,国家PCCM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肺血管病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分会主委,从医40年,成功诊断救治无数呼吸疑难危重症,主要参与多部肺血管病疑难罕见病指南及专家共识制定,获第十届中国优秀呼吸医师荣誉。




本文完

采写编辑:冬雪凝;责编:Jerry



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