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来自大西北甘肃省天水四零七医院的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春季班的进修医师。白驹过隙,光阴似箭,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学习已近一年,其实在一周之前,我已动了写进修总结的心思,当时虽思路未成,却心念已定。总结的目的是想在忙碌的节奏中,借此机会好好回忆所有收获,无论成败,无论大小,都是弥足珍贵的。
在今天之前的一周当中,总结这一年的进修光阴,我想到了很多词汇,比如,知识的海洋、呼吸医师进修的殿堂、诊断思维、中英文文献阅读、规矩、规范、感动、感恩、也有些许遗憾等等许多……我想就其中几个关键词汇总结这一年的进修生活。
病人性命相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第一个要说的是「感动」。我没有写错,是感动,不是感谢。那是因为我觉得感谢这种情感是短暂的,感动却是长久的,在这一年中,中日友好医院各位老师给予我的感受便是如此。还记得在呼吸一部跟王文雅老师以及各位进修老师一起学习胸部CT,拿着肺叶模型,对着电脑中的HRCT影像摸索,为什么那里是右肺上叶前段,而不是右肺中叶外侧段,让我对胸部CT的认识从二维上升到三维阶段,更进一层。
还记得在肺移植病房夜间查房查的太迟,陈文慧老师自掏腰包请我们吃海鲜饺子的时候,还在教导我们「病人都把命交到我们手中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挽救他们的生命」,还有周末半夜十二点当我把改好了要尽快发到杂志社的病例报道发给苏楠老师时,第二天早上睡起来发现苏楠老师已经把再次审阅后的修改意见在凌晨1点发给了我。同样的情景,高倩老师一次次不知疲倦的帮我修改要发到公众号微信平台的病例报道,如此种种,让我怎能不感动?
刚来进修时一个三连问使我满头大汗
第二个要说的词是「诊疗思维」,还记得来中日医院第一月管了一个哮喘急性发作的病人,查房时被何洁老师问到为什么这个病人哮喘控制不佳,这个人是哮喘吗?怎么鉴别诊断的?一个三连问,问的我满头大汗,是真的满头大汗!因为在来中日医院之前,我只知道哮喘急性发作和哮喘持续状态,没想过哮喘控制不佳这个临床问题,更没认真想过不佳的原因是什么?这便是刚来中日医院没有诊疗思维的我。
之后去了呼吸三部,都说代华平老师要求很严,每周二间质病多学科查房做PPT,我就尽量做到代老师提出的一线医师问病史、记病程、报病历要表达出自己的临床诊断思维的要求,不知道的就立刻翻书籍、查文献、问老师,就这样我一点一滴的进步着。到了呼吸二部,翟老师查房问的问题难度升级,很多都是国内外肺血管领域最前沿或者有争议的知识点,本着「我可以不知道,但我可以去查」的学习态度,学习的是老师们务实求真的临床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
这一年的学术讲座几乎超过我过去8年临床生涯中讲座的总和
第三个要说的词是「知识的海洋」,初到中日的时候,跟单位同事交流进修情况,我说我像是一个海绵宝宝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想听的课,周末还有各种学术讲座,这一年这种级别的讲座频次几乎超过了我过去8年临床生涯中所有讲座的总和,除此之外还有临床工作中,各位老师带教过程中的倾囊相授,病例讨论中的激情思辨,各种查房、多学科讨论中的头脑风暴都给我以后的临床工作打开了一扇扇大门,让我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多一种思路,多一种办法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
在中日种下了「规矩」的根
还有一个必须要讲的关键词,是「规矩,规范」!我觉得顶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差距除了医师能力水平、检查检验设备的高精尖以外,更重要的可以普及到每一个人的就是疾病诊疗的规范化。用曹彬老师话说就是「规矩」。这个理念从初到中日便种下了根,一直持续到现在,也会持续到我带回原单位,让他慢慢生根,发芽,长大!
最后,我想说,除了头脑中满满的知识外,代华平老师强调的诊疗思维,曹彬老师强调的规矩,翟振国老师强调的细节,陈文慧老师强调的勤奋等等都是我在中日医院最大的收获!王辰院士说「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做好一名医生」,我的内心还需要继续磨炼,我觉得任何事,想要获得,必须先付出,获得更多,需要付出更大,所以每当需要付出,需要煎熬的时候,我都安慰自己,没事,命运在前方给你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收获!
在中日进修的这一年,虽然辛苦,但收获满满,今日的离别不是结束,和中日医院的情谊才刚刚开始。感谢来到中日友好医院遇到的每一个人!谢谢!
作者:2018年中日医院呼吸中心春季班进修医师、甘肃省天水四零七医院:卢朝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