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在上演福尔摩斯式的探案,协和的精妙与自信源于什么?
来源: 呼吸界 2019-02-2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罗马,我的理想是把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作为呼吸科医师立志钻研呼吸疑难病。因此,2015年秋,我选择了北上去协和进修学习。

 

每一天都在上演福尔摩斯式的探案

 

协和作为中国最高水平的呼吸疑难病中心,疑难病和罕见病在这里反而成了常见病。几乎各地呼吸科最棘手的疾病都可能最终汇集到协和,对于来这里学习的医生来说,既兴奋又刺激。每一天都在上演着类似福尔摩斯式探案的紧张和挑战,挑逗着我们好奇的神经,也引导着我们去思考和领悟。一些疑难病和少见病,我们如果不来协和,也许一辈子都难以见到,又或者即使有幸碰到却不能认识,让它们在眼皮底下遛走了。然而在协和,它们却如同有标签的展品,琳琅满目,整齐摆放,供人鉴赏。也有一些罕见又极为疑难的案例,不肯轻易被破解,甚至即使费尽周折也留下谜团,但参与探索的过程也让人长进不少。

 

当我们手捧协和书写精美的病历,内容描述精细入微,条分缕析,无不让人或恍然大悟,或拍案叫绝,或陷入沉思。尤其是每周雷打不动的疑难病例讨论,更是精彩纷呈。详尽的病历资料以幻灯展示后,主管医生要先阐述查阅的资料做自我陈述和分析,然后教授们相继发言,妙语连珠,美不胜收。

 

协和的讲课与教学也是国内的标杆。以病例为导向的教学讲课,讲者引导,听者紧跟,教学互动,在疾病讲学中潜移默化地梳理了临床思维。你若身在课堂,绝不敢分心,因为讲者随时可能拿起名单,唤你回答问题。你若惊慌失措,答非所问,丢了自己颜面不说,还自觉为破坏了这个神圣的课堂而羞愧。更何况,讲者字字珠玑,听者唯恐有所遗漏。协和的病案分享,不管在院内或者院外大会展示,都是内容丰富,思维缜密,令人叹服,甚至让人生出病例分享居然能够讲得如此高大上,丝毫不亚于专题报告的感慨。教授们的讲课,更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行云流水的讲授间流露出深厚的学术功底。

 

越是阅历丰富越是谨慎细微

 

然而,尽管协和老师们的疑难病诊治经验远超普通医院的大夫,但越是阅历丰富,对疾病越是有敬畏之心,越是保持谨慎的态度。

 

一日在施举红教授的门诊办公室来了一位24岁的小伙子,由于反复发生心绞痛而被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尽管安置了冠脉支架后胸痛仍然反复发作。施教授指着患者的CT片对旁边的进修大夫说,大家对这么年轻的「冠心病」患者会不会奇怪和警惕呢?看到CT上「发毛」的主动脉壁了吗,这是增厚的血管壁,是血管炎的影像学表现之一,如果之前的大夫考虑到了心绞痛可能是由血管炎引起,就会仔细阅读影像学,发现对诊断有利的蛛丝马迹,不会轻易把这个病人诊断为冠心病。作为医生,我们最重要的本领就是要「会看病」,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基本要求。一番话让在场的各位进修大夫汗颜,心里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精进技术。

 

尽管协和有说不尽的种种精妙,但最让我们深受熏陶的却是老师们严谨务实、谦虚勤奋的学术精神,这无疑是充满浮夸功利的社会中难得的清流。朱元珏教授八十多岁仍然活跃在临床一线,深受人们尊敬的呼吸大家,却把参加疑难病例讨论视作学习,令人非常敬佩,也为后辈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楷模。此外,蔡柏蔷、王孟昭、徐凯峰、施举红、许文兵、留永健、徐作军、王汉萍、徐燕等医师,或低调务实,或追求完美,或勤于专研,或思维缜密,或善于总结,虽各有擅长,但无不体现了协和「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院训精神。记得某日在协和国际会议大楼前一队教授鱼贯而行,气宇轩昂,谈吐自如,令路人肃然起敬。其实真正令人叹服的,是满腹学识后自然流露的儒雅与自信。

 

图片


这样的自信,正是源自协和老师们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临床知识。留永健老师以精于读片而著称。一位发热、咯血的患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多次住院检查都没有发现病因,病程长达一年多,患者痛苦不堪。留永健老师刚好是他这次住院的主治大夫,在仔细研究患者历次肺部CT时发现,以前被认为是支气管扩张的病灶实际上是「隧道征」,同时询问出患者有疫区接触史,于是高度怀疑是肺吸虫感染。虽然患者此前住院也反复排查过寄生虫,都没有阳性结果,但留老师仍坚持要对寄生虫一查到底。他让患者留了新鲜痰,亲自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肺吸虫的虫卵,病因得以破解,也留下了这段火眼金星的佳话。(了解此病例详情,请戳>>>肺里有虫子钻出的「隧道」,咳出烂桃样痰液……多数医生都考虑寄生虫,却为何迟迟无法拍板?

 

当然,对协和老师们而言,执着的自信以及不断对自我的反省是难以割裂的,因为都源于对真相孜孜不倦的追求。一位来自新疆的女患者,因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辗转来协和就诊,影像学显示右肺弥漫性小叶间隔增厚。王汉萍主治大夫经过检查将病变初步定为于肺淋巴或血管系统,但患者不愿继续检查,于是推断为「右肺淋巴管阻塞」,让病人暂且出院以低脂饮食试疗1月。随访期间,一位进修医生提出提出,遇到过一例「肺静脉闭锁」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这个患者类似,遂联系患者返回协和复诊。经过肺血管造影,证实患者确为右肺静脉闭锁。王老师详细整理病例资料,与各位进修大夫一起分享经验,且特别提到感谢之前进修医生给予的提示,其谦虚务实的作风令人敬佩。

 

一年的学习纵然是有归期的,但是没有期限的是协和对每一个在此学习过的人潜移默化的熏陶,让我们的人生也欣然浸汲了协和的色彩和元素。即便我们回到原来的地方,我们也不再是原来的我们。因为我们已经体验了学术的清流并为之折服,并深深认同严谨求精且终身学习的品格。

 

All roads lead to Rome。我原以为去协和是为了寻找一条通往罗马的道路,然而不知不觉中,协和却成为了我心中的罗马。



作者介绍


何萍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四川大学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副组长;西部间质性肺疾病联盟常委;西南呼吸介入联盟理事;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论著6部。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