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70年(视频)| 孙永昌:要站在国际学术的前沿,没有原创的理论是不行的
来源: 呼吸界 2019-12-30

年终巨献


一吸一呼之间,沧海变桑田。70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中国呼吸学科的发展巨变,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爱与专注,他们与发展并行,与时代同步,用默默无闻的「老黄牛」精神深耕着这片医学热土,使中国呼吸界焕发出勃勃生机。12月16日起,我们于每周一、五推出《7人•70年》视频人物专访系列,为您讲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不同时代的7位呼吸人平凡而又卓越的故事,他们分别是罗慰慈,钟南山,蔡映云,陈荣昌,孙永昌,曹彬,刘丹。我们希望能从他们的人生感悟和成长故事中,体会到身为医者对这职业与事业的敬畏之情,身为呼吸人扛鼎责任的那份担当之心。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共鸣,汲取营养。




孙永昌:

「最初我的想法是想读工学院

想当工程师

就在高中毕业时

老师可能是觉得我更适合学医

他就建议我去报医学院

后来我还是听了老师的话

我想 这个选择尽管是被动的

现在看来是正确的


1993年 我要报考博士生

当时我就选择了

呼吸医学科最好的 北京协和医院

我的导师是罗慰慈教授

很荣幸我能够被协和医院录取

成为罗老师的一名学生


我想 我进入呼吸学科

应该是我的导师把我领到这个领域里来的

当然 导师对自己这一生的影响

不仅仅是上学期间那几年

其实我们医生特别强调榜样

榜样不一定看得那么高大上


我举个例子讲

记得2009年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成立青年委员会

我担任青年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

我们打算出一本内部的刊物

我就想是不是请罗慰慈老师来写一篇短文

来鼓励鼓励青年人

介绍介绍他当时的学习和工作的经历

记得当时罗老师欣然应允

很快就把这个稿子交给我了

我看到那篇稿子以后也特别感动

他这篇文章里面提到

1950年 内蒙古锡林郭勒流行鼠疫

协和医院的医生就被派到那边去

跟防御战的队员一起防治鼠疫

他们夜里去抓大老鼠

抓到老鼠以后处死 做解剖

包括肝脏 肺脏

做成切片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他们到那么艰苦的地方去

为国家 为大众的健康去做工作

我想这段经历对我们呼吸科

认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和公共卫生的责任还是很有启发的


现在我们成为了学科带头人

成为了研究生导师

如何培养自己的学生

如何为青年医生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我们自己的导师和当年的科主任

都给我们都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对呼吸学科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个事件

就是2003年的非典

从那个时候开始

我们呼吸科医生不仅是看看呼吸道疾病

而是站在了我国防控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的前沿

成了排头兵

那时我在医院里担任SARS病房的主任

我们到病房进入一线

去跟SARS病人在一起


当时SARS病房里是严格的隔离

家属不能探视

病人见到的都是我们医护人员

但是我们又采取了很严密的防护措施

病人能看到我们的就只有一双眼睛

通过我们戴的防护眼镜

看到我们的眼睛

我们语言的交流也不多

因为那时戴的口罩也很密闭

我们看到的病人更多的是无助

这也是在群体性的重大传染病流行期间

医学相对严酷和冷的一个方面


对我感触最深的那一段时间

是当我们看到SARS病人

要转到定点医院去了

我们特别舍不得让病人走

从病人的眼神里看到

他对我们 第一充满了感激

另外他们也舍不得走

甚至还有一种对将来治疗前景的担心

那时的感触或者感受是最难过的

甚至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当时的心情

所以我们现在倡导有温度的医学

我是非常赞同这个


从90年代初 到现在也快30年了

在近30年的发展

在临床和研究这个过程中

我们还缺什么呢?还是原创

我们原创的理论少之又少

甚至提不出来

在哮喘、慢阻肺这样的常见病中

一些新的认识 新的理论

全都是人家提出来的

将来这个学科要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甚至走在国际的前列

没有原创性的理论不行


医生这一辈子是活到老学到老

知识永无止境

医学发展太快了

只有打好临床基本功

我们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每个人与每个人都不一样

大家的医疗水平或医术总有高低之分

但是这不影响你成为一个好医生

就像希波克拉底誓言当中所说的

要尽自己能力所及

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专家介绍 - 孙永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常委兼秘书长、慢阻肺学组副组长,中国慢阻肺联盟 副主席,北京慢阻肺联盟 主席,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副主委,北京医学会呼吸内镜和介入学分会 副主委,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副总编辑,国际呼吸杂志 副总编辑。






本文完
编辑:Jerry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