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安:良医可安家国
来源: 呼吸界 2017-03-02

从幼年仰幕医生,到潜心呼吸领域35年,从一名普通医生,到成为呼吸领域的佼佼者,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呼吸研究所所长陈良安,用辛勤的耕耘与坚守,诠释了医生这个职业的伟大与神圣。


矢志成良医,孜孜以追梦


兴趣成就事业,事业引领人生。陈良安教授走上行医之路,与父亲一次生病有关。


他七岁时,父亲因患消化系统疾病,到武汉同济大学协和医院就医,那里的医生不仅医术精湛,使父亲病情痊愈,而且态度和蔼,言语可亲。那段时间,好像有一扇窗户和大门在他面前訇然洞开,点燃了一个懵懂少年对医师的强烈崇拜之火。



命运就是这样神奇。1977年秋天,大学招生,年仅16岁的陈良安,初生牛犊不怕虎,前去报考,竟然顺利考上,成为“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被武汉医学院(现同济医科大学)录取,成为77级年龄最小的学生。


在同济医科大学里,小小年纪的陈良安,似鱼儿入水,游畅自如。大学规范性的训练,民主式的讨论,严谨的教学,还有医学大家段生福、裘法祖教授的亲自授课,从基础理论的DNA复制到临床实践的冠脉搭桥术,这一切都使他对探索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研究,让这个青涩少年,慢慢走向成熟。原来,医学界里,藏着如许广博而丰富的世界,他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从来不知什么叫做疲倦。


1982年,正处于改革与开放时期的北京301医院,到同济医科大学挑选人才。翻阅众多的档案,调研多位师生,最后他们只选了陈良安一人。他又一次成为命运的宠儿。


来到这所全军级别最高的医院,陈良安发现,这里专家济济,人才辈出。他按捺雄心,在著名医学大家黄大显、黄克维、蔡醒华和何长清教授的耳提面命之下,经历了2年的内科基础训练,训练要求之严格、标准之精细,令他眼界大开。通过零距离与大师们接触和学习,陈良安不仅学到了他们扎实过硬的临床功底,而且学到了他们为人处世的精髓。


两年内科轮转训练后,他顺利出师。被著名呼吸病专家崔德健教授领入呼吸科,从此便一直扎根在这一领域里。后来,他又在导师——著名呼吸专家刘又宁教授的身边工作30余年。刘教授是这个领域的权威,无论是其医学视野、能力素质,还是临床科研等方面,都给了陈良安很大的帮助与启迪,这为他后来自由遨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生活虽坷坎,耕耘坚守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陈良安在学术之路上是走得很顺的。在解放军总医院这个高手如林、大家辈出的舞台上,他潜心钻研,脱颖而出,33岁成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8岁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这与他勤学苦练、努力不懈有关,与他尊师重教、不耻下问有关,也与他朴实无华、厚道处世有关。


看上去,在解放军总医院这个平台,他顺风顺水,只要稍加努力,就会在事业上功成名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就拿专业方向的选择来说,与他自己最初想法并不一致:他原来想去外科,但结果偏偏让他从事了内科;到了内科,本想去心内科工作,可组织上偏偏安排他干了呼吸科。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在苦其心智、劳其筋骨之时,赋予他干一行、爱一行与干一行、钻一行的品德,播种便扎根,便要开花结果。


通常,人们只会看到一个成功者人前的风光,却忽略了他们背后的沧桑。


陈良安也曾经经历坎坷,1992年,在进行研究生考试期间,他62岁的父亲离世,因忙于工作,父亲的病未能及早发现,令他非常内疚和痛心。意外接踵而来,身为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的妻子在分娩时出现并发症——脑出血。随后,去美国做博士后的一切手续都办妥,却又因为发生“911”事件,签证被拒。心理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使他一度有了 “下海”的闪念。


在这关键时刻,是他妻子阻止了他这个想法:“我们穷一点没关系,你不要把自己的专业丢了,你热爱它,就要坚持下去,做个好大夫比什么都重要。”陈良安最终守住了这份职业。


熬更复守夜,做个好大夫


选择便不会放弃。这是陈良安的性格。1986年,从石家庄转来一位年轻女患者,高热、呼吸衰竭,双肺呈现“白肺”,当地医院已宣布“死刑”,眼看就不行了。作为病人的主管医生,在刘又宁教授等的指导下,采用当时先进的西门子900C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硬是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成功治愈,病人顺利康复出院。


这引起了陈良安对临床工作的极大的兴趣和重视。他领悟到了作为一个医者,必须有过硬的临床本领才能挽救病人。而这种本领必须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练就。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之中。别人不愿意收治的病人,他愿意收、愿意管,因为急症病人大多在夜间来诊,他常常坚守病房或会诊,直到晚上11点后才回家。深夜从家赶到医院抢救病人也是常态。


大量的临床工作,无数的患者救治,让他临床能力迅速提高。他因此专科技术全面,尤其在肺癌的诊治,介入肺脏病学技术的应用,感染性肺部疾病、呼吸危重症和疑难病的诊治方面,有自己的过人与独到之处。


2003年,他诊断出了收入病房的“非典型肺炎”,是北京市第一例输入性“非典型肺炎”,即后来人们谈之色变的“SARS”,为北京和军队抗击SARS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临床促科研,以科研带临床


世事洞明皆学问,医院处处皆知识。1985年,一位北京大学毕业的24岁年轻教师因大咯血入院,每天300-500ml,持续一周,一切止血方法均无效,而不能明确部位又不能手术。怎么办?当大家束手无策时, 301医院的放射科张金山教授与呼吸科合作,通过当时国内尚未开展的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方法,成功止血,病人脱离了危险。



这对陈良安又是一个刺激。原来,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仅具有临床知识与经验还不够,还必须掌握先进的医疗技术,还得有对未知的世界充满探索的创新精神。


于是,1987年,在李俊亨教授指导下,他开始了大气道病变的激光治疗和肺癌(气道内病变)的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研究。此后,他在肺癌、介入、呼吸系统感染和急性肺损伤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通过临床发现的问题来牵引科研,通过科研的成果来促进临床新技术的应用,这种以临床导向的科研工作,让陈良安如鱼得水,医术精进,掌握了前沿的新业务和新技术。


精准定位求发展,学科建设上台阶


2006年,解放军总医院实行科主任竞争上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公开招聘。陈良安通过竞聘,顺利担任了呼吸科的科主任。他团结同事,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科学定位学科发展目标,主张科有特色,人有专长,设定了肺癌、介入、呼吸危重症、感染为重点的突破点。



他带领大家埋头苦干,刻苦钻研,最终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科室的规模迅速扩大,由一个半病区发展成为5个病区,床位由62张扩展为150张。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呼吸内镜与介入治疗中心、呼吸生理检查室、睡眠呼吸检查室、呼吸专科实验室。在全院的70多个学科评估中,呼吸科排名第四,前三个学科都是院士单位。相继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军呼吸病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等,学术影响力在全国有了极大提高。


陈良安一直强调自己只是个普通医师,希望为更多的病人解除痛苦。对于年轻医师,他想说的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付出了,才会有收获,没有捷径;既然选择了从医,就要坚守;要有宽广的胸怀,做到知人善任,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陈良安简介:


解放军总医院全军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市和全军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全国肺癌联盟副主席、全军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呼吸与重症监护》、《解放军医学》、Annals of Oncology中文版杂志副主编。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承担美国NIH课题、欧盟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1项课题;发表SCI论文43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专著11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等奖励。


编后:


《呼吸界》从2月20日开始上线“从菜鸟到领军”系列人物报道,陆续讲述了陈荣昌、瞿介明、周新、曹彬、李为民和陈良安六位呼吸界领军人物的成长故事和心路历程。这些文章得到很多呼吸界同行的热烈点评和转发,大家纷纷留言:“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被他们治学严谨、为人谦逊所感染;医生是最圣洁的职业,为有这样的好医生喝彩!”如果您从以上六位呼吸界大腕的经历中受到启发,愿意与同行分享您的成长经历和临床心得,欢迎您来稿。


投稿邮箱:huxijie2016@126.com




2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