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姜淑娟教授:哪些因素导致“慢性咳嗽”的高误诊率、低诊断率?病因鉴别与规范诊治?丨CACP 2024
如果基层医院没有很好的设备进行检查,那么是否有很好的经验性治疗呢?我将从我国慢性咳嗽的诊疗现状、其定义和临床分型以及经验性治疗三个内容与大家交流。
《NEJM循证》综述:氧气使用不当会带来严重毒性反应,系统总结缺氧评估、急性与长期氧疗的适应证以及氧气毒性
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氧疗已成功地为医疗护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氧疗可以改善氧气输送,逆转组织缺血。补充氧气在门诊慢性、严重肺部和心脏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在门诊中,对于那些愿意使用补氧的患者,补氧可以大幅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尽
曹彬教授:流感相关核心临床难题有哪些?相关肺炎诊治的挑战与展望?——在2024世界流感大会的访谈
在2024世界流感大会上,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任“流感和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分会场的主持专家,并分享了题为“中国成人呼吸道病毒临床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曹彬教授在媒体特邀中详谈分论坛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流
吴小静医生:重症肺炎患者需要积极的病原学检查,标本首选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的时机、风险、流程和注意事项?丨CACP 2024
我们为何专门讨论如何获得BALF?可能大家认为BALF很简单,认为“呼吸科医生都会做气管镜,都会取BALF”,实际并非如此。
专家访谈丨李国平教授:促进基础临床同行与跨学科协作——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建设新策略
近年来,我国呼吸与危重学科发展迅速,已成为应对重大疾病风险的坚实盾牌。然而,在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呼吸系统疾病类型逐渐增多,爆发性传染病频发,疑难杂症层出不穷,这不仅增加了临床操作中的困惑,也暴露了学科建设和应对突发情况中的不足。面对这些挑
陈亚红教授等解读GOLD 2024:一秒率正常的肺功能受损(PRISm)并不总是稳定表型,如何早期关注?其概念、研究进展和意义?
随着近年来PRISm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其患病率、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及转归等特征的认识也不断更新。为了全面了解PRISm,本文结合该指南从PRISm的概念、研究进展及研究意义等方面对PRISm进行解读。
郑劲平教授等解读GOLD 2024“对肺功能的关键描述”,哪些更新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
GOLD 2024在肺功能检查方面的主要更新或强调的内容包括一秒率正常的肺功能受损、肺功能预计方程的选用、强调重视静态和动态过度充气、慢阻肺筛查中支气管舒张试验的应用时机、肺功能在肺康复治疗、评估、随访,以及慢阻肺监测和跟踪等的应用。以上更
郭岩斐教授等解读GOLD 2024:嗜酸性粒细胞和2型炎症在慢阻肺病患者临床治疗、预后方面的进展?
以血EOS增多为特征的慢阻肺患者在规律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基础上加用ICS后可能产生临床获益。GOLD 2024将血EOS计数纳入慢阻肺的初始评估体系,用以识别气道2型炎症,以及预测ICS治疗反应性并指导应用。
季红斌教授:肿瘤恶病质领域的关键进展?诊断分期、分子机制与治疗策略的多维度探索?
肿瘤恶病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涉及多器官的复杂综合征(图1),其主要特征是骨骼肌萎缩和脂肪组织损耗导致的体重减轻。约50%的肺癌患者会出现这种情况。恶病质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并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
专家访谈丨刘晶教授:“后疫情时代”,慢性咳嗽与哮喘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这一背景下,临床应当如何区分“长新冠症状”与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又该如何更好地管理呼吸系统疾病?我们有幸邀请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晶教授,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下慢性咳嗽以及哮喘的诊治新挑战,以及如何通过个体化治疗管理应对这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113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
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