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呼吸医疗质控与培训体系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 呼吸界 04-16

为推动西部地区呼吸学科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呼吸疾病规范化诊治水平,加强呼吸医疗质量控制,推动西部呼吸质控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2025年4月12-13日,在成都市召开了“西部呼吸医疗质控与培训体系建设研讨会”。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韩梅、国家呼吸医疗质控中心副主任李燕明、来自西部12省市呼吸质控专家、四川省21个市州质控中心主任、哨点医院主任及从事呼吸质控工作人员200余人出席会议。



大会由四川省呼吸内科医疗质控中心业务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丹主任开场致辞,并介绍参会嘉宾。


国家呼吸医疗质控中心李燕明副主任致辞,她表示国家呼吸质控工作始终以“提升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为核心目标,聚焦疾病管理、关键技术规范化和基层能力提升等方向,推动呼吸学科高质量发展。李主任还指出哨点医院是推动标准落地、提升同质化水平的“关键引擎”,要进一步强化“以点带面”效应,推动西部呼吸诊疗质量整体提升。希望西部各省市以本次大会为契机,以国家政策为纲领,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共同推动呼吸医疗质控工作迈向新台阶!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韩梅向参会嘉宾介绍了四川在质控体系建设、质控措施落实、专业技术培训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希望四川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与西部各省市继续深化交流合作,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加快构建“技术共进、质量同标、数据共享”的西部呼吸健康新格局,共同书写健康中国建设的西部篇章!


随后,举行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呼吸医疗质控联盟专家组”成立仪式。四川省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庆市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质控联盟双组长单位。四川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韩梅与国家呼吸质控中心李燕明副主任为双组长单位授牌,共同见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呼吸医疗质控联盟专家组的成立。



国家呼吸质控中心李燕明教授首先作《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早期发现临床实践指南解读》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结核病概况、肺结核诊断现状,目标人群及筛查方式等,并介绍了肺结核专病能力提升项目工作思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郭述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丹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志红教授分别从质量控制的角度详细讲解肺结节诊治、呼吸介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相关内容。


接下来,邀请到四川省哨点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谢桃医师、重庆市哨点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孙锎主任分别就质控经验进行分享。


12日下午,来自西部12省市的专家就如何提升西部地区医疗质量进行研讨。研讨会首先由国家呼吸质控中心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宗安教授开场致辞,指出尽管当前西部地区呼吸质控多项指标与东部地区存在差异,期望通过研讨,提出可落地的措施,通过1-2年的时间,让西部省市逐渐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跟上全国步伐。随后,李燕明教授展示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医疗质量的差距,对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工作重点。北京医院王和副主任医师介绍了《我国西部地区呼吸内科医疗质量现状综合分析》,以数据说话,重点剖析了西部呼吸医疗质量现状,对西部地区医疗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强调提高数据质量,关注地区及医院差异,加强重点质控工作。随后,参会专家围绕西部地区存在的困难、造成差距的原因以及可能的突破点展开讨论。


李燕明教授介绍了《助力推动西部地区呼吸学科医疗质量持续提升计划》,提出聚焦人才培养、技术与疾病培训、患者健康教育三大方向,助力西部医疗质量提升。参会专家结合各地实际,围绕计划落地细节展开讨论。


13日上午,针对呼吸慢病规范化诊疗关键环节,开展了呼吸康复与吸入治疗工作坊培训,通过“理论-演示-实操”,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呼吸康复、吸入疗法的技能掌握。


与会专家通过共同探讨和交流,为促进西部地区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整体提升注入了新动力。西部各省市表示,在国家呼吸医疗质控中心的指导下,将继续以保障医疗安全、改进医疗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质控体系,落实质控举措,不断提高呼吸质控管理质量,促进诊疗同质化,惠及西部群众。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