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新冠疫情逐渐进入尾声,新冠会不会留下长期后遗症的问题,引起了大家持久的关注,也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担心,为此我们特别撰写了本文,希望能帮助读者科学了解这一问题,做到合理应对,缓解焦虑情绪。
什么是“长新冠(Long COVID)”?
一般将新冠病毒感染发病后的4周之内称为“急性期”。有一部分患者在急性期康复后,会残留甚至新发一系列躯体或精神症状,持续≥2个月,可能影响生活,而又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这种状态称为“新冠后状态(Post-COVID condition)”。
这些症状已经和活动性病毒感染无关,该阶段的患者也不具有传染性。目前学术界和媒体使用不同的术语描述这一状态,如:“长新冠(Long COVID)”、“急性新冠病毒感染后遗症”、“新冠后综合征”等。
上述概念的内涵比较接近,为方便理解,本文采用“长新冠”这一相对通俗的说法。“长新冠”还没有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医生和患者在讨论这一话题时,要注意排除其他疾病,不要把“长新冠”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以致延误其他疾病的诊治。
“长新冠”和新冠病毒慢性感染是一回事吗?
绝大多数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会在数天到数周内清除病毒。在少数免疫功能低下,如原发性免疫缺陷、艾滋病、血液系统肿瘤、移植后抗排异治疗的患者中,存在病毒长时间内持续活跃复制的现象,即慢性新冠病毒感染。
学术界在讨论“长新冠”时,一般纳入的是呼吸道标本新冠病毒检测转阴但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以此与慢性感染相区分。
不过,近来也有研究报道,部分“长新冠”患者的内脏和体液中,仍可检测到少量新冠病毒蛋白或核酸,提示这些患者体内可能有隐匿的病毒或病毒成分储库。目前看来,感染后身体清除病毒的速度和症状持续时间,与基础免疫功能以及病毒本身的特性、病毒载量可能有一定关系,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免疫功能正常的普通人群,不必要对慢性感染过分担心。
此外,学界还存在的另一种担心是,新冠病毒是否可以像艾滋病病毒那样,通过逆转录嵌入人类基因组。的确,曾有少数文献报道逆转录的新冠病毒核酸片段可在偶然条件下被整合进入体外培养的人类细胞基因组。不过,这些片段并无复制和组装病毒的功能,后续的其他研究也并未观察到这一现象。因此,目前也不需要对此过分担心。
为什么会有“长新冠”?
新冠病毒感染本身就可以造成多器官损害,累及的脏器包括肺、心脏、脑、眼、鼻、肾脏等。部分患者感染后的高炎症、高凝、自身免疫系统过度激活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此外,部分人可能出现类似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症状。 历时3年的疫情多多少少给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冲击,留下了难以忘记的情绪体验,很多体验也是负面的。
我国本轮感染中,多数民众是初次感染新冠病毒,很多人存在一定症状,部分症状还比较重,病程也相对迁延,上述因素都可能增加大家对恢复期身体不适的担忧,出现“我怎么还没有好”的感受。 因此,获得正确观念,建立信心非常重要。
图1. 新冠病程变化示意图
(原图引自:Nalbandian, A., Sehgal, K., Gupta, A. et al.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 Med. 2021; 27: 601–615 . 作者翻译)
“长新冠”有哪些常见表现?
“长新冠”最常见的躯体症状是疲惫、生活质量下降,呼吸困难、胸痛、咳嗽,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痛等。 其他较少见的症状包括嗅觉丧失、味觉障碍、头晕、失眠、出汗等。
部分患者存在不止一种症状,不同人群、不同统计口径下,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现“长新冠”症状的比例大约在6%-15%之间。
高质量研究中, “长新冠”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频率如下:
(数据来源:Perlis RH, Santillana M, Ognyanova K, et 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long covid symptoms among us adults. JAMA Netw Open. 2022;5(10):e2238804. 作者翻译)
如表中所示,呼吸道、神经系统及全身症状发生频率较高。 根据我们的经验,近期到呼吸科门诊求诊的患者中,新冠后 咳嗽 占到相当比例。 另一个近期的热门名词是 “脑雾(brain fog)” 。 这一概念其实1960年即被写入 精神疾患诊断手册,脑雾在“长新冠”中一般指的是感染后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的现象。
“长新冠”会一直存在吗?
需要明确的是,大部分“长新冠”症状都可以逐渐好转和消失,症状消退时间与发病前的危险因素、急性期的病情轻重有关。
研究显示,出现“长新冠”症状的住院患者中,平均症状持续时间为数月,非住院患者持续时间更短。 感染1年后“长新冠”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的比例则超过85%。
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发热、寒战和嗅觉/味觉症状通常在 2-4周 内缓解,而乏力、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骨骼疼痛、认知障碍和心理影响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长新冠”如何治疗?
新冠后症状的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存在加重趋势或是在感染后数周出现新发症状,可以到医疗机构就诊。
对于因新冠住院治疗的重症患者,建议定期随访,以便医生根据随访情况做好长期症状的监测和整体管理。 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 ,建议积极面诊评估,必要时进行康复治疗。
新冠康复期间出现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
如前文所述,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消失。如果出现以下临床表现,建议及时至医院评估或随访: 静脉血栓栓塞、肾损伤、呼吸困难、心脏并发症、谵妄。
以呼吸道症状为例,较多患者在新冠急性期后咳嗽持续一段时间,以干咳为主,如果不伴有其他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止咳,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一步评估。 但如果伴有发热、黄绿痰、脓痰,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氧合下降,则需要及时就诊,完善影像学及其他必要检查。
又比如“脑雾”表现的患者,如果变得不能完成日常活动,认知功能显著下降,出现单侧肢体麻木、语言不清、走路不稳等表现,就不能仅用“长新冠”解释,应当立即就诊。
如何预防“长新冠”?
预防“长新冠”的最好方式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接种疫苗、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居所通风、注重手卫生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策略,都能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
有研究报道,接种疫苗的患者出现新冠后症状的比例较低。初次感染新冠后免疫力可能会保持3-6个月。为降低后续再次感染的风险,符合接种条件且在感染前未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的人群,可在感染3个月后继续完成疫苗接种。
总结: 新冠病毒感染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急性期过后,部分患者确实会出现“长新冠”表现。 但是,这些症状大部分会在几个月内逐渐消失。 建议广大患者朋友们树立信心,不必过度担忧。
如果症状长期持续或加重,或有其他新发症状,则需要及时就诊。 考虑“长新冠”时应当除外其他疾病的可能,而预防“长新冠”的最好方式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特别是避免重症新冠病毒感染。
本周三(3月8日)晚7:00,我们邀请了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任雁宏,一起来聊聊“新冠、甲流后的肺纤维化可不可逆?”。
本期节目我们依然会从《看呼吸》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投票的观众朋友中抽取四位幸运的观众,敬请期待!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公众号直播间(参与抽奖)
还没加入患者群的朋友,也请扫描下方二维码,私信小助手入群。我们将在群内收集大家的问题,为您采访专家,提供一对一答疑,也将为病友们提供一个交流情感,分享经验的空间。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石穿
北京协和医院 内科 住院医师。医学博士,201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后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先后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
专家简介
范俊平
北京协和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主治医师。医学博士,2011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同年起于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接受并完成住院医师培训,2015年至2016年担任内科总住院医师。具备扎实的内科基本功,熟练掌握呼吸科常见疾病的诊治。